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影响企业经营业绩的因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量就是首席执行官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领导行为。比如,谈到美国通用电器(GE)的成功,人们通常会归结于杰克·韦尔奇的出色领导;中国海尔集团的神话,也通常会被归功于张瑞敏的务实管理。那么,中国企业的CEO们经常表现出怎样的领导行为?这些领导行为又会对企业的经营业绩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王辉、中欧国际商学院管理学教授忻蓉和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凯瑞商学院管理学教授徐淑英于近期完成了他们的研究论文《中国企业CEO的领导行为及其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在这篇论文中,三位学者系统地调查了中国企业CEO的领导行为表现,并研究了这些行为对企业业绩和员工态度的影响。他们的研究共由三个调查组成。
CEO的领导力类型
首先,为了归纳出中国企业CEO们最经常表现出的领导行为,三位学者的第一个调查是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采访了来自不同企业的65位中高层经理,这些企业涉及高科技、服务和制造等多个行业。问卷是一个开放式问题——你们公司的CEO表现出何种领导特征?每个回答者必须列出至少5个答案。
65名回答者一共产生了312条陈述,三位学者把这些陈述归成9个类别,归纳为中国CEO们最常表现出的九类领导行为,它们是:合理设定企业远景、合理监控企业运营、善于激励下属、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包括与政府部门的关系)、创新和冒险、表现爱心、有权威、魅力领导和道德领导。
为使调查结果更加精确可信,研究者选出第一次被调查者最经常提到的45条陈述组成了第二套调查问卷,并邀请了542名在职MBA学生参加了第二个调查,这些在职学生被要求判断每个条目是否符合其所在企业CEO的领导行为。
根据第二次调查的结果,三位学者对九个类别进行了重新整理和合并,最后归纳出了中国企业CEO最常见的六种领导行为:设定远景、监控运营、开拓创新、协调沟通、关爱下属和展示权威。由于前三种领导行为都与CEO制定战略决策,发展组织结构,监控和协调生产等经营管理的角色密切相关,都是以经营管理的任务业绩为导向,因此被三位教授归结为“任务导向型”的领导行为。而后三种则关注的是CEO如何在企业中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以此激励员工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努力工作,因此被三位学者归纳为“关系导向型”的领导行为。
在前两个调查的基础上,研究者的第三个调查,致力于分析CEO的领导行为对企业业绩和员工态度会产生何种影响。这个调查包括两部分,研究者们先采访了来自125个企业的高层经理(这些企业与第一个调查中的企业完全不同),这些经理被要求填写高层经理问卷,内容包括他们所在企业的CEO表现出何种领导行为以及企业的业绩如何。调查采用了五个指标来衡量企业的业绩:纯利润增加额、销售增加额、资产增加值、员工士气和市场份额。
CEO领导行为影响企业业绩
将125个企业的高层经理所叙述的CEO领导行为归入六个类别之后,三位学者采用结构方程建模的方法来衡量CEO领导行为,企业业绩和员工态度三者之间的相关性。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如果一个企业的CEO能为企业设定一个引人入胜的前景、合理监控企业运营、在管理理念上不断开拓创新,表现出这三种“任务导向型”的领导行为,就会直接对企业的业绩产生很大的正面影响。但是,“协调沟通、关爱下属和展示权威”这三种“关系导向型”的领导行为,对企业的业绩却并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
研究同时表明,员工表现更为积极的企业,其业绩也更好。他们指出,虽然“关系导向型”的领导行为对企业业绩没有直接的影响,却强烈地影响到员工对企业的态度,其中,“善于协调沟通”和“关爱下属”的CEO会使员工更明显地感知到企业对他们的承诺、支持,也会产生更强烈的公平感,这会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但是,经常对下属展示其领导权威的CEO,却只会挫伤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使他们不再忠实于自己的企业。因此,“关系导向型”的领导行为会通过影响员工对企业的态度,间接影响一个企业的业绩。
对于中国CEO们“关系导向型”的领导行为,三位学者认为,“沟通协调”和“关爱下属”行为印证了中国特定的文化环境下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性,表明了以人为本,注重人力资源的管理理念在中国深入人心。但是,根据他们的研究结果,“展示权威”的行为却对企业的经营并无益处,既然如此,为何还会有诸多中国企业的CEO们表现出这种行为?
三位学者对此解释说:这可能反映了中国社会特定的文化现象,即家族制企业遗留下来的“家长式管理”的作风,这种作风主要表现为对下属“恩威并施”,也即在给予恩惠的同时也要适当地表现权威。“中国的许多CEO们可能都认为这样做有益于他们的经营管理,但我们的研究显示,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三位学者如是说,“至于这种行为是否在西方企业中扮演类似的角色,将会是一个跨文化研究的主题。”
(本文最初发表在沃顿知识在线网站上,本文获得沃顿知识在线授权刊登,略有删节)(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