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经理人:你的下一次,正还是反?

80酷酷网    80kuku.com

  

  

  很多经理人把自己当成硬币,在市场上抛来抛去,明明每次正反的机会都是50%,自己硬是相信下一次一定是"反"面!

  不一样的第六次让我们来做一个测验:我手里有一个硬币,往上抛,你猜猜落到地面的是"正面",还是"反面"?

  请记录你的答案。

  好,我抛了……继续到第5次。

  现在第6次,我不是现在抛,而是明天抛,或者明年抛;不在广州抛,我去巴黎旅游才抛,你选择什么?

  现在我告诉你我在培训课上这个测验的结果:第一次,选择正反面的大概都是50%.这是概率常识,大家随便选。

  第二次,由于第一次出现正面,大家按照概率常识,选反面的人比选正面的多。

  第三次,选反面的人更多。

  第四次,只有一个选正面,他的理由是:"我赌你继续假设正面,其实我心里选反面。"大家笑了起来,我叫他别理我的假设,我只是想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出现这种情况大家会怎么选。

  第五次,100%选反面。

  第六次,100%选反面。

  "第六次,我不是现在抛,而是明天抛,或者明年抛;不在广州抛,我去巴黎旅游才抛,你选择什么?"选正面和选反面的又是差不多各占50%.有所悟的人笑了起来!

  为什么第二次开始,选反面的人会越来越多?因为"概率"观念告诉我们这样做。

  为什么最后我在巴黎抛第六次和在现场抛第六次的选择大家会不一样?

  因为我在现场继续抛时,"出现反面的概率大于正面"的观念存在人们心中;而我"等明年在巴黎抛时",人们就不再将我前面5次纳入统计,于是概率上正反都是50%!

  "你们为什么不把我第二次抛看成在北京,第三次抛看成在伦敦……呢?看看理论如何误导你们!"无论我前面抛了多少次正面,下一次抛硬币,正反的几率都是50%.这就是理论和生活实践的区别。

  生活中任何事情都是这样!而如果你遵循了一个看起来很正确、实际上只是理论的观念,你常常会把自己逼进死胡同,而且死得很惨——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槛"在你心中现在,我们就用这个实验来说明跳槽中人们常常犯的错误。

  很多经理人在一家公司挑水几年(通常是3年内)之后,觉得好像该学的东西已经学了,该升的职已经升了,该涨的薪水已经涨了——估计自己到"槛"了,于是想到跳槽。

  但是,很多人在跳槽的时候,只是从东家挑水跑去西家挑水,并没有考虑到以前的积累是否要延续保存下来。因为你发现,"累"是他们换工作的心态,"换一个环境"常常成为他们放弃原来的井或者原来水桶的借口。

  有时候他们本来已经熟悉了某一行,觉得"换那一行做做,也许能更好地发挥自己。"每当公司有员工离职的时候,我和他们谈到这个问题,其中除了一些高层,大部分中基层人员在走的时候,都还没打算去哪里。也就是说,并不是已经有新的工作计划、目标公司和目标职位,但他们总是对自己充满了自信——总是觉得自己走出去,一定会比现在更有发展。"因为我可能会去一个全新的领域,全新的空间,也许,就会有更大的发展。"是的,人应该有这样一份信心和对未来的希冀。但是,这样并不理智。因为这只是可能。其实当你想离开一个公司的时候,要好好想想有什么更加具体的理由让你离开,你未来的方向和定位是什么,谋定而后动。

  也许你会说,嗨,现在年轻,就算碰碰钉子,怕什么,大不了不好再跳一次。

  然而,很多人就是在跳来跳去中,浪费了以前所有的积累。也许过去3年,你已经积累了为自己挖井的一些基础,也许你在自己的公司并不是真的到"槛"了,就算是,换一家就可以没"槛"吗?你是从头再做起而已!其实"槛"产生于你自己的心中,你不敢跨过去,你选择逃避!

  在我所任职的公司,我和由于这种原因离职的多数员工仍然保持友好的联系,而根据统计,他们只有10%比现在多拿一点工资,其他的90%比原来过得糟糕。另外,就算那10%,也有一半在一年中跳了2次,而那90%中,有至少80%的人更加是因为一直找不到定位,跳来跳去。

  其实,这就是把自己当成硬币,在社会上,在市场上抛来抛去,明明每次正反的机会都是50%,自己硬是相信下一次一定是"反"面!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