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又有一批大学毕业生踏出学校,步入职场。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职场里也是什么人都有。我们通过采访,归纳了几种职场人普遍认为比较难“对付”的个性,并请专家指点职场新人如何与多多少少具有这种个性的职场老手“过招”。
爱打小报告型
王波在一家航空公司做机票受理员,和她同一售票柜台的是一个同龄人,只是比她进公司早了一年多。由于工作不久,王波有些业务上的东西还是不太熟练,有时也会向那个同事请教。
但是,当王波出现错误的时候,那个同事就背地里给上司打小报告,说王波的坏话。就连平时王波用柜台上的座机给别人打电话,或是跟顾客多聊了两句,她也会不失时机地向上司反映。
专家分析:这类人的深层心理需要是满足心理上的平衡,一方面他们会认为自己是有理的,把别人或其他事情的错误报告上司是正确的做法,是为了公司好;还有一类人可能有些报复的心理,自己感觉受到伤害的时候,会通过其他的方式进行报复。
相处之道:1.通过“小报告”的效果了解企业文化、管理问题和上司的个人特点。2.加强自己的学习和能力建设,在工作中更加自律、仔细、认真。3.在工作中什么问题可以与同事交流,什么问题不可以,要掌握分寸。
狂妄自大型
张蕾是一家演艺经纪公司的文员,跟她搭档共事的是一个二十六七岁的女同事。这个女同事已经有过几年从事演艺工作的经历,可她却凭着自己的一点资历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有一次,老板让张蕾和这个女同事一起完成一份企划稿子,张蕾因为是新人,就很谦虚地和她商量,她却冷冷地回应张蕾一句“别烦我,自己想自己的去。”可是没过一会儿,她实在想不出来什么好的方案,又过来跟张蕾说她的意思是什么什么,让张蕾自己写完了给她看。
张蕾就按照她的意思,再结合自己的想法,很认真地把稿子写完给她看。可她看后就跟张蕾说这点不好,那点不好,要按照她的意图去改。
专家分析:这类人的深层心理需要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因为不能通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职位权力得到同事的认可,所以他们选择通过对新人“打压”来满足内心的平衡。
相处之道:1.通过向这类人主动交流,学习他们身上的长处,他们的经验。2.尽管其不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但其固执己见时的立场和角度在一定程度上是我们考虑和分析问题时需要兼顾的。3.当某些问题出现根本分歧时可找上司协调解决,但一定要选择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
心胸狭隘型
侯小姐大学刚刚毕业,但是已经经历过一次单位的变动。“离开原来的单位实在是迫不得已。”侯小姐的开场白简单中透着一丝无奈,“实在是因为被一个元老级的同事挤对得无法忍受!”作为刚到单位的新人,侯小姐表现得很积极,领导也很赏识她。然而,她很快招来了一些同事的嫉妒,其中更有一位是公司的元老级人物。
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总之那位元老总是处处挑侯小姐的毛病,不仅在私下的时候没有好脸色,在公司的会议上也是毫不留情地当面斥责她,让她完全没有一点回旋的余地。
专家分析:侯小姐遇到的问题其实是一个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和全局意识的问题,她工作环境中出现的问题,首先应从全局来看,除分析自身的问题外,还应和公司元老及其他同事多沟通,求同存异。自己的能力即已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和信任,就应从协作上和同事多交流多沟通,善于和团队中不和睦的人相处,不光独力工作能力强,还要倡导团队精神。这样会赢得元老和同事的尊敬。
倚老卖老型
王辉是一家知名广告公司的职员。有一个广告客户,要做一个片子。整个片子由很多组镜头连接而成,工作量很大。客户找他们单位一个比较有资历的人做,承诺给他2000元提成,可这位“老人儿”嫌钱太少,就推给王辉做。王辉想,自己是个新人,这样的机会也很难得,就欣然接受了。经过几天的苦战,客户对做出来的样片非常满意,决定跟他们公司做这个项目。这时候,那位“老人儿”又借口王辉不熟悉业务上的事,让王辉把做好了的样片交给他,他去跟客户洽谈。项目谈成后,那个人拿了3000元的提成,却只给了王辉500元。
专家分析:新员工入职以后,如果企业没有提供实际有效的入职培训,在职业的初期,新员工往往需要从老员工身上学习更多的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这个阶段可以简单地理解成新员工“交学费”,老员工“教本领”,尽管没有正式的仪式,但潜意识里彼此可能都有一点这样的心理认同。至于这个案子中的王辉,暂时只能当做交了一次学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