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过创业“冬季”的秘诀

80酷酷网    80kuku.com

  

  上海理工大学的小胡研究生毕业后,与人合伙创办了一家专门致力于制冷控制系统研发、生产、销售以及维护的高新技术企业。最近,公司经营陷入了一个瓶颈——紧张的现金流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的匮乏。

  每个创业者的创业路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尤其在创业之初,不断出现的问题和困扰会让初生的企业陷入“垂死挣扎”。比如,启动资金用完后,后续资金匮乏;专业技术人才流失;缺乏长期稳定的客户,等等。

  针对小胡们的困惑,我们采访了瑞一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薛嵩。2006年10月研究生在读的他大胆下海试水,两年的不断尝试和努力,公司在他的带领下从6-7人的小规模作战发展到如今30人上下组织结构较为完善的团队。他的企业,同样经历过难捱的“寒冬”。

  5个月花完60万元老本

  虽然现今“瑞一”已经步入了良性健康的发展轨道,作为公司领导人更多考虑的是如何扩大经营规模,但谈及当年的艰辛,薛嵩不无感慨。

  公司成立不到5个月,薛嵩就把筹措的30万元以及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提供的30万元种子基金花光了。面对岌岌可危的现金流,公司当时的做法是放下“科技公司”的身段,先做一些服务性项目维持生存。薛嵩说,能够挨过寒冬,要感谢团队的伙伴们,是他们跟他一起开源节流压缩成本,能省就省。除了尽量控制办公费用外,当年的五个核心成员拿着只能保障基本生活的工资,一拿就是半年多。身为老板的他,不拿一分钱工资的日子,熬了足足半年多。

  否定自己需要勇气

  薛嵩想告诉同样创业的年轻人,作为一个创业者仅仅有梦想和激情是不够的,作为企业的领路人,必须每走过一步都想一下可行性和必要性的问题。停下来思考,是要站在更客观的角度审视自己正在做的事情,要经常地问自己:我们的赢利模式合理吗、能持续发展吗?

  从创业初期主要靠给别人提供服务的“订单式”商业模式逐步转化为如今的“生产式”,薛嵩经过了一年多的摸索。每一次自我否定都需要勇气,每一次阵痛都需要勇敢面对,但如今先于客户要求的生产不仅大大降低了原料的采购成本和生产成本,并且在交货质量和时间上也可控性更高,客户对他们的满意度便随之提升。薛嵩说,要不断调整路线,才能走得更快更远。

  珍惜志同道合的战友

  针对小胡关于技术人才流失的困境,薛嵩总结自己两年多来的经历提出了一些建议。

  他说,刚刚起步的小公司肯定在薪资待遇上无法与实力雄厚的国企和欧美公司抗衡,但他也有凝聚团队战斗力的法宝。一是要在招聘的时候就诚信待人,告诉对方目前公司的情况以及可以给出的报酬。作为一家创业型公司,他需要的是跟他一样怀抱梦想和热情的创业伙伴;二是对每个人的角色有一个长远的规划,使他们与公司的成长保持同步,这样每个人的发展空间会随着公司的壮大而不断提升;第三则是用股权激励,许诺核心团队成员若公司有一天成功上市会按照每个人的贡献大小分配股票期权。

  “三管齐下”使得“瑞一”的核心技术团队两年多来无一流失,如今他们更紧密地团结在一起,迎接公司再次融资扩大产能而面临的新挑战。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