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人,比2006年增加82万人,创下历史新高,大学生就业面临严峻考验。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今天在北京召开,教育部人事部等5部委共同宣布了5项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
措施一是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通过助学贷款代偿、考研究生、考公务员加分,生活费补贴等手段鼓励毕业生去基层工作。措施二是完善对高校毕业生的社会保障体系。
教育部部长周济说:“对高校毕业生以灵活方式就业,到基层就业的,要在户籍管理、劳动关系形式,社会保险缴纳和保险关系接续等方面提供保障,认真做好未就业毕业生的失业登记工作,为他们提供职业介绍,培训等系列服务。”
措施三是要求所有高校都必须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同时要将就业指导课列入必选课。措施四是完善就业工作评估体系,从明年起,在教学评估中突出对就业状况的考察。同时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高职院校80%的学生毕业时要获得双证书,也就是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启动
今天,教育部等5部委在北京联合启动了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有关部门希望通过整合岗位信息和毕业生资源信息的方式,促进大学生就业。
网络联盟是由教育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改委、国资委5个部门发起建立的,汇集了这些部门收集的毕业生资源信息和岗位需求信息。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余舰说:“根据初步统计,共有1万多家企业提供了20多万个岗位信息。”
这名负责人表示,网络联盟有三大亮点,一是开发出针对网上职位需求信息的搜索引擎,目前已经可以查询到多家招聘网站的几十万个岗位信息。二是免费的远程面试系统,企业可以通过这个系统和毕业生进行初步接触。三是首次汇集了各高校的毕业生信息,企业通过网络联盟就可以查到各个高校的学生情况。据了解,企业和学生发布信息都是免费的,可以通过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人才市场公共信息网、中国劳动力市场网和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查询相关信息。
专家:结构失调 今年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题,但一些专家认为,就业困难的原因,仍然是结构失调,并不是大学生真的过剩了。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博士生导师彭剑锋说:“因为现在中国面临产业结构调整 许多大企业都在裁员增效 产业结构和学校的专业设置滞后形成矛盾。”
彭剑锋认为, 现在大学生都喜欢集中在大城市 大企业和政府机关工作,其实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对大学生的需求量非常大。另外,各个专业的就业形势也冷热不均。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博士生导师彭剑锋说:“像IT行业等 游戏产业呀 信息工程等方面今年肯定还是供不应求的局面 而像原来很热的比如工商管理 企业管理和人力资源等专业 今年就业形势不会太好。”
联播观点:谁来为大学生提供新岗位?
如果只是盯着现有的工作岗位,特别是那些所谓热门岗位,大学生的就业门路只会越来越窄。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许多潜在的工作岗位亟待开发,举例来说,现在中国的老人越来越多,“银发经济”是一个巨大的增长点,但我还没有听说哪个大学开设有相关专业。类似的领域还有不少,比如现代农业,比如正在兴起的文化产业,都需要大量既有市场意识又有动手能力的人才。大学培养的应该是面向市场面向未来的能力,如果学生接受的教育只够对付现在甚至过时的需求,这样的教育就需要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