全球CEO离职的频率仍然维持在很高的水平,2006年离职的CEO不到半数是在正常情况下离职。企业董事会撤换业绩不佳的CEO比从前更快,同时更加注重培养企业内部的领导人才,而空降和临时CEO的任命情况减少了,因为空降CEO的业绩还是不尽如人意。
以上结论是博思艾伦咨询公司(BoozAllenHamilton)通过调查全球2500家最大型上市公司的CEO继任情况后得出的结论。
过去六年,博思艾伦通过研究CEO的任期与企业业绩的联系、比较主要区域和行业的CEO变动情况,发现CEO渐渐处于一个要求更为苛刻的时代。
CEO任期长,但离职率高
从1995年到2006年,年度CEO更换率提高了59%;同期,与业绩相关的更换提高了318%.1995年,1/8的离职CEO属于被迫离职,而在2006年,非自愿离职的CEO比例达到近1/3.
2006年,由于并购造成的CEO离职数增加了,而且这些离职的CEO曾为投资者带来了优异的业绩。在所有离职的CEO中,22%是由于企业合并或收购而引致的(在2005年,这一比例为18%)。
尽管CEO的离职数增加了,但他们的在职时间却更长了。2006年全球平均的CEO在职时间提高到7.8年,而北美的CEO平均在职时间则高达9.8年。亚太区CEO的平均任期达到其历史最高水平——平均在职时间达9.5年;只有在欧洲,CEO的在职时间下降到5.7年。在欧洲,离职CEO的年龄也下降到历史最低水平——54.5岁,这表明该地区的CEO依旧面临极大的压力。
CEO愿意在公司并购后离开
那些被收购企业的离职CEO为投资者带来的年回报率,要比股票市场的总体投资者回报平均值高出8.3%,而正常退休的CEO创造的业绩比股票市场的投资者回报高出5.3%.
在公司并购后离职,对先前空降到被并购公司的CEO来说是一个有吸引力的离职方式。通过并购实现企业的成功转型,他们大可借杰出的重组能力谋求更好的机会。从全球范围看,来自企业内部的CEO有17%在企业并购后离开,而在外聘的CEO中,则有27%是通过这种方式退出的。
外聘CEO的浪潮已过顶峰
外聘CEO的浪潮已过顶峰。从全球范围看,离职的外聘CEO从1995年的14%提高到2003年30%,随后在2006年又降到18%.本研究也发现,外聘CEO的任命会引致股价大幅下跌;而任用内部提拔的CEO则会带来股价上涨。
因为以往曾在其他机构担任过同一职位的CEO为投资者带来的回报较差。在博思艾伦9年的研究中,曾在上市公司担任过CEO的外聘CEO为投资者带来的回报要低于来自企业内部的CEO.目前,大多数董事会至少备有一名随时可以启用的内部CEO人选。
董事会内斗更加影响CEO
董事会内部斗争对CEO的影响加强了。由于董事会内部冲突造成的CEO离职率从1995年的2%提高到2004年至2006年间的11%.在欧洲,2006年董事会权力之争所造成的CEO离职比例高达22%.
博思艾伦高级副总裁史蒂文。惠勒(StevenWheeler)提出:“在对付那些拿不出有效增长计划的CEO时,董事会正在日益动用其力量,加上那些活跃分子要求获得董事会席位、对委托权的争夺和动员股东迫使企业进行变革,董事会内部愈演愈烈的冲突显得尤为突出。”
独立董事长为最优的安排
独立董事长为最优的安排。从全球情况看,投资者回报高出市场平均水平最多的是董事长独立于CEO的企业,而CEO同时兼任董事长或董事长以前曾担任CEO的企业,其投资者回报都较之要低。
2006年,北美所有长期业绩不佳的CEO,若不是兼任董事长,就是与该公司的CEO出身的董事长一起共事。
兼收并蓄是CEO的关键能力
现在,企业董事会选拔和监督CEO的方式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迁:他们越来越难以容忍业绩不佳的CEO;将CEO和董事长的职能更多地分割开,并且越来越倾向于聘用以往未曾担任过企业CEO的人做董事长。
投资者回报低于平均水平的CEO在职时间不会长久。2006年,在任职期限超过7年的CEO中,带来投资者回报高于一般水平的CEO人数几乎是那些带来投资者回报低于平均水平的CEO人数的两倍。而与此相比,1995年时,业绩不佳的CEO与业绩优良的CEO在职时间没有明显的区别。
惠勒指出:“如今人们应该向集权式CEO时代挥手告别了。欢迎来到兼收并蓄CEO的时代,这样的CEO能够吸纳并反映董事会成员、投资者和其他相关方的意见。”
兼收并蓄是CEO赖以生存的一种新的关键能力。惠勒说,“如果你希望董事会成员继续保持对你的信心,那么请在制定战略时允许他们发表意见。”过去的成功历史并不是CEO生存的关键所在。在北美,曾为投资者创造了高于平均水平回报的几个CEO,就是因为人们担心他们难以在未来实现良好回报而被迫离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