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管理人才的基本素养

80酷酷网    80kuku.com

  

    中国是世界四在文明古国之一,已有5000年文字可考的历史。在中国的古代文化中,渗透有丰富的管理思想。对管理人才的基本素养,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主面:

    一、为国为民的高尚思想素养。

    早在西周,《尚书.召诰》中就指出:“欲王以小民,受天永命”(意思是用给小民谋求安乐来取悦上天)。可见,在那时,管理者已认识到要安抚好被管理者,不然就可能失去自己的地位。继而又出现了晏婴“社稷为主”的思想,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论断,唐太宗李世民则这样教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近代,孙中山又大力倡导“天下为公”。我们共产党的干部则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

    二、多谋善断的决策素养。

    这一点,我国古代管理积累了许多经验。

    在原始社会,据传说,尧在作出每一重大决策以前都要征询参谋人员的意见。《尚书•尧典》中记载:尧对四岳说:今洪水为害,浩浩荡荡,漫山遍野,民众忧苦,由谁去治理呢?大家都说鲧行。尧开始反对,四岳又说:“试了不行再说吧!”最后尧同意了大家的意见,让鲧治水。到现代,出现了专门的参谋机构和参谋人员。

    到西周时期,已把搜集不同来源的信息作为决策的基础。其时,周公等人的管理思想虽然粗疏,缺乏系统的理论概括,但已涉及到了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主要方面。比如,他提出管理者应有“不耻下问”的态度。在今天讲,就是甘当小学生,眼睛向下,认真的进行调查研究,才能进行决策。再比如,慎重决策,注意决策的可行性。《诗经•小雅•小旻》把天子治国时的态度形容为“如临于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国语》还讲,周宣王时,大臣樊仲山父说:“行而不顺,民将弃上。”即如果不管人们能否接受而强制推行政令,民众必将背弃君主。还比如,管理者应有主见,要能听逆耳之言,不可听信馋言;还应随着时势不同而改变自己的决策。

    后世则多为这些决策思想的发展、实践和丰富。春秋时期,子产就提出,决策应听取民众的意见,闻善则从,闻过则改,不可禁止议论时政。三国时曹操广开言路,重视谋略;诸葛亮决策审时度势,谨慎周密;以及唐太宗李世民虚心纳谏等,至今广为流传。

    对因时而变的决策思想,商鞅在变法中,就一直强调“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权变思想。汉初刘邦听了陆贾的建议,采取坐天下和打天下完全不同的方针、政策,缓解了西汉初期的社会危急,使经济稳步发展并逐步繁荣兴盛。宋朝的王安石在变法中,也提出“法先王当法其意”的变通思想。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因时而变的决策思想更具有现实的意义。

    另外,墨子的“三表”决策思想,即:判断一件事是否可行,先察看历史,然后听一听百姓的意见,最后,看是否真正有利于国家民众。这跟现在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几乎同出一辙。

    还有,孙武从军事上,提出决策应“经之以五事”,“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白圭从经商角度,提出了“人弃我取,人取我予”的决策原则,以及薄利多销,把握时机,运用智谋的经商要领。

    还有,孙膑在田忌赛马故事中体现出的对策思想。

    最后,老子的“为无为”的决策思想也格外令人注目。他认为“为无为,则无不治矣”。(《老子&道经》三章)。“无为”即顺应自然和事物变化的规律进行管理,这样才能真正有所作为。后来,西汉的“文景之治”,就是50余年奉行“无为”政策,使经济复兴的。管仲也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思是,治理国家要首先解决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问题。荀子也提出管理者要满足人的需要欲望来达到安定的思想。老子则主张要制约人的欲望,以便于管理。

    这些,综合起来相辅相成,相映生辉,为当今管理者提供了生动的指导和借鉴。我们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和古代的这些经验和探索也是一脉相承的。

    三、知人善任的用人素养。

    毛泽东曾精辟的指出:“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的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出主意即多谋善断,用干部则为知人善任。

    自有管理,即有用人。在原始社会,尧传位于舜,《史记》记载:“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以授天下,于是乃授权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西周时,周公教育儿子伯禽对待下属不能求全责备。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则把用贤看作国家兴衰的决定性因素,孟子将这一思想概括为:“用贤则治,不用贤则亡。”(《孟子•告子下》)孔子则提出“君子不以言举人”(《论语•卫灵公》),“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孙长》)。荀子则民展地提出了“观其行”的四种方法:其一、让人执行礼法,以观察其是否真诚地遵守礼法;其二、让人处理复杂多变的事务,以观察其随机应变的能力;其三、让人处于安乐之中,观察其能否克制欲望而流于放荡;其四、用声色权利加以诱惑,用忿怒、危险加以威胁,来考察他是否保持节操,忠于职守。墨子则指出:良弓难张,良马难乘,良才难令。管理者要有肚量容纳贤才,不计较他们的缺点,正确认识人才。

    汉朝刘邦可堪称成功用人的典范,他注重用人之长。取得天下后,刘邦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有取天下也。”

    三国时,曹操“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求贤若渴,唯才是举。诸葛亮则提出了了解人才种七种方法:一、“闻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临之利而观其廉”;七、“期之以事而观其信”。(《诸葛亮集》78页)并在此基础上,量才使用。

    唐太宗李世民“使人如器”,讲应取才于当代,对人才应弃其所短,用其所长,全才不可求。并认为:处于乱世,用人可以只顾其才,不问其德;在太平之世,官吏要起到为人表率的作用,必须德才兼备。

    当今,我们的干部路线是:任人唯贤,要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显然,浓缩了历史上的用人精华。

    四、依法治理的法治素养。

    这一思想最早由管仲提出,韩非先秦法家之大成。“以法治国”就是韩非在《韩非子•有度》中的用语。他们都主张用法令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劝之以赏赐,纠之以刑罚。”(《国语》卷6《齐语》)秦始皇则将韩非的思想运用于军事,统一了六国。三国时曹操、诸葛亮都很重视法纪,执法严明。

    最令人注目的是雍正关于法治的论述。他认为:“有治人,即有法治。”法治从属于人治。即法令制定和执行的好坏,都由人来掌握。碰到好人,很好的法制就能产生并推行下去;碰到坏人,法制反倒被他利用,而成为“贪营取巧”的工具。而且,法久弊生,还要靠人把它改过来。有了法以后,只要有好人来执行,即使法不完善,他也会“因时制宜”,加以补充调整,使之成为完善的法律。所有,在“依法治国”战略实施的今天,每个管理者还应具备以法治理的基本素养。

    五、统一思想的教育能力。

    孟子主张:教化而治。认为:“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尽心&上》)墨子也提出管理者的当务之急是建立“尚同一义”的组织目标。不然,人人只为自身利益而毫不顾及他人的利益,必然产生争斗,整个社会也必将处于一片混乱之中。

    儒家注重礼仪教化,同时并不拒绝使用法律手段。他们主张先教后诛,反对不教而诛。诸葛亮就以教刑相辅来维护法纪的权威,认为赏罚一定要合理掌握分寸,不可意气用事,赏罚失当,主张制定法纪之后,就应该教育民众,懂得守法。所有这些,都将政教和法制结合进行。

    六、集权分权的组织能力。

    这一点韩非最为推崇。他提出了法、术、势三位一体的管理手段。“势”,即权力,认为“凡明主之治国也,任其势”,就是要用权力治理国家。秦始皇就非常重视树立统治者的权威,并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管理体制。

    还有,诸葛亮为更好地发挥下级的作用,主张充分授权。朱元璋则在地方不设统一的最高行政机构,废除宰相,加强了皇帝的权力等等。

    总之,为国为民的高尚思想素养、多谋善断的决策素养、知人善任的用人素养、依法治理的法治素养、统一思想的教育能力、集权分权的组织能力等构成一个管理者的基本素养。其中,为国为民是前提,多谋善断、知人善任是核心,依法治理、统一思想、集权分权是方法,这六个方面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只有从为国为民出发,知人才能善任,多谋才能善断,依法才能得到治理,民众才有凝聚力,民主集中才能正确贯彻执行。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