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创业培训是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于今年3月推出的一种以自主创业为主要内容的训练项目。它把下岗失业人员在创业过程中将要面临的观念、心理、经验、技能和环境等因素设计在一个范围内,然后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在这个范围内以模拟的方式训练。其目的,是让他们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别人要长期实践才能总结的经验教训,今后少走弯路。
但是第一期培训效果并不理想。云南省劳动力市场的一位负责人直言不讳地说:“从实践的情况来看,2/3不成功。”
第一期8名学员中,目前只有40岁的李大姐留在昆明做小生意。其他7人,无论劳动部门怎么挽留,包括提供价格优惠的住宿条件,他们还是坚持回家乡去了。“第一期,我们只注重了择业意识的转变和心理承受能力的培训,但在真正的市场面前,这还远远不够。他们还需要承担风险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劳动力市场的这位负责人说。
据悉,在自主创业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由于受自身素质的限制,遇到挫折后脾气急燥,相互埋怨,也是这些学员最后不欢而散的原因之一。
劳动部门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他们一直努力在帮下岗失业人员协调各种社会关系,但有些问题不是开几次协调会就可以解决的。比如,目前下岗职工自主创业的一些项目就在与城市管理发生冲突。
学员李大姐的第一份创业工作,是组建了一支擦鞋队。虽然她们挂牌上岗,也拎着印有“云南省下岗职工创业服务中心下岗女工擦鞋队”的箱子,却没有给大家带来好生意。由于同业竞争激烈,她们很难从中分到一杯羹。她们不断地来回走动,还常常受到城市管理部门的干涉。
对此,昆明市城市管理局有关人士的答复是:“我们不管就业问题。市容管理和小商小贩本来就是一对矛盾,如果照顾了她们,我们怎么去管其他人?”
目前,李大姐把希望全部寄托在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上。李大姐夫妇从曲靖市一家国企下岗3年,孩子已读到高中。今年2月,在省劳动就业局的鼓励和帮助下,她们来到昆明,虽然每天只需付1元的住宿费,但由于收入甚微,他们已付不起坐车和打电话的钱。每天,他们都在焦急地等待着小额信贷辦理的消息。但由于属地问题,她们暂时无法得到贷款。“小额信贷是一项政策性强、量大、面广的工作,根据市政府安排,目前开展的只是市属企业的试点工作。”昆明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说。
昆明市自7月1日启动这项工作以来,每天约有二三十位下岗失业者前来咨询。
在办理现场,正在填表的郑师傅对记者说,他前天从电视上看到这一消息后就赶来了,并顺利地领到了表。但他对社区审批这一项有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很难确定社区出具的证明是有效的,因为很多人在外打工,人屋分离,社区不一定完全掌握情况。“其实,只要有固定资产做抵押,就可以免了这项手续,应该尽量简化办事程序。”他说。
而融资担保公司的工作人员说:“要求社区审批,目的是为了了解申贷人有无不良嗜好。只有获得基层的支持,才能有效控制贷款风险,使国家免受损失。”
采访中,许多申贷的下岗失业人员都对记者提到希望能有申贷的“一站式”服务。“审批表要所在企业、社区、劳动就业服务局、再就业服务中心几个部门签字盖章。这样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去跑,不知要花多少天。像我们这种人,时间、精力都是耗不起的。”他们说。
另据悉,目前小额信贷的放贷规模还很有限,与下岗失业人员创业所需资金相比只能算杯水车薪。就昆明市财政局筹集到的资金来算,只能有1500人受益。而该市拥有“再就业优惠证”的人员约3万人。“如何通过市场手段,最大化解决资金匮乏问题,扩大放贷规模,是目前的当务之急。”省劳动就业局的负责人说,小额信贷为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增加了信心,它对很多人都是一次重要的机会。“所以在总结第一期模拟创业培训不足的基础上,我们第二期会加大对他们承担风险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培训是要交给他们一根鱼竿,教会他们如何钓鱼”。
记者发稿前夕获悉,云南省楚雄州于近日成立了劳动、财政、工商、税务、城建、教育、卫生等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以便及时分析就业市场的新问题,研究政策难点,同时要求大力推行“一站式”服务,完善和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所有的下岗职工都不想输也输不起,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对他们最好的帮助就是尽量为他们提供更多更好的创业服务,让他们想飞的翅膀不要再这么沉重。”一位社科学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