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有风险着手需谨慎

80酷酷网    80kuku.com

  

 在成功创业的辉煌表面下,真正成功的机率是很低的。逾80%新公司,三年内就得认赔出场。创业者须仔细思考方向,从外部环境分析创业机会,再思考整合资源、创造条件、抓住机会!  (相关新闻:毕业后创业亟待注意五大风险)

  想创业的人很多,不分年龄、学历或是经历,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族群。

  第一个族群是雄心勃勃族。这个族群的人觉得工作上的挥洒空间不足,自认有条件、有机会干出一番事业。他们会积极发掘创业机会,一旦有机会,就雄心勃勃的规划创业。

  第二个族群是逼上梁山族。这个族群的人不是工作干不下去,就是已经失业,找工作又不顺利,干脆放弃找工作的努力,决定自己创业。

  第三个族群是不甘寂寞族。这个族群包含半退休、已退休军公教人员,还有些在象牙塔里不甘寂寞的教授。这个族群通常与企业界有一些直接或间接的接触,但严格来说,并没有真正的企业实战经验。一般而言,这个族群空闲的时间比较多,他们向往媒体所报导的创业辉煌,总觉得自己也可以下场一试。所以,从本质来说,不甘寂寞是这个族群创业的动机。

  不过,在成功创业的表面辉煌之下,其实真正的创业成功率是很低的。根据统计,大约80%以上的新公司,三年之内就得认赔出场。所以,想创业要有心理准备,铩羽而归的机率会高达80%。

  如果你计划创业,建议你一方面学学成功的经验;但更重要的是,要好好了解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失败了。因为,以统计学来看,失败的机率会大于成功的机率。所以,如何做好防守,是很重要的。毕竟,好的防守就是好的攻击。

  用孙子兵法来说,就是「勿恃敌之不来,恃吾有以待也」。不要以为失败之神不会来找你,必须准备好随时面对他的挑衅。

  尤其是不甘寂寞族,一向比较习惯于安稳的生态环境,又比较有士大夫的身段,无法从黑手干起,是高风险族群。看到了鸟儿拍拍翅膀就能飞,等到自己一拍翅膀,竟然摔了一大跤。黯然神伤之余,核算一下老本,实在是损失惨重,不禁感叹后悔,不甘寂寞的代价实在太高。

  创业定位的思考

  为了降低失败的风险,创业之前,一定要有清楚的规划、定位,策略执行务必精准。商场如战场,创业就是个战场。要有清晰的战略。在执行上,最好是集中精锐,重点突破。千万不可漫打散弹、无的放矢。

  创业者对于创业方向,一定要有很清晰的定位。这可从两个方向来进行结构面的思考。一是外部的环境,一是内部的条件。

  一、拉力型创业思考模式(外部环境分析)

  这种思考模式是从外部环境分析着手。仔细分析外部的环境,究竟提供什么机会。聪明的创业者,一定懂得「时势造英雄」的道理。从某一个角度来看,创业也符合中国人所说的「顺天者昌,逆天者亡」的哲理。走对路了,就有成功的机会;走错了,就难逃劫数。20年来,台湾的电子业造就很多的成功的创业家,夕阳工业当然就很难出新贵了。

  创业者的这一条思考方向,就是从外部环境来分析创业机会。如果已经很清晰了,再思考如何整合资源、创造条件、抓住机会。

  我1997年到北京,1998年在北京签歌手做大陆的原创音乐,就是因为我相信当时的中国,有本土原创音乐及本土歌手的需求。之后的演变,也证明我的看法是正确的。因此,对于分析外在环境所拉出的商机,我自身的经历就是一个案例。

  这种由外部力量来拉出的创业商机,用英文来说,是所谓的拉力型创业思考模式(en—trepreneurship pulled by external opportuni-ties)。

  这条路的重点在于:机会点的掌握是否精准,机会点抓准了,资源的整合是否成功。

  二、推力型创业思考模式(内部条件分析)

  这种思考模式是从内部条件分析着手。分析自己具备什么特殊竞争条件。再深一层的思考就是,自己本身能够组织汇集什么资源,这个资源库有什么特殊竞争力。

  聪明的创业者,一定会懂得选贤与能、讲信修睦,造就自己的团队。他也一定知道,这个团对缺乏什么人才,应该如何壮大自己的资源库。创业家刘备就是先争取与关羽与张飞结盟,形成初步的班底,再三顾茅庐,力邀年轻的战略家诸葛亮加入的团队,稳定走向三分天下的战略格局。

  微软的盖兹本身是超强的软件专家,所以他的创业起点是替pc写作业程序。沃尔玛创办人华顿有特殊偏好,非常喜欢玩进销存(进货、销售、库存)的游戏,而且乐此不疲。所以,这两位最成功的创业家,都有个性及才干上的特质。他们都以自身的特殊竞争力为基础,发展出世界级的企业。

  创业者的这一条思考方向,就是清楚地掌握自身内部的特殊竞争力,再以自身的竞争力为基础,抓住适当的创业的机会。当然,这类创业家,对于创业机会要有相当的敏感度。

  这是一种由内部竞争条件推动上去的创业模式。用英文来说,是所谓的推力型创业思考模式(entrepreneurship pushed byinternal ca-pabilities)。

  化竞争力为商业利基

  这条路的重点是在于:本身的竞争力是否具备杀伤力、如何把本身的竞争力化为商业利基。也就是说,自身的特殊竞争力是一个资产,这个资产要经过创业家的点石成金,才能转化为商业利润。

  不管是外部环境的拉力,还是内部条件的推力,都是思考模式的立足点或侧重点。最后的成功,都要靠外在机会与内部条件的结合。所以,这两个股力量好象剪刀的两片刀刃,不论从那里先着力,最后都必须两股刀刃的力量会师,才能有克敌肤攻之效。也就是说,只有在你自身的特殊竞争力(supply),与外在环境所提供的大好机会(demand),像两个磁铁一般,碰的一声扣在一起的时候,你的创业生涯,才有一个成功的起跑点。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