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家 一位来自上海名叫刘建刚的25岁男青年获得了约6万元人 民币的创业启动资金,这是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outh business china—ybc)扶助的第一位创业青年。他的项目是为在上海工作的外国人提供家政服务,有了这笔资金,他便可以轻松运作这个项目了。 同样的机遇摆在每个创业者面前,只要你的年龄介于18—35岁之间、具有创业意愿和潜力,并处于失业、半失业或待业状态,你都可以向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项目办公室提出申请,寻找创业支持。 项目办公室在收到申请后,将指派工作人员、企业家与申请者见面,帮助他们制定商业计划。在创业申请者提交商业计划后,由企业家组成的专家小组将对创业者进行面试评估,并决定是否为其提供创业支持。对通过评估的青年创业者,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将为其提供创业启动资金,并为其指派一名创业导师。创业导师将在为期三年的时间内为青年创业者提供创业指导和专业技术支持,帮助他走上成功创业之路。 “这种模式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为创业者解决首要的资金难题,而且还指派创业导师进行辅导,把创业实战当成真正的课堂,这样可以提升创业者的素质,使他们的事业得到充分的支持,”中肯管理咨询的首席执行官薛雷策在接受采访时认为,“这其实是在制造企业家”。 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是由团中央、全国青联发起的一个旨在帮助中国青年创业的国际合作项目。它借鉴和利用了英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的项目模式、先进经验和国际资源,将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特点的创业扶助模式,帮助中国青年走上创业成功之路。 新的“投资”模式 “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是一项长期的、宏伟的公益事业。”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该计划自现在成立起,将在北京、上海、辽宁开始为期一年的试点项目,计划扶助30人创业。 试点项目成功后,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将逐步推广到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各地将分别建立地方理事会、顾问委员会和项目办公室,从而构建起一个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化的项目管理、运作和支持体系,帮助更多有志青年走上成功创业之路。从2005年—2007年,该计划的目标是每年扶助3000名青年创业。 中肯管理咨询的金融分析师薛雷策参加了这次论坛,作为与会代表,他对这一创业援助计划表示了极度的肯定,并把这一项目上升到整个宏观经济的角度加以考虑。“一方面整个社会中闲置着大量的资本,另一方面有很多优秀的创业者和好项目却没有启动资金,显然,这一青年创业援助计划可以促进资本向人才和项目流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按照该计划的运作程序,在向符合条件的创业青年进行资金援助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为其提供“一对一”的创业导师,创业导师由成功企业家志愿担任,为青年创业者提供为期三年的陪伴式创业指导,协助青年进入创业角色。 而这就必然需要一大批成功的企业家担当导师角色,所以,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的主要推动者和贡献者是工商界众多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和企业管理人士,他们均以志愿者的身份参加项目的推广和管理工作。他们或提供资金、技术、网络支持,或鼓励员工志愿担任创业导师。 一个重要的事实是,这个项目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工商界人士的无偿捐助,形成的创业基金不具备盈利性,属于公益投资。青年创业者只需要分期偿还,不需要任何形式的抵押担保。据悉,在这次仅仅三天的会议上,创业基金得到的捐助已达上百万元。 这种形式的创业援助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风险投资。薛雷策认为,与风险投资相比,二者在功能上都是一致的,即能够发挥创业扶助的作用。但二者最大的不同在于目的性,风险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谋求巨大的风险利益,而这种公益投资则不然。 他指出,由于中国目前的资本市场尚不成熟,从而导致风险投资变现困难的情况,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资本市场和产业运营之间的互动链条,也就是说,资本难以更大程度地作用于产业经营。显然,这对经济增长不利。 “这种公益性的投资应该大力发展,形成一定的规模,那样就会援助更大数量的青年创业者,农村不是缺人才吗?谁回农村创业,给他五六七八万!这绝对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办法!” 曾有观点提出,解决三农问题最核心的一个环节是让资本下乡,这种资本必须是创业资本,以这种资本为先导,城市中聚集的人才、技术、知识等众多生产要素就会向农村释放,把农业生产改造成工商业生产。但问题是,在农村市场发育先天不良的情况下,什么样的资本愿意下乡? 薛的观点也许蕴藏着正确的答案——公益资本。薛雷策相信,这种公益性的创业援助模式将随着这项青年创业国际计划的启动实施而不断出现,如果这些资本积累到一定规模,将会在市场经济的海洋中掀起惊涛骇浪,但前提是,必须有一种足够的智慧来控制、驾驭和指挥这些资本。
青年创业计划推出“路线图”
80酷酷网 80k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