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店、行游、种花、养马,这些梦想是如此妙不可言。而梦想越强烈,工作的面孔便越发可憎。
那还是一个冬日雪后的下午,冰雪覆盖着什刹海。什刹海边上的一间咖啡馆里,赵才俊、小安和朱丽围坐在一张小圆桌旁,三个人像是在计划一件惊天动地激动人心的大事,各自的脸上泛着兴奋的光泽。手里的咖啡早已冷却,心中的热情却不断高涨,他们甚至都忘记了晚上另外的约会,足足聊了五个钟头,才在夜幕降临以后挥手散去。
被搁置的生意计划
这一天,本来是北京的杂志主编赵才俊、深圳的报社记者小安和北京的公司职员朱丽老同学聚会的日子,毕业四年,再度聚首,他们却无意中聊到了一个共同的梦想--开一间自己的酒吧。于是便有了上面所述的一幕。
在那次聚会中,三个人约定在人气旺盛的什刹海边上合伙开一间酒吧,并且商谈了酒吧的风格、经营思路、每个人出资的数额以及其他若干细节,只差一个具体行动的schedule了。当然,三个人少不了畅想一番未来那些在什刹海边开酒吧的日子。小安和朱丽的想法更大胆:辞了工作,专心来开酒吧,同时享受重获自由的快乐……
--我们来说结果吧。结果,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现在春天也将要过去了,什刹海边属于赵才俊、小安和朱丽的酒吧却依旧没有开起来。赵才俊的工作一直很忙,小安还在深圳做记者,朱丽倒是辞了职,但是不久又换了间公司上班。开酒吧的事情大家间或还在同学录上和手机短信中提起,只是言语间少了当初的热情万丈,多了几分叹息。
工作不再可爱了
“三个白领的生意计划胎死腹中”并不是我讲述这件事情的本意。谁知道呢?也许过一段时间,当赵才俊腾出了时间,小安彻底厌倦了深圳的工作,朱丽再次辞职,他们的酒吧就真的开张了。
我想说的是,为什么在越来越多场合下,尤其是当同学重逢、老友相聚,人们谈论的话题不再是工作和事业,而是摆脱了工作和事业之后他们将要做什么?开店、行游、种花、养马是大多数人心里的梦想。当然,又有多少人真的有勇气为了开店、行游一类的梦想而放弃眼前的高职或高薪呢?事实上,上文所说的赵才俊、小安和朱丽都是工作起来非常投入、业绩也十分出色的那种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从前作为梦想的工作,如今反而变成了人们梦想的羁绊。人们的梦想越强烈,工作的面孔便越发可憎。
工作为什么不再可爱了?为什么工作之外的事情(其实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工作)看起来如此妙不可言?
这是我真正要做的事吗
伦敦一位在广告公司任职的高级白领不久前决定辞职,“我将离开,尝试写本书来开始我的写作生涯,我将在一个法国修道院中安静地呆上一个星期。”促使他最终做出如此决定的,是他对一种叫“精疲力竭症”(burnout)的病的了解。
“精疲力竭症”目前正在欧美的三十岁左右、“事业有成”的年轻白领中间流行。据称,这种病的症状包括:“不管睡多长时间,总是疲惫不堪的样子”、“深感情感已逝”、“失去幽默感”、“背痛、肩膀僵硬等身体疾病越来越多”、“既不喜欢自己也不喜欢别人” ……
这位伦敦白领剖析了自己在辞职前后的心路历程。他承认,长期以来,他和周围的人一样,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九一一”事件以后,由于担心“被遗忘”,人们更加变本加厉地工作、参加派对,而更少休息。“精疲力竭”趁机袭来。
而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近期的一项调查表明,工作压力、“精疲力竭症”以及忧郁症的蔓延正在逐渐失控。调查警告说,全球化引起的竞争加剧和不确定因素的增加会加重人们的忧虑症。开支缩减、公司裁员、企业合并以及对更高生产效率的要求正在蚕食着他们。这一现象在英国尤其严重,每十名雇员中就有三人患有精神健康方面的疾病,大约百分之八十到九十的公司主管患有某种程度的“精疲力竭症”。
答案或许就在这里。当工作压力逐渐加大,越来越多的人无法在工作和生活之间找到平衡点的时候,他们的内心常常会有一个声音发问:“这是我真正要做的事吗?我就以此度过余生?”因此,他们梦想着摆脱工作(准确的说是摆脱工作带来的疲惫感),去做一些自己真正要做的事(准确的说是那些看起来很轻松的事)。
显而易见,摆脱工作尚有可能,摆脱现实却不容易。于是,身在曹营的人们只能时不时地在白日梦中沉醉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