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名字一次次被提起:25岁的PCPOP首席执行官李想、畅网科技首席技术官陈曦、MySee总裁高燃及首席执行官邓迪,24岁的163888翻唱网首席执行官郑立,23岁的MaJoy总裁茅侃侃、非常在线首席执行官赵宁……
这些正秀于商业舞台的年轻人都因新技术而成事。当然,他们不是互联网先驱,他们只是继承者,同时也是开创者,我们试图在他们身上发现一种新的管理方式。这种方式也许还不能完全下定义,但它的基本的内涵是“开放、自由、平等”的互联网价值观,正如“80后”的他们所宣称的:“一切都是平的。”
因为他们跟技术的关系来得更彻底,他们从一诞生就与新技术血肉相连,用最不同与往昔的方式学习,用最新的工具管理,最直接的方式交流,他们身上的文化特征打着明显的“80后”烙印。他们是技术商业时代的管理者,公司以不同常规的方式成立,也以不同常规的方式发展。
也许确如王石所说,这些“80后”的创业者,要现在就定义为“未来中国商业的脊梁”还为时尚早,也很难给他们的企业一个系统的评价。
但我们应该乐观的期望着他们的未来,他们代表了中国未来企业的某一个方向。
纵然,这些公司无论商业模式还是管理模式,都还只是初具雏形,但他们总有长大的一天。一个优秀商业群体的成熟与主流化,值得我们用更多时间期待。
被技术改变了的学习和培训
在这样一个时代,“80后”人已无需在传统教育体制内获得肯定。
他们有条件只选择自己最想学习的东西,他们的生活中有无处不在的知识和信息,有随时随地学习的可能。
互联网大潮在上世纪90年中后期滚滚袭来,这些思维尚未定格的80后过早的和互联网结合。数字技术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他们迅速吸纳过去企业家需要10年甚至更久才能获得的知识和经验。
当丁磊、陈天桥们在大学毕业数年攒够第一桶金之后上路,更上一代的王石们更是历经苦难从“倒爷”开始创业时,这些立志创业的80后们还在中学,就夹了一本叫“互联网”的大课本匆匆上路了。
他们很多人主动选择了“另一种”教育方式。互联网这座虚拟时空里的“大学”在很多层面上反叛着以讲堂、讲义、教授为依托的传统教育,他们无需一直呆在课堂。戴志康大学4年15门考试没过;茅侃侃因为地理会考两次不及格,失去了考大学的资格;邓迪在清华大学读新闻专业,却醉心于数字技术,日日自学,毕业即创办公司;高燃在清华上课非常少,他广听讲座、广读闲书;只有陈曦,因为14岁就考入大学少年班,又学得是计算机,正常毕业。
但学习变成了随时随地的事情,只要有足够耐心,几乎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所有你需要的知识和信息。除了这些,他们的个人心智成长也加速进行,传统的“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成长模式,在这里快速进行,他们足不出户,即可跟天南海北的人相识、结交、碰撞,吸纳全球信息。茅侃侃在15岁就通过互联网跟比自己年长几岁甚至几十岁的人切磋,逐步巩固了全面的社会资源。陈曦在少年班时,已拥有了一批美国互联网界朋友,正是那些人不断地给他讲述美国的IT神话,激发了他的创业愿望。而中学六年,李想把所有业余时间都给了计算机和互联网。“新东西都是在互联网上学到的。”
互联网无限拓展了他们的视野和生活层次。
他们正处在于一个商业奇迹迭出的时代,财富的积累速度让过去的企业家无法想象。6年前的丁磊,5年前的马云、3年前的陈天桥、2年前的李彦宏,1年前的江南春……80后面前已经有了许多他们上一时代人创造出的年轻而耀眼的公司,这些公司的后面都联系着两个必不可少的名词:互联网和VC.
面前摆着太多关于VC和IPO的故事,当这群80后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后,在如此年轻时重复互联网的神话并不是一件值得惊讶的事。
即使是传统行业,也有无数年轻的创业者,除了具有那些通用的成功者品质,他们同样得益于丰富的知识和信息来源,快捷的学习方式。
面对着这些成功的另类80后,我们甚至可以大胆想象被技术改变的学习和培训,将来会是什么样。在美国新近刊出的被广为转载的一篇文章,作者甚至预测:2020年的教育,课堂将会消失,人们也不再需要传统的培训。
80后企业文化:一切是平的
当乔纳森。施瓦茨(SUN公司总裁)写下“我博客,我领导”时,80后的企业管理者们的博客早已可追溯至前几十个页码。
他们几乎每天更新,每一个员工可以像了解朋友一样,了解他们年轻的老板们正在做什么,想什么。
他们还不伪饰:今天看了什么书了、见到一个恨不得痛扁的VC了、最近开心因为员工状态都不错……他们敢于如此近距离接近自己的员工。
在新技术面前变化的并不只是80后的人,但很显然的,已经慢慢定型日趋僵化的前辈们转身缓慢。据朋友田溯宁称“对一切新技术感兴趣”的潘石屹虽早早“开博”,并集结出版,也只在中间谈古论今讨论一些现象,很少涉及自己的公司,更别提展示个人。老潘依旧是员工远远看上去有点特色的老潘。
“我们讨论我们的成就及过失,在未来的十年中,我们大多数的人将通过博客与客户、员工乃至整个商业圈直接进行交流。你的客户与员工都在热切期盼高管的直接参与和洞见,他们会珍视并铭记你的坦诚。”
乔纳森的忠告已经开始在这些新生企业中实现,他们毫无例外都拥有自己的博客,他们可能只是自发而非自觉去如此做,开放、平等、自由的互联网精神给他们的企业打上了明显的“80后”印记。
“企业如人,人的本质是什么,是价值观。”陈曦在自己的博客中如此写道。他认为企业最高决策者要将已有的价值观通过各种宣讲的方式贯彻到企业的运营之中,形成企业文化,博客是最好的载体之一。
陈曦崇尚的管理方式是“一切是平的”,希望自己的企业“成就人而不是利用人”,希望自己的企业氛围“有效沟通,快速行动”。
工作之后的陈曦,和员工一起交流博客、喝咖啡,看属于他们年代的《头文字D》。
他们用即时通讯工具跟员工沟通。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一个员工,而你的老板每天挂在你的MSN上,你时时可以看见他,那将是什么样的感觉。
所有的工薪者都会嫉妒GOOGLE的员工,他们享受着世上最美味的免费午餐,在办公室拥有玩具、按摩椅、零食,甚至可以带宠物狗上班。他们的老板布林和佩奇刚刚30出头,他们接受信息大爆炸的时候,正相当于我们80后的年龄。
世界是平的,职场是平的,老板和员工之间,也将可能是平的。80年代的自我和开放,体现在创业成功的老板身上,也体现在新进打工者身上,张志远在李想的公司市场部工作,24岁的他对记者笑言:“我们有一多半人都是80后的。”他们之间的交流没有障碍,但一些新的问题也会出现,他们的自我意识太强。
茅侃侃的公司仅有两人年纪较大的员工,到后来,这两个年过五十的人也跟着大家去咖啡厅、唱K和到杀人吧玩杀人游戏。他们评价自己的老板:反应快,做事思路,但阅历简单,情绪写在脸上。
正因为这样的人,才会有如此企业。
虽然无论什么时代,成功的人总有一些相同的特质。80后企业家和他们的前辈一样,具备了这些品质:独立思考,野心,想像力,勤奋,甘于吃苦,好学……但与他们前辈相比,他们有着巨大的差别。因为没有被苦难浸泡过,没有被不规范的市场交易扭曲过,他们崇尚科技及创新,他们阳光、直接、坦率、真实,讲究规则,聪明而不工于心计,自我而不崇尚权谋,平等而非高高在上。
正如李想所说:“我们80年代的人嘴里说什么,心里想的就是什么,不用再猜我背后的意思了”。
殊途同归的管理
无论是怎样的技术商业,无论是如何的不同,当企业真正走向规模运转,这些新生商业力量面对的管理问题,仍将跟他们的前辈们一样。
他们的能力和人格是否足以领导一个公司?他们对企业的控制和平衡能力如何?
即使是使用博客或者即时通讯,起到实质作用的,依然是工具背后的内容——他们如何展示自己的形象,如何给员工以信心和力量?
采访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在企业管理层面上,他们无疑是学生,需要学习的太多。
李想被认为是人如其名的“理想主义者”,他自己真实、直接,于是渴望他的周围也如此,能够真实展现个性,从来不需要去猜测他们在想什么东西,对方都会直接来告诉自己。
这当然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完美局面。李想因此曾经苦恼异常,跟员工沟通不畅,他的想法也执行不下去,当时的公司就是“一盘有凝聚力的散沙”,李想几乎成了公司发展的瓶颈。后来“我慢慢学会跳出来观察自己,学会了解每一个员工的性格和想法”,他从即时通讯工具中走出来来,开始跟员工面对面的谈话,即使是那些不喜欢的人。
李想说:“我开始尝试用心跟别人沟通,我喜欢直截了当,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后来我发现其实大部分人都喜欢这种沟通方式,包括那些很有名的CEO们。所以规则不是不可以改写的,关键是你去不去做。”
李想依然有很多困扰。他一直是持对事不对人的观念,在六年经营公司的经验下,有点不对劲,“做事的始终是人,人有问题,事根本做不好。”最近他接纳了某管理培训班上的一个新观点——对人不对事,试着在公司实践,发现管理变轻松了。
虽然自己有所改变,但李想还是代表了那些想退出既成规则的游戏,渴望创造新的规则的企业家。
如今,李想面临的更多问题是:如何制定一个能够凝聚和感召更多人的企业愿景,如何更加有效地把自己的思想宣贯并且内化为员工行动指南,如何更加系统的考核每个部门……
陈曦则希望自己做教练式的企业家,“一个真正的好教练,不是只有一大堆思想,而是把一个烂队从业余踢到超级,一个个级往上升。这个功力,我还差得远。”陈曦说。
“由量变积累出来的经验和财富,会增长促使你打赢小规模战役的能力。一个企业,只有先把小规模战役都打赢,才有可能转变成正规军,才有可能去打那些令人期待的大战役。企业如人,我只是一个还在试训的野孩子。”
陈曦经营企业的理念还受到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他还特别强调的一点,是执行力。“把战略和计划定好,后面就强调执行力,从小我的父亲就告诉我,把一个树苗固定在一个正确的方向,然后让他自己成长就可以了。他这样培养我,我这样来经营我的企业。”
这几个人中,高燃和陈曦略相同的一点是,他们渴望拥有更大的商业和社会影响力,这无疑是每一个有野心的企业家的梦想,而李想和茅侃侃更相近的,在于他们更接近于丁磊、施正荣等典型的技术商业者,他们对技术和企业本身痴迷,对影响和操控他人并无兴趣。
虽然社会给了他们很多荣誉,但他们还没被现在的主流企业家们看在眼里。“他们还有很多薄弱环节,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一位互联网早期创业成功人士直言。
但我们依然有些盲目的乐观。
薄弱环节有很多填补的机会。他们生在一个美好的时代,企业变得越来越重要,学习变得越来越便捷;他们年轻得让人嫉妒,未来的空间和时间无限广阔。套用80后最爱的一句话:“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