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经验在求职时几乎被看作决定成功的关键。可是很多职业人即便积累了很多工作经验,甚至是跨行业跨领域,可发展到30岁还逃脱不了在基础岗位苦苦挣扎的命运。有调查显示,超过半数职场人士的职业发展受制于工作经验过杂,导致他们缺乏市场说服力而使职业发展停滞。
建立自己的职业优势
Lucy是一所知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生,曾经的梦想是做酒店经理。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大酒店的采购,主要负责与供应商联络和维持、货物进出控制、签单等任务。3年后因人际关系辞职,后开始尝试在一家跨国保险公司做寿险代理人。半年后又辞职进入一家网络通信公司担任经理助理,参与不少工作,其中协助最多的就是市场调研和人力资源工作。后来她去了一家美资电缆生产厂做经理助理,产品本身对她实在没有什么吸引力,试用期没过她就辞职了。
现在她没了方向,除助理经验之外,企业好像就不怎么认可她了。她投出很多简历,准备了面向秘书助理、人力和市场3种版本,但是回复中都是助理类工作最多。她很犹豫,因为这个工作不是自己喜欢的,学点东西还可以,一辈子做就没有什么前途了。
点评:Lucy的情况就是典型的“职场打杂人”。她因为对自己和职业的判断不清,造成了自己不断尝试却不断改变方向的结局。Lucy这样的工作历程根本没有在任何一个领域建立优势竞争力,所以除了助理工作之外,企业肯定不认可她的其它价值。更何况随着她对助理工作的兴趣、热情不断降低,极有可能出现职业能力“负增长”现象,再加上这类工作的高替代性,Lucy的职业前景不容乐观。
经验也有时效性
小青今年29岁,信息科学与管理专业出身,毕业后在一家软件工程公司搞信息监控,做了两年后感觉自己在这个专业的发展空间不大。她参加了一个短期销售培训,之后到另一家软件公司负责市场部的销售工作。不到半年,凭着出色的业绩,公司让她担任销售主管。当主管的两年间她参加了经理人培训课程并获得了相关证书,之后担任公司市场部区域销售经理,一干就是三年。她是个十分努力的人,除一直努力学习市场专业知识外,从来没放松学习英语。
小青两年前花了很多精力获得了在一家新西兰管理咨询与培训公司的工作机会,出国取“经”,为回国后从事相关行业的工作做铺垫。可回到国内已快两个月仍无人问津,自己没像想象中那么受欢迎,“西天取经”没成正果令她十分沮丧。
点评:小青原来在国内市场销售领域的发展眼看着渐入佳境,被出国“镀金”的光环耀晕了头脑,在国外从事的是并非自己专业的企业管理咨询工作。原有知识、工作背景没能产生积极作用,而且还有语言、文化和职业特性方面的因素没有考虑到,国外工作对她的核心竞争力发展没起到作用,呆在国外的时间又使她对国内市场不再了解和熟悉,没有了竞争优势,因此回国后遭受冷遇。
职业顾问提醒“职业打杂人士”:职场看重的是人的职业价值本身,而非经验多寡和学历高低。如果经验和学历正好在自己的职业核心竞争力之上,就能够加快职业发展,否则复杂的经历会引来复杂的“机会”,过多的学历让人无法取舍,造成职业发展混乱将是必然。整合自己的优势竞争力,合理规划职业道路和求职计划才是摆脱危机获取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