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A三大瓶颈待解,师资仍是最大软肋

80酷酷网    80kuku.com

  

    (提要1)那些处在被淘汰边缘的商学院,基本都是因为师资存在问题

    (提要2)2007年已经开始出现生源质量下降的苗头,主要体现在学员年龄和职务的下滑

    金秋10月,《经理人》杂志2007年度"中国最佳EMBA排行榜"隆重揭晓。这是中国首个参照国际惯例,并结合中国办学实践而开展的排行榜。在这份历时数月调研后产生的榜单中,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以微弱的优势取得第一名,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紧随其后,位列第二和第三。排名第四位至第十位的EMBA分别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EMBA、长江商学院EMBA、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EMBA、复旦大学管理学院EMBA、中山大学EMBA、厦门大学管理学院EMBA、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EMBA(详细排名情况请见排行榜单)。

    从榜单前20强的商学院中,我们看到,在东北、西南、华中、华东、西北等地区,均涌现出办学水平较高的EMBA项目。EMBA教育经历从不被理解、被质疑,到逐渐被市场接受和认可的过程,这种转变让各商学院体会非常深刻。

    但是,EMBA放眼未来的发展,还将面临诸多的难题和瓶颈。《经理人》EMBA项目组在对各商学院进行的调研和实地访问中发现,得出一个普遍的共识:不论商学院怎样宣传,师资仍然是EMBA教育发展的最大瓶颈。那些处在被淘汰边缘的商学院,基本都是因为师资存在问题。除此之外,开发适合本土需求的课程和教材,控制生源质量下滑等,都将是商学院长期面临的挑战和压力。

    师资将关系到商学院能否形成自身的特色和质量保障,也是提升整体实力和课程种类的关键。但对于商学院而言,优秀的EMBA教授始终是一种稀缺资源。部分商学院的自有师资超过70%,而多数则维持在50%左右。由于各商学院的定位不同,引进师资的难度也各不相同。

    目前国内主流商学院每年引进教授的数量在5-7人,对于师资相对匮乏的商学院来说,短期的权宜之计只能是横向联合,建立一条自有、外聘国内或国外教授的师资链。但是长期还要以引进和内部培养为主,力图形成有自身特色的师资队伍。

    从开发适应本土需求的课程和教材来看,这将是所有商学院下一步要攻克的重点。《经理人》采访EMBA学员时,常听到"课程缺乏新内容"的抱怨。关键在于,商学院如何基于学员需求的变化,开发出符合本土需求的案例,并能反映整个经济发展和走势的课程,让EMBA教育真正去解决中国企业自己的问题,而不是纯粹引进国外的案例和模式。

    此外,在办学规模逐渐扩大的趋势下,如何控制生源质量也将是长期关注的重点。事实上,2007年已经开始出现生源质量下降的苗头,主要体现在学员年龄和职务的下滑。一位商学院院长认为,国内不愁生源的商学院不超过7家。部分商学院为了保证现有的招生规模,而不得不降低录取标准。这种注重短期利益而放弃长远目标的做法,必定有害而无利。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