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绿格子棉衣,一双平底鞋。虽然宋自荣的穿着很简单,但接触上几分钟,你就会发现她是个非常挑剔的人,尤其对自己店里“产品”的颜色、款式、质地……
用她的话说,如果不挑剔,这样的店早关门了。
首府劳动街的七彩形体编织社是宋自荣今年5月开的第三个店,店的前半部分是装修简洁时尚的店面,中间悬挂的布帘子后面是另外一副景象:一张大床,一张桌子,然后就是没织好的毛衣,五颜六色的毛衣线……
采访间隙,一根麻花就是宋自荣的一顿中午饭。她感叹,“现在,真是忙死了。”
算下来,宋自荣已织了13年的毛衣了,虽说这只是手工编织的活,但宋自荣把它做得有声有色:三家店、40多名员工、一百多万元的营业额……
人的潜力都是给逼出来的
当初为什么选择这个?宋自荣说,“因为喜欢。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并从中赚钱,我认为这是最快乐的事。”
1993年,宋自荣从七纺内退。虽说退休回家了,可她并没闲着。
“那时孩子学琴,花费特别大,织毛衣就是想给孩子挣个学费钱。那个年代,织毛衣加上退休金,我的月收入能有一千多块钱,与其他人比,我满足得很了,觉得这就是大钱了。”
“其实不是。”回忆过去,宋自荣很有些自嘲,“傻呀,我要是那时出来,我就发了。”
1996年,等宋自荣脑筋“转”过来,带着手织毛衣从家里走出来时,她才发现,市场已经在走下坡路了。而她一走进市场就栽了一个大“跟头”。
不知道考察市场,闷在房子里凭空想象织出来的毛衣,在市场上卖不动了。时间搭上不说,毛衣、毛线压了一大堆,宋自荣这时才反应过来。“实际上,那时我已经把自己折腾得差不多了。但我不是个一根筋走到底的人,不行了,我就调整。”
从此,宋自荣天天到市场上转,甚至还到内地进行了一番考察,最后认准了:如果手织毛衣的质地好、款式时尚,市场潜力太大了。但毛衣要织出时尚的品位来,谈何容易?
没地方学,就自己琢磨。
宋自荣凭着自己织毛衣的底子,再加上很好的悟性,开始开发自己的时尚毛衣款式——看到好的服装,回家自己一针一针地琢磨:让毛衣穿得得体的基础上,腰身怎么收得让人显瘦、领子怎么织才能自然翻转而不是死板地贴在上面……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而这个苦让宋自荣后来尝到了很多甜。
宋自荣感叹说:“如果那时很顺,钱很好挣,我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功。顺的话,我为什么还要往前走呢?所以,人就是逼出来的。”
越个性的东西越受欢迎
“脑子里天天想怎么挣钱、怎么成功的年轻人,根本挣不上钱,也很难成功。我常常对女儿说,要想成为很专业的人才,必须经过一段艰苦的沉淀期,要沉下心努力学、努力练,加上天赋加上刻苦,再加上一定的年份,等具备了一定的能力,自然就会成功。”
毛衣款式能想出来,设计出来,能织出来,最重要的是,还受到高薪阶层的欢迎。这就是宋自荣的毛衣编织店稳占市场的一大法宝。
在宋自荣的店里,毛衣的价位多在500-2000元之间,有手工钩的、织的,稍便宜一些的是机器织的(均包工包料)。不少顾客来了一听价格,转身就走了,宋自荣也不挽留,更不多说。“转完之后,她们还会回来的。”
她很自信,“现在羊绒的款式比较多,但手工织的时尚毛衣,目前我在其他地方还没发现。应该说,在手工时尚毛衣的开发设计上,我填补了新疆一个空白。”
而市场对宋自荣设计出来的毛衣的欢迎程度,远远超出了她的预料。现在,她已经把连锁店开到了上海,北京一家精品店甚至也来发货。“每个款式最多织两件,现在就是,越个性的东西越受欢迎。”
宋自荣说,她这儿的毛衣发到北京,有时一件就卖到8000多元,赚的就是有钱人的钱。
现在,宋自荣主要就是毛衣款式开发设计,指导手下的40多名员工怎么织毛衣。
40多名员工,多是下岗工人、军嫂或兼职人员。她们跟着宋自荣干,多出自一个目的:喜欢织毛衣,而且能在家“上班”,孩子照顾了,钱也挣了。宋自荣说,有的骨干一个星期就织出一件,一个月能挣一千多元钱。
人才绊住了市场拓展道路
你的头脑决定了你人生的穷与富。来自于安利培训课的这句话,宋自荣觉得充满了哲理。 “要想成功,人的思维一定要打开,要擅于吸收别人的长处,要认为自己能行。我不做安利,但他们的课我喜欢听。”
采访时,记者开玩笑地问宋自荣:“现在你挣的有没有一百多万?”她歪着头想了片刻,笑了,“真正在手上的没这么多,但别的都加上有了,哎呀,这个我还没算过。”
见记者一脸惊讶,她很不以为然,“劳动街的这个店5月份开的,开了两个多月,全年的房租跟所有的货都赚回来了,后面都是净赚的。一年赚10万应该问题不大。”
那么为什么不进一步将市场扩大?——“我也欢迎爱好这个的人来加盟,但就是现在人手不够,尤其是能织毛衣又有悟性的这样的人太少。”
这是摆在宋自荣面前的一大难题:手工编织毛衣的市场再好、款式设计再时尚,不可否认的是,宋自荣的经营模式还是作坊式的,要想进一步扩展,必定会受到人员的局限。更何况,毛衣手工编织还只是民间工艺,没有相关培训不说,更没有这个职业。
也许,宋自荣后面要做的,该是对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