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份工作当跳板 毕业生2次就业更尴尬

80酷酷网    80kuku.com

  

  从11月底开始,各大招聘会纷纷开进校园,应届高校毕业生又忙碌起来。记者注意到,在校园招聘会和各地人才市场上,还活跃着一个特殊的新失业群体,他们就是今年7月份参加工作的2005届大中专毕业生。他们大多刚工作了两、三个月便又辞职,不断奔波于各大招聘会之间,试图寻找到更好的单位。记者发现,目前他们正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应届毕业生两个月就失业

   山东省某高校英语专业的小李毕业后在厦门市一家外企找了一份工作,待遇很不错,可是不到两个月她就辞掉了这份让很多人羡慕的工作,回到了老家西安。她说,“我不适应那里的生活习惯和环境,而且专业也不对口。”因为一时找不到好工作,小李开始在家待业。

  像小李这样的毕业生并不在少数。记者最近在山西省人才市场了解到,20%左右的求职者是寻求二次就业的2005届大中专毕业生。

  记者的一位今年刚毕业的朋友说,他班上共有20名同学,到现在已经有3个辞职的。据他们讲,辞职的原因都是因为待遇不高,工作单位离家太远,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而他们中间只有一个重新找到了工作。

  据了解,这种工作很短时间就辞职的毕业生,大多是回到自己的老家找工作,一边在家帮忙,一边继续求职。

  在家“休息”了两个月后,小李现在在西安市一家民办高校当起了教师。“虽然挣钱不如外企多,但可以发挥我的特长,而且是在自己家。”小李的话道出了很多二次就业学生的心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05届毕业生现在都有辞职的打算,只是暂时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现在已经到了求职的高峰期,很多想辞职的大学生都趁此机会开始寻找新的工作。

  辞职原因:都是“先就业再择业”惹的祸?

  是什么原因使这些“天之骄子”在短时间内便与单位“分道扬镳”呢?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对他们的影响很深。现在的毕业生对第一份工作不是很重视,认为那只是一个跳板。很多学生就是抱着这样的态度签了第一份工作合同,心中却早已做好了辞职的打算。

  在这种心态下,他们一旦找到更好的工作,就会马上和原单位解约,甚至还没找到新单位,就已经对原来的工作失去了兴趣。

  管理专业毕业的小郭在他参加的第一场招聘会上就与太原市一家外企签订了就业协议,他说,虽然自己不是很满意这份工作,但现在找工作这么难,先凑合着找一个,到时候有好的再换。小郭的观点代表了很多毕业生的想法。

  山西省教育厅就业处处长郭雅莉认为,有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夸大其词,最终兑现不了当时的承诺;或者是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不对口,发挥不了自己的才能,在这些情况下,学生辞职是正常的。但她同时指出,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很多学生在就业时对自己把握不准,对用人单位又了解不够,导致现实和理想之间有差距,不能适应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变。她说,目前学生的思想还很不成熟,有点眼高手低,慢慢就会变得现实起来。

  山西人才市场的专家认为,有不少争取二次就业的毕业生还是比较盲目的,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总是认为现在的工作不好,想要跳槽,但往往到了新的单位后,才发现在那里所做的其实和自己原来的工作差不多,甚至还不如原来的工作。

  用人单位、学校和毕业生遭遇尴尬

  据了解,现在的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都会投入很大的精力和财力,并对所录用的大学生进行专门的培训,以使其更快地适应工作,但同时对毕业生的期望和要求也会更高。

  太原市一家公司规定,新分配来的大学生可以到国外参加培训,条件是必须和公司签订更长的劳动合同。在这种情况下,毕业生如果要求提前解约的话,就要支付给公司高额的赔偿金。公司负责人说,即使这样也无法弥补给我们带来的损失和影响,毕竟公司为每次招聘都付出了很多精力。

  太原理工大学就业处的负责人高长春认为,学生频繁违约,既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也会对学校和用人单位造成很大损失。他强调说,现在的学生刚参加工作,还只是一个学习积累的过程,无论现在从事的是什么工作,都要尽最大的努力去把它做好,这样以后才可能成才。

  高长春说,毕业生能否履行劳动合同,也与学校的形象息息相关。如果一所学校的学生频繁违约,那么该学校的形象就会受到很大影响,以后用人单位就不愿意聘用这所学校的毕业生。因此他提醒说,毕业生在签约、解约时都要慎重,签约前一定要考虑好各方面因素,为自己的将来做好打算,不要把就业当成游戏。

  其实,这些辞职的大学生付出的不仅仅是违约金,他们在“二次就业”的过程中同样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小李是这一群体中比较幸运的,因为她毕竟找到了工作。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二次就业”却不是那么轻松。山西省某高校的一位女同学说:“我们刚工作了几个月,也没有什么工作经验,还得和应届毕业生竞争,实在不行,就只好再等明年了。”

  和这位同学一样,很多“二次就业”的毕业生都把希望寄托在了春节过后,原因是年前的应届毕业生太多了,用人单位的要求也比较高,等过完年后形势会好一些。

  记者发现,更多的大学生在这段“待业”的时间里都是靠父母养着,既给家庭增加了负担,又造成了社会人力资源的闲置。

  据山西省教育厅的统计,2004年,山西省共有大中专毕业生57000多人,比2003年增长了43.5%,而2005年共有毕业生97000多人,与去年相比增幅达71%。

  截至今年9月30日,山西省2005年高校本专科毕业生待业率达到39.24%。越来越壮大的待就业大军,让用人单位有了更多的选择,但也给毕业生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特别是这些“新失业群体”。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