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个人创业成立公司采取鼓励措施,放宽了注册资金的限制,简化了注册等手续。同时高校也很鼓励大学生参加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并设立了创业基金,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创业之路的大门。
为了解大学生群体的创业意识及对创业的态度,我校团委调研部在五月中旬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问卷调研。调研对象包括我校部分院系专业的全日制本科生和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的全日制本科生。本次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40份。其中我校回收143份,其他各高校397份。
大学生群体的创业意愿
在回收的540份有效问卷中,有419人(约77.6%)表示会考虑创业。这说明大学生群体的创业意识较强,对自己的能力也比较自信,相信自己具备一定的创业素质,并希望工作时有相对宽松自由的空间。
(1)动机
如此多的大学生表达了自己创业的意愿,其动机何在?首先,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与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的矛盾。其次,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涌现出一批如比尔·盖茨、张朝阳等传奇式人物,以及第一家在创业大赛中产生的学生公司“视美乐”的诞生,加上媒体等舆论导向,为大学生创业的光明前景增加了不少分量。第三,学生创业成为媒体跟风炒作的热点以及在校大学生梦想一步登天的捷径。第四,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由高校毕业生创办的科技小企业,可享受注册、税收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带来了创业的宽松环境。
(2)困难
调查显示,多数人表示要在工作几年后再创业,表明大学生理性地认识到大学生创业可能面临的问题。194人(35.9%)认为“资金是大学生创业的最大困难”,156人(28.9%)认为最大的困难是“社会关系不够宽广,不利于开展工作”。103人(19.1%)认为最难的是“还要兼顾学业,时间、精力有限”,大学生创业必然会遇到学习与创业之间的矛盾。
(3)优势
不过同学们也认识到了自身创业的优势,249人(46.2%)认为大学生创业的优势在于“这是个创新的时代,大学生更易走出一条自己的创业之路”。现今的大学生确实有着许多有价值的创意,比如在我校创业计划大赛上的每一个获奖项目,都是不错的创业资源。
创业,准备好了吗?
(1)学生
根据统计,在所有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有143人(26.5%)在大学期间除了从事家教之外还有过其他的兼职经历,如发广告传单、产品推销与发放调研问卷等。这表明了大学生经济独立意识较强,对物质生活具有一定的要求。
(2)高校
现行的大学教育仍停留在培养高层次学术人才上,大学生创业使大学教育的缺陷也显露出来。我们的高校不可能将每一位大学生都培养成理论专家,更多的大学生将走向社会从事实际的社会工作。如果在读书求学时就能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对提高学生素质无疑大有裨益。
(3)社会
申办企业的各种手续十分烦琐。比如,大学生创业要到工商部门注册登记企业,按照有关规定要提供待业证明。这对尚未就业或正要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来说,实在是勉为其难。一方面政府鼓励大学生创业,但具体实施上,又有很多限制,如果社会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宽松的环境,更简便的手续,可能更多的大学生会加入到创业队伍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