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婴与领导相处的艺术

80酷酷网    80kuku.com

  

    晏平仲,名婴,是齐国莱地夷维人。他辅佐了齐灵公、庄公、景公三代董事长(国君),在齐国受到人们的尊重。在和“领导”相处方面,晏婴有着自己一套主张。

    山东,古称齐地,可谓人杰地灵。自武王成汤伐纣成功,将齐地赐予国师吕尚(又称姜尚,人称姜太公)后,吕尚的子孙就在此地繁衍生存。这块土地上既诞生了孔子这样的管理学家,也诞生了著名的职业经理人管仲和晏婴。

    历史上管仲辅佐齐桓公,成就了齐桓公春秋五霸之首的地位。百年后,晏婴再次辅佐齐景公而使齐国达到“中兴”。

    晏平仲,名婴,是齐国莱地夷维人。他辅佐了齐灵公、庄公、景公三代董事长(国君),由于节约简朴又努力工作,在齐国受到人们的尊重。他做了齐国CEO(宰相),食不甘味,妻妾不穿丝绸衣服。在朝廷上,国君说话涉及到他,就正直地陈述自己的意见;国君的话不涉及他,就正直地去办事。国君能行正道,就顺着他的命令去做,不能行正道时,就对命令斟酌着去办。因此,他在齐灵公、庄公、景公三代,名声显扬于各国诸候。

    善于向领导推销自己

    齐景公即位之初,对晏婴并未重用,只是让他去治理东阿(山东阿城镇)。晏婴一去就是三年,这期间齐景公陆续听到了许多关于晏婴的坏话,因此很不高兴,便把晏婴召来责问,并要罢他的官。晏婴谢罪说:“臣已经知道自己的过错了,请再给臣一次机会,让我重新治理东阿,三年后臣保证让您听到赞誉的话。”齐景公同意了。三年后,齐景公果然听到有许多人在说晏婴的好话。景公大悦,决定召见晏婴,重重赏赐他。谁知晏婴却推辞不受,景公好生奇怪,细问其故。晏婴便把两次治理东阿的真相说了出来。

    他说:“臣三年前治理东阿,尽心竭力,秉公办事,得罪了许多人。臣修桥筑路,努力为百姓多做好事,结果遭到了那些平日里欺压百姓的富绅们的反对;臣判狱断案,不畏豪强,依法办事,又遭到了豪强劣绅的反对;臣表彰和荐举那些节俭、勤劳、孝敬师长和友爱兄弟的人,而惩罚那些懒惰的人,那些不务正业游手好闲之徒自然对我恨之入骨;臣处理外事,送往迎来,即使是朝廷派来的贵官,臣也一定循章办事,决不违礼逢迎,于是又遭到了贵官的反对。这样一来,这些反对臣的人一齐散布我的谣言,大王听后自然对臣不满意。而后三年,臣便反其道而行之,那些原来说臣坏话的人,自然开始夸奖臣了。臣以为,前三年治理东阿,大王本应奖励臣,反而要惩罚臣;后三年大王应惩罚臣,结果却要奖励臣,所以臣实在不敢接受。”

    齐景公听完晏婴这一番话,才知道晏婴的确是个贤才,而深悔自己以前听信了谗言,错怪了晏婴。于是,齐景公将国政委于晏婴,让他辅佐自己治理齐国。

    在我们平时的工作中,领导看不到你的才识是常有的事。怎么办?是找机会向领导展示自己的能力,还是辞职另找伯乐?同事之间肯定会发生一些利益纠纷的矛盾,他们就会在别人甚至在领导跟前说你的坏话,让领导对你产生误解。这时候,如果你一怒冲冠,愤而辞职,不但于事无补,还会让误会依然误会,对你而言只是逃避而已。还有人采取听之任之的办法,自己心里想着轻者自清,浊者自浊,就会显得被动而无助。晏婴的斗争哲学就很值得学习,通过做事情让领导认识你,了解你,进而你影响领导,获取领导的信任。

    懂得如何劝谏领导

    有一次,齐景公召来晏婴请教如何兴国安邦。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光复先君(指齐桓公)的伟业,重振雄风,晏婴沉吟片刻,说道:“臣陪大王微服察访一下民情,回来后再议兴国大计,如何?”这齐景公本来就轻国事而重享乐,好高骛远,华而不实。见晏婴要陪自己微服私访觉得很新鲜,便同意了。君臣二人来到京都临淄的一个闹市,走进了一家鞋店。鞋店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鞋子,品种齐全,但却很少有人问津,生意清淡。景公有些不解,却见不少人都在买假脚。景公吃惊地问店主,店主神色凄然地说:“当今国君滥施酷刑,动辄处人以刖刑,很多人被砍去了脚,不买假脚如何生产和生活呢?”景公听罢,心中很不是滋味。

    回宫的路上,晏婴见景公闷闷不乐,知道刚才看到的那一幕对景公刺激不小。于是说道:“先君桓公之所以建树了丰功伟业,是因为他爱恤百姓,廉洁奉公,不为满足欲望而多征赋税,不为修建宫室而乱役百姓;选贤任能,国风清正。君臣戮力同心,才取得了雄视天下的地位。如今大王亲小人,远贤良,百姓……”还未等晏婴讲完,景公打断了晏婴的话,说道:“相国不必说了,寡人已经明白了。寡人也要效法先君,光大宗祠社稷。”

    又有一次,晏婴和景公及群臣到故纪国的纪地游览,手下人无意中捡到了一个精美的金壶,送给景公。那金壶的里边还刻着“食鱼无反,勿乘驽马”八个大字。景公看了看,故作聪明地解释道:“吃鱼不吃另一面,是因为讨厌鱼的腥味;骑马不骑劣马,是嫌它不能跑远路。”众人无不随声附合,赞叹景公理解深刻。

    晏婴在一旁默然良久后说道:“臣觉得这八个字里面包含的是治国的道理。‘食鱼无反’是告诫国君不要过分压榨百姓;‘勿乘驽马’是告诫国君不要重用那些无德无才的人。”景公有些不服,反问道:“纪国既然有这么好的名言,为什么还亡国了呢?”晏子答道:“臣听说,君子们的主张应该高悬于门上,牢记不忘。纪国却把名言放在壶里,不能经常看见,并且对照去做,能不亡国吗?”景公若有所悟;频频点头。并对随从的大臣们说:“大家要记住金壶里的格言。”

    领导也是人,是人就会犯错误。但领导的错误一般人不敢指出来,尤其是古代的帝王,搞不好是要杀头的。可晏婴就有能耐不被杀头,不但如此,晏婴还能让领导自己认识到错误。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不要埋怨领导,而应该想着如何帮助领导认识错误。领导成为领导后,位置越高,获得真实信息的能力就越弱,被下面人哄骗的机会就越多。如果你掌握了劝谏的艺术和技巧,就会获得领导的信任,成为领导的左膀右臂。

    掌握和领导相处的尺度

    晏婴的政绩,主要表现在齐景公时代。景公与晏婴辅佐的前两位国君相比,是比较有作为的。这就使得职业经理人晏婴的许多政治抱负与治国方略,能够得以付诸实施。

    在中国历史上,臣下对于国君曲意顺从、看风使舵、投其所好的例子,比比皆是。而晏婴却敢于犯颜直谏、为民请命,把劝谏国君作为政治生涯的重要内容,如记载晏婴言行的《晏子春秋》中有一半章节涉及晏子谏君的内容,足见晏子劝谏的技巧!

    晏婴以为,君臣关系应该是“和而不同”。所谓和,就是臣与君在观点、才性、爱好方面有所不一样,“君甘而臣酸,君淡则臣咸”;所谓同,就是臣与君在各方面都相同,君甘则臣甘,君咸则臣咸。朝廷的重大决策,必须充分讨论,在对立意见的辩论交锋中加以完善。要做到这一点,国君周围必须有不同见解的人,以各自的头脑作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

    晏子认为,人君应该广开言路,虚心纳谏。臣子属下的话,虽不能每句都听,但绝不能拒之不理。天下万物都是积少成多、累卑成高的,治理天下当然不能靠一个人。对正确意见拒而不受,就会亡国。这就是“人之将疾,必先不甘粱肉之味;国之将亡,必先恶忠臣之语”的道理。晏子对于自己的主张,不管何时何地都持之以恒。

    一次他出使鲁国,鲁昭公问他说,听取三个人的不同意见,就不会迷惑,我现在做事和全鲁国人商量,仍然还出乱子,不知是什么原因?晏子一针见血的指出:你所接触的都是迎合你的人,听得再多也是众口一词,无异于一个人,连两个人都谈不上,哪里还谈得上三个人呢?

    如何和董事长相处,是所有职业经理人的难题。求同存异,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为此,很多职业经理人和企业的创业者在经历了“蜜月期”后劳燕分飞,甚至反目为仇。针对这种情况,晏婴的“和而不同”或许是一个比较好的解决办法!

    如对本文观点有任何评论或补充,请发信至或者登陆网站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人网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