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创业计划大赛于2003年4月24日启动,虽然受到非典影响,仍收到参赛作品共计27份,参赛人员包括来自光华、经济、生命科学等23个院系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共120余人,内容涉及医学、生物、金融、环保等诸多方面。
和上一届大赛相比,此次大赛决赛入围团队数由八个减少到六个,从而使选手们拥有了更加充裕的时间来展现自我和自己的项目。同时,本次大赛还邀请了更多的实业界人士来做评委,改变了以往主要由校内学者担当评委的做法,使评选标准更加贴近市场、更符合创业的真实情况。
此次创业计划大赛的参赛作品和往届一样在同高科技的结合以及紧跟社会产业发展大趋势这两点上毫不含糊。上一届不入决赛的八个项目中,除了一项服务咨询类项目以外,其他七项都是以某项高新技术作为依托的。而本届进入决赛的六个项目全部属于“高科技企业”。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届大赛中医药及医疗器械项目获奖的比例逐年上升。继上一届“胃肽美”商业计划获得总冠军之后,本届大赛的第一名“‘心安’生物制剂商业计划”同样是医药项目。而获奖的的其他项目中,“急、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及其配套产品”以及“comrti0.35t型全开放永磁mri系统”同样和“医”字挂上了关系。也就是说,“医”字项目抢占了本届大赛获奖总数的半壁江山。
大赛主办方是这样解释这一现象的:一方面,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非典之后,人们对健康问题给与了更多的关注。医药及医疗器械行业成为热门行业。另一方面,医药及医疗器械行业都属于高科技、高投入、长期运作的项目,门槛较高。而北大作为一所综合大学,在医学和生命科学方面都有很强的优势,而与之相关的物理、化学等学科也都是国内数一数二的。此次大赛中,很多团队都是由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共同组成。高年级同学的加入,使得创业团队对技术方面有了更强的驾驭能力。诸项因素相总,能够产生这样的结果也不足为奇。
本次大赛的“高”与“新”足以成为亮点,但是另一方面仍有不足与欠缺。大赛评委之一、台湾宏和投资公司总经理伍永纲一针见血地指出:一,许多项目在知识产权方面仍很不清楚,这个专利是不是属于这个团队?二,大家在制定创业计划的时候应该更多地考虑到在实验室中产生的想法有很多和实际商业运作是不一样的。
这么多宏伟的计划制定出来之后,有多少是打算投入实际运作的,或者主办方对这个大赛的定位究竟在哪里?显然作为一项学生活动,创业计划大赛是无法承担企业孵化器这样的功能的。但是创业计划大赛又在多大的程度上告别了空想?
和高科技企业很低的存活率一样,参与到创业计划大赛中的商业计划最终能够吸引融资、成立公司,并投入商业运作的并不多。如今,工作于某咨询公司的陈志强,曾和其他人合作在上届大赛中以一份学生就业咨询公司创业计划获得三等奖。他的公司并没有像起初计划书中所构想的那样蓬勃发展起来。他坦言,作为一个创业团队而言,最重要的资源仍然是人才。当初作为一介本科生,他们感觉自己在能力和实际经验方面仍然有所欠缺。他认为,学生团队创业往往可以有很好的想法,但是在实际运作中仍然缺乏“操盘手”。所以,在毕业之后他没有选择创业的道路,仍然选择了找工作。他希望能够在自己工作几年拥有了足够的经验之后再去创业。
记者询问了部分同学,发现和陈志强持相同观点的并不在少数。
对于这个问题,此次大赛的负责人团委学术实践部部长郑清文认为,一方面,参加创业计划大赛的项目中仍然有已经进入商业运作的。曾在第三届创业计划大赛中获奖的草坪草项目如今已经在北大科技园落户。另一方面,创业计划大赛主要是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帮助同学获得提高自身素质的机会,同时使他们能够更真实地体验创业。校方并不鼓励学生辍学创业,但是在完成学业的前提下,学生的创业精神和行为是受到学校支持的。
陈志强亦有相似的观点。自己起初参加创业计划大赛的主要动机也是想要锻炼自己的能力。通过参与这一活动,拥有一个实践自己想法的有效平台。的确,从组建团队、敲定计划书到与各方面的切磋交流,同学们学到了大量课堂之中不可能学到的东西。这样,大量的操练使得学生能够在最接近真实的情况下将自己的想法得以实践。其中,能够有一两枝红杏露出墙头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从1999年首届创业计划大赛至今,北大创业计划大赛已经逐渐告别了单一模仿business plan competition的草创阶段,拥有了自己的风格,并成为北大的精品活动。对于北大而言,企业孵化器仍然是科技园的职责与功能。此次大赛颁奖典礼上,北京大学团委书记沈千帆向赞助商北大科技园授予了“北京大学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实践基地”的牌匾。看来,经过两届创业计划大赛的磨合,“创业计划”与“创业实践”二者的良性互动已经有了一个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