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语翻译的另类创业

80酷酷网    80kuku.com

  

  突发奇想,白领女孩要下海

  1978年,袁晓芸出生在河南省焦作市赵堡镇。富足的家庭条件使袁晓芸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袁晓芸在校读书时的外语成绩十分好,她因此萌生了毕业后当个翻译官的梦想。2000年10月,在经历了求职的艰辛之后,她不得退而求其次,成为郑州一家广告公司的打工妹。地位的低下激发了她拼搏的劲头,由于工作突出,她很快被提升为公司策划部主任,月薪也达到了2500元。然而,事业上的一帆风顺,并没有打消袁晓芸做翻译官的念头。

  2001年7月的一天,郑州一家旅游公司招聘手语翻译的招聘广告,吸引了袁晓芸的目光。她带着好奇心赶到旅游公司探询究竟。原来,旅行社即将接待一个来自美国的全部由聋哑人组成的旅游团队,公司临时招聘人员就是专门为这些特殊客人提供导游服务的。尽管前来应聘的人不少,可一听说要和聋哑人打交道,许多人扭头而去。袁晓芸却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经过一个星期的强化训练她便上岗了。10多天后,她不光跟着旅行团游览了许多她没有去过的地方,还净赚了1500元。

  旅行归来,袁晓芸突发奇想地要去做个专门的手语翻译。想到了就做。有了做手语翻译的冲动后,她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又进行了周密的市场调查。这一来,她更坚定了要开拓这块市场的信心:我国目前共有各类残疾人6000多万,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聋哑人。仅河南省,每年新增加的聋哑病患者就达1万人以上。这些人要生存、要出行、要打工……时时刻刻要和正常人打交道,这该是一个多么庞大的市场呀。

  顶着家人和男友反对的压力,她毅然辞去了工作,踏上了另一条寻梦之路。

  创业路怎一个“难”字了得

  但是,要做手语翻译也不是件很容易的事。虽然此前曾受过一个星期的强化训练,可袁晓芸知道自己的分量,要做一个称职的手语翻译,还得加强学习。抱着这种心态,袁晓芸找到了聋哑学校,得到的回答却是:“对不起,我们不对健康人提供这种教育。”遭人拒绝没有动摇袁晓芸的信心。

  2001年11月的一天,袁晓芸听说看病,却不知道该坐几路车,想向别人打听,大伙又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当袁晓芸问他为啥不写个纸条,求得他人的帮助时,对方摊开手摇了摇,说自己没带纸笔。这次遭遇使她又明白了一个道理:既使有些聋哑人会写字,可他们外出时,总有一时不便,需要她来帮助。

  2002年6月,袁晓芸发现本市几家报纸竞相向市民征集新闻线索,她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自我宣传的机会,便毫不犹豫地给报社打了个报料电话。不久,报社便以《手语翻译暗藏商机》为题,报道了她专业从事手语翻译的消息。

  报道一出来,袁晓芸家的电话就火爆起来,不少读者来电话向她咨询有关事宜。更有人建议她利用自己的特长开一家“手语吧”,省得她四处找活干。有位从聋哑学校退休的教师还专门找到她,提出要和她一起打拼,让更多人从这项服务中受益。听到这些话,袁晓芸特别开心,也使她坚信,“难”总会有尽头,只要挺住,就会迎来阳光灿烂的天空。

  一路走红,手语翻译风光无限

  媒体的宣传给袁晓芸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一天夜里11点多,袁晓芸突然接到电话,说是有两个哑巴正在偷东西时被警抓了个正着。但由于无法交流,警察连笔录都无法做,请她前去帮忙。

  袁晓芸义无反顾地来到派出所,一做手语,犯罪嫌疑人竟露出了迷惘的神色。原来,这两个家伙既不聋,也不哑,只是想装聋装哑糊弄警察。而袁晓芸的出现却使他们露出了马脚。这一次,警方给了她100元的辛苦费。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袁晓芸发现:要把手语翻译得准确到位并不是很容易的事。由于自己不是聋哑人,有时很难准确地反映他们的思想,有时还会一不小心,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她跑到聋哑学校向那里的老师们请教。有时,她还会和聋哑人一起到商场购物,到公园散步,在这种零距离的交往,提高自己的手语表达技巧。

  渐渐地,袁晓芸的名气越来越大,来找她的人也越来越多,她每天的收入也都在200元以上。但由于每天都得四处奔波,她的身体明显地消瘦了,原本白净的脸也变黑了。重要的是,由于分身乏术,不能同时为多个顾客服务,还因此引起了客户的不满。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给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袁晓芸又找来几个打工妹,对她们进行手语强化训练,并给她们每人配了一辆电动车。做好这一切后,她开始对顾客承诺,接到电话30分钟即可赶到现场,否则分文不取。

  2002年12月3日,袁晓芸走进了电视台的直播间。在这个“国际残疾人”日里,她受邀担任了电视台的手语播音员。

  袁晓芸的成功,使人们意识到了其中的商机。2003年4月,河南同乐学院残教中心决定开设手语特教班,专门为社会培养手语翻译人才。为此,学院的程相甫校长专门找到袁晓芸,向她请教开拓市场的技巧。共同的话题,使他们谈得十分投机。事后,袁晓芸愉快地接受了学院的聘书。一个小小的中专生,一跃登上了大学讲台。但此时的袁晓芸已深深地爱上了手语翻译的工作。教学之余,她依然如往常一样,穿行在郑州的大街小巷,为聋哑人奉献着自己的爱心。

  采访结束的时候,笔者好奇地问道:“难道你就甘心和残疾人打一辈子交道吗?”袁晓芸郑重地点点头,一脸真诚地说:“我会的!因为它不光让我发现了自己的价值,还在于这是一项受人尊重的爱心事业。”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