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
依靠对现有产品进行二次开发,抢注实用新型专利,叶建荣找到了一条“不劳而获”的发财路,而且赚到了大钱。
三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叶建荣听朋友讲起,现在市场上新出现了一种产品,叫做亲水膜,这是一种高分子过滤材料,能过滤水中微米和纳米级的微粒与细菌。
因为一直在净水器领域打拼,叶建荣对这个消息很敏感,当即四下打听这种亲水膜的生产厂家,他跑了国内的许多工厂和研究所,发现国内有不少企业和研究机构都在对亲水膜进行开发,但均处于半成品状态,尚没有可投入实际使用的产品。叶建荣又到国际市场上去打听,四处寻找,后来发现市场上销售的亲水膜来自日本三菱公司,由三菱公司开发,并申请了专利。
于是,叶建荣来到日本,想与三菱公司谈合作,可是在三菱公司楼下转了几圈,越想越没有信心。因为日本三菱是一个国际性的大公司,而他一手创办的宁波沁园环保科技公司只是一个来自中国的民营小企业,规模不大,默默无闻。首先,三菱肯定看不上他的公司,愿意跟他合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第二,即使三菱愿意跟他合作,可能也会开出一个吓人的条件,比如说一个要命的价格,让他无法接受;第三,就算三菱在要价上不那么狠心,但肯定会限制他,让他只能在中国的国内市场上经营,不可能允许他走向国际,来抢占三菱的地盘,与三菱争食,那样的话,他就可能损失一大块利润。
这样想着,叶建荣感到很为难,正面进攻肯定不行,那么,能不能绕道而行,采取“曲线救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想到这里,他马上跑到日本的专利申请机构,一查询,发现三菱公司已经为他们的亲水膜申请了发明专利和多种形式的实用新型专利,却惟独没有申请在净水器上使用的实用新型专利。
叶建荣眼前一亮,大喜过望的他立刻向日本相关专利机构提出了该项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并很快获得了批准。说到这里要解释一下,专利主要分发明专利、外观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几种,发明专利一般为研发者所有,开发时间长,投入大,而实用新型专利谁都可以申请,比较简单,前提是你要先想到。就好比橡皮擦和铅笔,假如说两项产品都是市场上已有的,各有其发明人并获得了专利,外人不经许可就不能使用,否则就算侵权。但如果有人将两项产品合在一起,做成一种带橡皮擦的铅笔,就可以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即使是橡皮擦和铅笔的发明人要想生产这种带橡皮擦的铅笔,也得向该专利的所有人支付专利使用费。
时间不等人,叶建荣立刻向日本相关专利机构提出该项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很快获得了批准。
专利到手后,叶建荣立刻打道回府,随后,他又在其他国家,包括中国申请了该项产品的实用新型专利,然后,他坐在家里等着鱼儿来上钩。
两年后,日本三菱公司想到要开发亲水膜净水器产品,才发现该项专利已经被一个中国人申请了。三菱公司没有办法,只好派人到宁波来与他谈判。谈判的结果是,叶建荣许可三菱公司使用自己的专利权,三菱公司每生产一台亲水膜净水器,将交给叶建荣5-10元人民币的专利权使用费。有人给叶建荣算了一笔帐,以三菱公司的名气、规模和生产能力、市场开发能力,就算每年只生产100万台亲水膜净水器,也得交给叶建荣500万-1000万元人民币,而叶建荣什么都不用干。他所付出的代价,就是区区几万元的专利申请费。同时,作为交易条件之一,叶建荣还获得了亲水膜在中国国内净水器行业的独家使用权,一年之内,只要叶建荣按照承诺达到某个销售指标,三菱公司就不得将该项产品销售给中国国内其他的净水器生产厂家,换句话说,叶建荣的亲水膜净水器将成为中国国内市场该项目的“独占性”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