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伟,今年26岁,毕业后一直在一家外企从事程序员工作,技术不断提高工资不断增长,但他对工作的兴趣却越来越小。多少次都想留下一纸辞职书潇洒走人算了,但是家境不富裕的他还承担着赡养父母和弟弟上学的费用,哪里能潇洒得了。就这样一天又一天心情十分郁闷。
许伟对自己的兴趣很了解,从小他就喜欢文学,作文经常被老师作为范文在班上让大家传阅,工作以后利用业余时间还有几篇文章见诸报端。他曾经对我说过:要是有朝一日,能从事专门的文字工作——他特别想做一名记者或者编辑——那么这辈子也就够了。但是,许伟一不是中文专业出身,二没有机会在公司从事文字工作,重新进学校学习吧,家里的经济又不允许,而且不知道将来就业时能不能找到象他现在工资待遇这么好的工作。
许伟能够顺利完成职业生涯再造,从一个程序员顺利成为一名记者或者编辑吗?
能,我告诉你。今年7月份,当我陪他一起去一家杂志社面试,看到他顺利的经过了面试兴奋地跑出来向我招手的时候,我知道,他的崭新人生开始了。这不,前些天他给我打电话说,他已成为所在杂志社的技术主编了,这前后一共不到6个月的时间。你觉得这是天方夜潭吗?其实对于任何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的人来说,这太平常了。正如国外的一位职业指导专家所说的:"请相信,天才就在我们中间。你之所以对工作无法投入热情、感到压力重重或看起来碌碌无为,是因为你的潜能尚未尽数释放,换言之,你或许入错了行。入错行的天才犹如尘埃下的宝石,别人看不到你的价值,连你自己也会忘记,原来你是可以发光的。"你知道许伟成功应聘的是一家什么样的杂志社吗?当国内一家著名的程序类杂志社在为找不到合适的编辑而发愁的时候,许伟的出现让这家杂志社的人力部主任拍手称快:这样的人太难找了,几个月都没有太合适的,我们需要的正是象许伟这样的人!因为纯文字编辑好找,纯程序员好找,但让我们看看他们招聘人员的基本条件我们就知道这样的要求对一个人来说不是十分容易找到的:大学本科,熟悉程序技术,文字基本功扎实,性格活泼开朗,英文水平六级以上。
在许伟的这个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许伟虽然从事程序员工作多年技术很好但并非业内顶尖;许伟文字功底虽然扎实但与中文专业出身的人却不可同日而语;英语过六级的也大有人在,毫不希奇。但这一切放在一个人身上,其优势就不言而喻了。但是,在许伟对自己资源进行整合之前,他的思绪总是象许多人一样,陷入非此即彼的境地,无论如何也无法将程序与文字接合起来去想,因为从某一单方面来看,他都称不上是特别的优秀,但是一旦整合起来就大不相同了。
我为许伟继续进行了一些新的建议,通过两年左右的技术主编工作的打造和提升,两年后如果彻底不想从事与技术有关的工作的话,以两年的主编工作经历作为跳板,新的职业转型就是很简单的事情了。
看了许伟的例子你是不是感到很羡慕,感到许伟真的很幸运?其实,这样的幸运也完全可以降临到我们的头上,因为,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特有的整合优势,只是往往是因为我们不敢触碰我们的兴趣,或者因为从来没有树立过真正的目标。
(文中"许伟"为化名,本文为真实案例,发表已经"许伟"同意。)
张放天,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助理、特约研究员。作者联系方式: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