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公务员将更多地从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人员中招录
对有意在明年加入公务员队伍的应届毕业生来讲,有一个“坏消息”:在13500个拟招考名额中,又减少了十分之一。
这部分削去的名额只对非应届毕业生敞开大门。按照国家公务员局今年的规定,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的录用计划中,会有一半名额让位于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非应届毕业生——在总量中的比例比去年增加了10个百分点。其中,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的录用计划更加严苛,达到了60%.“大势所趋,今后对基层工作经验的硬性要求将会越来越高。”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说。
现在,有“现代科举”之称的国家公务员招考正被逐步改造,以期提高公务员的实务能力,并成为基层工作者向省级以上党政机关流动的通道。
应届生的优与劣
在公务员制度设计之初,并不只限于从应届毕业生中招录。而政策上对应届毕业大学生的逐渐倾斜,是就业形势持续加压以来的现实调整。虽然,随着他们的进入,公务员群体的年龄和学历构成被大幅优化,但“三门干部”的说法也开始流传。“家门、校门、机关门”被用来比喻这一群体初出茅庐,不谙世事。
去年,上海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受上海市政府委托,对市级机关新公务员选拔机制进行研究,其中重点评估了来自应届毕业生群体的公务员之能力。
近年来,上海平均每年招收2000名左右的公务员,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为应届大学毕业生。“这类公务员的长处和短处兼而有之。”该研究所名誉所长沈荣华说。这项研究结果认为,应届毕业生的加入,改善、优化了公务员队伍的年龄结构和文化素质,但综合能力尚不能满足工作的要求。
这些被列举出的弱项,诸如在政治素质上,“把握大局、观察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较为欠缺”;在群众观念上,“普遍不会和群众打交道”,“喜欢谈自我价值,忽视了党、国家和人民对自己的培养”;在工作能力上,“调查研究和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较弱”;在精神作风上,“工作干劲和坚韧性不够”等。
而在上述报告中提到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正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今年公务员培训的重点之一。当下,贫富阶层分化明显,社会矛盾较为突出,公务员群体具备与公众有效沟通、并妥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正变得愈发迫切。
因此,沈荣华在报告中建议为来自基层的公务员增加名额。近些年,这一方向已变得比较明显。自2006年以来,中央机关和各省级机关在招录公务员时就在有意逐年调高比例。
舆论对这一政策普遍给予了支持,但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有不同看法。“国家级公务员中有基层经验的比例并不需那么高。”他说,“在全球化时代,有国际视野和知识储备的人才才是公务员系统应该吸纳的重点。中央国家机关与基层间的工作性质存在很大差异。我不认为一个不辞劳苦的老乡长一定可以胜任国家部委的职位,反之亦然。”
倾斜政策
对于今年数百万应届毕业生来说,公务员招考减少的一千多个名额只是九牛一毛,但却标识了宏观政策的大方向,并成为基层工作者考入公务员的期冀之一。
今年10月,国家公务员局对今后的招考方向做出了明确说明:“加大从基层和生产一线考录公务员的力度,招考政策进一步向基层和艰苦边远职位倾斜”,“同时,参加招考的部分招录机关还拿出专门计划,招录曾参加过‘三支一扶’、‘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到村任职’项目并符合招录条件的高校毕业生”。
国家公务员局希望“通过这些措施,以引导更多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但效果尚不明显。
“我不会为了进入公务员系统而去偏远乡村。”一名人民大学的学生坦承,他也报考了国家公务員考试。他觉得,减少应届毕业生的招收比例也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因为“考试是我们的强项”。
在职的报考者也深有体会,他们在网上抱怨:复习时想着工作,工作时提醒自己要好好复习,怎么去和应届毕业生竞争?
这一点国家公务员局也有所察觉,并给出了一些优惠政策:“对报考基层岗位、特别是西部艰苦边远地区岗位的,公共科目笔试合格分数线将单独划定。”而从2006年开始,四川省在招考时就已规定,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最高可加5分。
在“三支一扶”等项目启动之初,也正是公务员招考重视基层工作经验之时。“政策间的逻辑相通,具有连贯性。”吴江说。
“如果国家机关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过大,不利于人才流动到农村、企业、科研机构等一线单位。”他说,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并正在逐步解决这些问题,而逐步提高省以上政府部门从基层录用公务员的比例就是应对政策之一。
提供向上流动的渠道
除了上述考虑,对基层工作经验的重视还来自公务员系统内部的升职压力。对于大部分县级以下公务员来讲,公务员系统的职务系列、职位分类尚不够健全,晋升职数也受到限制。
沈荣华的调查数据现实,在上海,有55%的人赞同今后市级机关新录用公务员应主要从区县(街镇)机关选拔,同时有82.6%的人认为市级机关选拔新录用公务员应采取多种渠道和方式。
西方的人力资源管理概念已被大部分企业所接受,现在也正进入对公务员系统的管理。“要将公务员当成人力资源来对待,就要求我们考虑到他们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也为基层公务员提供向上流动的渠道。”沈荣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