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创业 农民工 创业机会 创业贷款 80后创业 资金链
订单来了,可就是没钱让机器转起来,眼瞅着就业机会溜走了。
80后回家创业:遭遇资金链断裂
2月12日,元宵节后第三天。
面包车嘎的一下停在离重庆万州区高粱镇不远的一条道路上,28岁的李相林跳下车,指着道边的两层民居,笑着对记者说,“到了,参观下我们的豪华厂区。”
去年5月才成立的万州双赢塑胶制品厂,是李和他的发小罗洪川用多年打工的积蓄以及借来的资金办起的工厂。
拉开工厂的卷帘门,里面的7台机器全都闲着。“这些宝贝全转起来,一年可有两三百万的营业额唦。”罗洪川看着机器,一脸的惋惜。
有谁会想到,过去几个月里从这些不起眼的机器上走下来的产品,很多都进入了大公司,甚至奥运赞助商的产品链。
工厂最忙的时候是在去年7月底奥运之前。为了要给奥运赞助商雷士照明生产一种灯饰上的塑料支架,李相林从镇上招了很多临时工,通宵达旦地忙了两个星期。正因为此,李相林逢人就自豪地说,鸟巢里的灯饰支架就是“双赢牌”。
可如今,由于一些大客户的回款要在产品销售后一两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这家靠打工积蓄以及筹款办起来的工厂,资金链断裂。
“我们把裤兜里所有的钱都算上,也就剩二十多元了。”罗洪川说。
为此,他们最近不得不推掉了两个50万元的大单子。
李相林抚摸着安静的机器,其中三台绿色的机床是去年他从广东拉回来的。“3台10万,我就要二手的!”李拍拍机子说。
“一开始就该买多一些机器,客户过来参观也觉得踏实。刚起步半年咱能有一半时间转起来就算不错了,你指望一年收回成本?”李自我鼓着劲。“小样,年前蹲在机器下抽闷烟的谁唦撒?”罗洪川不服。
创业机会:航母需要小舢板
李相林16岁初中毕业后就去广东打工,在东莞市虎门镇的一家注塑模具厂干了8年,落模时压伤过小指,注塑时烫伤过眼睛。勤快、肯吃苦、学技术快,很受香港老板的器重。
2006年,已升任注塑厂技术主管的李相林决定离开老板单干。“我佩服我老板,老板也是苦出身,年轻轻出来打工,后来创业。”
罗洪川也在珠三角打过工,先于李相林回到家乡。每年春节两个光屁股玩大的年轻人都会碰头,聊聊高粱镇的情况。外出打工的时间越长,家乡的很多事情两人就越不知道,“镇长是谁都不知道了。”
最近几年李相林每次回乡都发现镇上、乃至县里招商引资的力度越来越大,“外资公司,就是市外的大公司进来得越来越多。”从县里接记者过来的路上,李相林指着雷士照明偌大的厂区说,“航母需要小舢板,这样的大型公司也需要当地的配套厂。”
从广东学来了技术,家乡又有市场,李相林、罗洪川,这两个在当地算见过世面的小伙一拍即合。
贷款难:政府优惠政策难落实
从2007年7月到李、罗领到营业执照的2008年5月,两个小伙子做得做多的就是融资。
他们俩打工多年积蓄20万,离注册资金30万尚有不少距离,更别提先期买设备、租厂房等的投入了。那时候他们是个体户,不能享受企业贷款。李相林县里有套房子抵押了8万,罗洪川个人信用贷了2万,已是最大的额度。剩下的只有管亲友借了。
当时李相林就跟向投行融资一样,向农村的亲戚宣扬自己塑胶项目的美好前景、市场调查,末了还加上一句,“如果到时候厂子破产,我大不了再去广东打工挣回来。”为此他还给亲戚看了他在广东打工的工资单,“2006年,我一个月能挣五六千。”
12万。李相林从四户人家借来了这个数。利息比照银行存款利率,有些甚至按贷款利率算。至于借款期限,亲戚会常过来看看他们的经营状况,“如果保持稳定,就也不说啥时还,每年给利息就成;如一看苗头不对,估计他们也敢搬机器。”李相林苦笑。
工厂开工后随着订单一张张飘来,他们开始发现钱还是不够,渐渐地很多大单子都不敢接。从开业到现在,加在一块儿,机器有三四个月是停转的。
李相林决定转移工作方向,不再跑订单,转跑贷款。他开始研究政策。在一本2008年10月印发的《万州区小额担保贷款文件汇编》(以下简称 《汇编》)上,李密密麻麻地做满了标记。其中有一条政府贴息贷款给创业农民工的政策颇引人注目:合伙经营实体或小企业吸纳各类人员后申请小额担保贷款,贷款总额在100万元之内,可按人均5万元贴息计算,这里的各类人员包括城镇下岗职工和返乡农民工。
李、罗二人手下招了四个当地下岗职工,并按照要求为他们支付了各类保险金。如将手头价值五十多万的机器设备抵押的话,以每人贴息贷款5万元来算,工厂可以获得30万元无息贷款。
李相林很兴奋,马上去了区政府。“可能是我问的部门不对吧,那边跟我说没有这方面的优惠。”于是李就悻悻地回到镇里,正好看到镇社保局的一些职员在赶集的地方搞创业带动就业的宣讲会,闷闷不乐的李跑上去质问:“你们是在摆花架子!”
大庭广众下被质疑,镇社保局自然较真,让李相林留下企业资料,过后就来视察了。镇里对他的创业行业很看好,因为当地大家都在争做养殖等行业,而李做的是技术含量较高的制造业。
混熟了后,镇社保局的人很照顾他,给他指点贷款该去区里的哪些部门,找哪个办公室,具体找哪个人等。
即使这样,李、罗二人跑了好几个月仍没有申请下来这笔贷款。他们跑到区劳保局,局里说目前还只执行对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优惠贷款。
“而且手续很繁琐,区劳保局、银行一次次地跑,材料一次次地补齐,最烦心的是政府不提供一个范本,不一次性跟你说清楚要交多少材料,往往我们花了时间补了后面的材料又发现前面已经盖章的材料逾期不能用了。”李相林说。
为了简化程序,李相林继续“研究”《汇编》,发现担保方式中有一条捷径:有稳定收入的公务员及部分事业单位员工个人可以提供担保,其担保额不超过其年收入的2倍,且最高不超过20万元。也就是说,以当地公务员年薪2万计算,如果李相林有5个公务员亲友,就能贷到20万元。
不过李、罗二人只有一个在教育事业单位教书的亲友,跑到银行一问,也没有资格,“人家也不说话,拿出一份可提供担保企事业的名单,我一看都是电力公司、烟草公司的员工才有资格,”李相林笑笑,“我和洪川三辈子也没这样的贵戚唦。”
导致李、罗放弃这笔贷款的最后一个原因是这笔贷款的期限:小额担保贷款期限为一年。“当时我们问劳保局能否一年后续贷,他们表示得先还清贷款后再说。”李说。“周期太短,我怕到时候把利润都投入到再生产中,资金链反而因为短期还款造成紧张。我们宁可不要贴息,就希望能够延长贷款年限,或者说政府贴息一年到期后,我们继续自己付利息。”李相林解释道。
即使能够申请来贷款,8万就算不错的了,因为银行对农村贷款的资质考评特别严格。所以李相林很羡慕浙江中小企业互相担保的贷款模式。
“金融危机中是凸显出这种企业互保贷款的不少弊端,一家资金链断裂会牵涉到多家。但是就重庆不是很蓬勃的创业现状而言,应该鼓励更多的资金进入到中小企业而不是保守。”李相林说,“我们和不少市外的企业都有良好的合作,如果放开的话是可以拿到企业担保贷款的。”
去年李相林因为资金问题放跑了两笔50万以上的订单,“我看新闻说北京的不少银行提供订单贷款,有长期订单的小企业拿着签约合同直接到银行办理业务。”看出来李相林为贷款问题费尽了苦心,“都说订单链式贷款能够缓解农村贷款难的问题,可我们咋连这方面政策的影儿都没见到哩。”
李相林理解银行的市场行为,他只是希望政府能够对辖区登记注册的小企业进行信用评估。
“政府要引导农民工创业,首先得要了解底下农民工创业的状况。如果每个镇政府能够设一个创业指导员,时不时来辖区内的厂子考察工作,了解还款能力。这样就能把套国家政策贷款的皮包公司和我们这样真心做实业的工厂区分开来,逐步建立良性公司的信用等级。”李相林说。而现在万州的小企业贷款是不进行企业信用等级评定的。
政府在农民工创业贷款中应该承担怎样的角色?西南交通大学西部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心主任王习明的说法在某些地方和李相林取得一致。“地方政府应该出面提供担保,和银行加强沟通。政策落实有个时间差和执行力的问题。”王说。
不过在免税方面,李相林他们倒是享受到了一些优惠,由于他们给厂子里签约的4个原下岗职工买了养老保险,每个人头可免交企业所得税4800元,一年下来共省下了19200元。
过了一个空闲的年,2月16日,李相林在电话里对记者说,已经接了一个小订单,近一个月没有听到的机器轰鸣声又能在他耳边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