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提升企业凝聚力的问题,许多管理专家也许已经有比较深入的研究。相反,笔者在这方面花的时间不多,也没有什么建树。但是,这并不影响笔者从学校和军队凝聚力的某些特征出发,倡导学习他们的一些成功做法。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予以说明,不甚全面,欢迎各位朋友指教。
首先,树立共同理想,传递崇高价值
学校或军队通过树立共同理想把成员团结起来,而且这些理想往往都会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在建设一流学校或一流军队的过程中,团队和个人之间充分认同,目标一致。另一方面,学校或军队自始至终向成员传递崇高价值,培养团队成员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团队成员在崇高价值观的感召下,紧紧凝聚在一起,以团队的成就为荣。
企业要建设有凝聚力的团队,需要企业经营管理者在树立共同理想和传递崇高价值(充分阐述企业除赚钱以外的存在目的)方面有所作为。如果企业经营者有理想,那么企业的发展完全可以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如果企业家自己崇高,那么企业家就有能力向员工传递崇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那些把挣钱作为唯一目的,而且企业家自身并不高尚的企业,要想构建企业凝聚力是十分困难的,即使付出比别人多的工资待遇也是如此。要知道,完全靠金钱组合的雇佣军是没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是不能取得持续成功的,企业也是如此。
当然,谈理想,谈高尚,必须建立在对法律法规良好的遵守之上。一些连劳动法都不能很好遵守的企业,不管老板多么高调,语言如何高尚,他是无法凝聚企业员工的。
其次,关注团队建设,促进成员成长
军队和学校都十分关注团队建设。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成员的选拔,二是团队纯度的保持,三是成员能力的提升。军队在选拔成员的时候,关注德、体、智;学校在选拔成员的时候,关注德、智、体。尽管他们的侧重不同,但是都对德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并且持续关注树立成员良好的品德。而企业在选人和用人的时候,我们对于“德”的关注,是远远不够的。一些很不道德的职业经理能够在职场上游刃有余,原因就在于许多老板不在乎员工的“德性”。
在维持团队纯度和培养成员习惯方面,态度坚决,对不利于团队建设的行为(各种违规行为)予以严厉的行政处罚。而我们企业管理者却对具有交易性质的“罚款”(违规了以后罚款,而后交易完成)情有独钟。要知道罚款对团队纯度的保持和员工“德性”的培养是没有多少好处的。
在军队和学校里,教师或教官为人师表,言传身教,衷心期望所有成员获得更多的能力,帮助成员健康成长。如果企业的各级管理者都能像军队的教官和学校的老师那样做管理,做教练,企业员工也会心存感激的。但是,我们许多企业的现实是,把员工当成简单的工具。许多经营者告诉我,不想培训员工,因为员工培训好了就会离开,等于给别人培养,费力费钱不讨好。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凝聚力从何而来?
总之,一个组织凝聚力的高低,通常可以用这个组织对其成员成长的影响力的大小来衡量。
第三,促进有序流动,祝愿美好未来
在我看来,军队和学校的最伟大之处在于能够造就一种人才辈出的局面。军队里,有三类人会离开这个团队(或转业或退役),一类是数年里不能提拔为军官的士兵,一类是超龄不能获得升迁的军官,一类是违规离开的成员。大学的情况类似,一类是毕业后离开的,一类是毕业后留校的,还有一类是违规或肄业离开的学生。在成员离开的同时,一批又一批新成员会补充进来,形成人才辈出,有序流动的良好局面。而且离开的人在新岗位上越有成就,进入的新人就越是优秀,清华、北大就是很好的例子,丰田、理光也是如此。
军队和学校在成员有序流动方面,至少有三点值得我们学习。首先,对新成员进行严格的选拔。其次,即便知道他们会离开,也全力以赴对他们进行塑造,帮助他们提升意识和能力。第三,对他们的离去给予祝福,并由衷地祝愿他们在新的岗位上做出更好成绩。而我们许多企业经营者在这些方面做得很不够。特别是面对将要离开员工采取漠视的态度,甚至敌视离开或将要离开的员工,每离开一个员工就要吵一架,巴不得员工离开以后穷困潦倒……我经常提醒企业经营者,和离开的员工吵架或者打官司,会使留下的员工心里透凉,破坏企业凝聚力(和老板的口碑)。
军队和学校还有许多做法值得借鉴。比如,学校和军队也讲究激励,但是从来就是精神鼓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而在企业,人们突然变得对“金钱”有了特别的兴趣,谈激励则以金钱为主。再比如,学校和军队对将要离开的员工召开欢送会,而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企业并不多。撇开企业间的挖角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员工把技术带到对手那里去)等企业独有的问题之外,笔者认为,我们的企业完全可以像军队和学校那样去经营自己的团队。退一步讲,企业间的挖角以及员工携知识产权跳槽,正是我们经营管理者以及员工职业精神缺失的表现,有必要在社会上逐步形成良好的风尚,从法律、道德和高尚的情操层面去解决问题。
最后我还要说,因为企业可能拥有更多的资源(金钱),我们甚至可以尝试比军队和学校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