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毕业于青岛某大学金融专业的小滕,和3个同班同学同住在租来的房里。成绩不错的小滕毕业前也曾有美好的设想,可走出校门后才发现,从最初打算找一个满意、体面的工作,再到有一份能勉强做下去的工作也能接受,小滕的期望值和收入一直呈逐步“妥协”的趋势,最后只好接受经常“无业”的现实。
同住的3个同学和小滕的状况很相似。“有一次,同屋的小铮说丢了工作,喊着大家去喝酒,喝着喝着他就哭起来了,哥儿们几个一听也就忍不住抱在一起大哭。那时候,真叫同病相怜啊。”小滕总结毕业后的这段日子时说,“我们都没有过稳定的工作。”
当然,小滕们并不是完全没有工作,他们缺少的是一份安定的、可以给他们归属感和成就感的工作。他们频繁地更换工作,可是“每次努力挣扎之后留下的是一段沉重的回忆”。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孙立平教授认为,小滕们是“新失业群体”的代表。而“新失业群体”则是他在最近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出的新概念。
“新失业群体”是相对于由国有和集体企业失业下岗人员构成的老失业群体而言的,成员大多生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在经济上主要依靠父母,有时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为“啃老”。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新失业群体”并没有“傍老”、“啃老”,相反,他们尽管生活在压力与奔波之中,但有很强的自立能力,并且尽量不让父母知道。
正如小滕们的生活来源那样,“有工作时拼命攒下钱来,到了平时没活儿干了就靠吃‘老本’。家里人其实并不清楚我在做什么,我也很少向他们要钱,不过倒是经常到朋友那里去蹭上几顿饭”。
根据教育部估算数字:2001年全国大学本科毕业生待业率为30%,约34万人待业;2002年预计37万人待业;2003年52万人待业;2004年为69万人;2005年为79万人。
部分大学生“新失业群体”经常在就业与无业间徘徊,不能把精力完全投入工作,也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准确地说,是就业不充分、不持续。
记者在探求大学生“新失业群体”出现的原因时,发现了这样一组数据:据统计,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在大中城市就业人数占总数的80.8%,而在县、镇和农村的就业人数仅占19.2%。来自县、镇和农村的毕业生也有约70%选择在大中城市就业。在京、沪、津、鲁、苏、浙、闽、粤8个经济较发达地区就业的毕业生,占了总数的57.6%。
小木就是其中的一分子。小木来自鲁西南的一个偏远村庄,父母省吃俭用供他上了北京某大学,毕业后开始辗转于北京的各个角落,日子过得很辛苦。小木很少回家,有时回家住上几天就又悄悄地走了,“不想让村里人知道,毕竟当时考上大学的时候那么风光”。小木的家乡这几年发现了煤矿,小木学的专业正是那里需要的,可是小木却依然选择了留守城市。“我不能回去。在外面过得怎么样家里不清楚,但至少还把我当成城里人,是挣大钱的。回去了就不一样了。”
除了脸面上透出来的贵贱观念和用人制度与大学生需求的不协调之外,地方在工资待遇、发展环境等方面与大学生的发展要求差距大。所谓的大城市情结无形之中为那些鼓足勇气要回基层工作的学生们布设了一道围墙。
与小城市和乡镇相比较,大城市的诸多优势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加之上高校花费的高昂费用,更使得从农村来的大学生们不愿意再回到家乡。
存在于一些大学生中间的这种“倾向”,与城乡之间存在的差异有关。城市里的一切似乎都比农村要好,大学生毕业回乡也似乎就是没有本事的象征。
而与此相对应的是,目前农村的人才聘用体系还不能满足大学生回乡求发展的要求。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孟海兰教授,近年来开办就业辅导班和“孟奶奶信箱”,致力于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研究和实践。她认为:“在社会评价体系上,对大学生不应再冠以‘精英‘,不然他们根本拉不下脸面,迈不开步子,放不开手脚。”有关专家指出,把大学生的身份从“精英”还原到“平民”,尽管这种转变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但是,它带来的不仅是压力的减少,让大学毕业生能够安心投入所在岗位,避免造成“隐性浪费”;更为重要的是,将使高等教育不再和就业捆绑得如此牢固,真正发挥出应有的教化和传递知识的功能。
孟海兰还认为,国家对于下岗工人有相应的保障措施,对于未就业的大学生目前还没有。其实,大学生这个群体目前应该说还处于弱势。
她以自己接触的一名毕业生为例说,该生由于经常处于无业状态,长期亚健康。可见,未就业大学生的生存状况应当引起重视。
社会应当建立针对大学生“新失业群体”的医疗保障体系和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政府应当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机会以及畅通的就业渠道。政府在相关的政策和保障制度上可以出台一些措施来解决燃眉之急。
在2004年9月举行的中国教育峰会首届大学生就业高峰论坛上,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刘大为表示,大学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应该登记为失业人员,纳入劳动服务系统。之后,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文要求对毕业半年无法就业的毕业生进行登记,纳入劳动保障服务系统,享受有关政策。在这一方面,南京等大学生比较集中的城市已经开始尝试实施。
中国青年研究杂志社社长刘俊彦从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角度分析说,目前就业已经由原来的岗位安置转变到由市场需求决定的流动。大学生频繁跳槽是人才合理配置的必然结果,也是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的必由之路,将来会成为一种社会常态。但是,刘俊彦说:“跳槽,应当越跳越高,是一个成熟的过程,而不应是年轻的时候在同等的水平上重复更换工作。”
刘俊彦还指出,大学在就业指导体系上有待改进。他说,各大学对就业指导重视不够,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性不强,主要是来自学生工作处的人员,工作也多依附于学生工作,在相关教材和操作方法上,没有一套相应的递进型的体系,往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