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打工”是当前“打工生活”社会化“复制”过程中,大部分人在进行着的事。
它需要我们从幼儿园起,就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并且好好接受“我长大了干什么”之类的精神培养。这个过程是艰辛的,很多人一出生便开始接受这方面的教育,直到本科毕业、成为博士、出海留学……最终,都是为了成为一名称职、有责任感、职业道德经得起考验的“工人”。工人之一种去向是为国营企业服务,国营企业目前有较好的政治愿景,政府提醒人们,咱们在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奋斗。工人之另一种去向,是与私营企业、合资企业或外资企业建立劳资关系,成为其荣幸的一员。非国营企业虽然在政治教育方面不常常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联系起来,但是,在网前培训、在职培训、职业规划教育等方面,丝毫不比国营企业做得逊色。很多人才,都是在有着良好的环境的企业里逐渐成长的。成长的过程,是从“打工仔(妹)”往“打工皇帝”的进化过程。
“准备创业”与“准备打工”有些不同。
准备创业者,如果具备“打工”者所能具备的那些能力、特长,那就再好不过了。因为,假如创业者选择的行业,需要这方面的人才的话,那么,创业者首先不至于因为外行而且选择人才时“看走了眼”。
而更多的时候,准备创业者不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学习专业地、过于分化了的技能。反之,在如何网罗资源、调动资源、管理资源、运作资源等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而这方面知识,并不是通常所见到的“高等学府”会列入“必修课”的范畴的。学习这些方面的知识,也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很多人因为家庭环境等原因,也是从很小的时候便开始接受这方面的教育,结果,学习成绩偏科,或者总是给老师或同学“不务正业”的印象。然而奇怪的是,不论是八十年后的这么多位的亿万富翁,还是大量缺少高等学历却成为数十亿资产的公司的老板的人,都是一开始就察觉出除了课本之外的大量知识。比如,这些知识不能帮助马云在高考时数学分数超地二十分,却能够帮助马云在创业问题上敢做敢当,而且屡败屡战。
至于“准备打工”与“准备创业”之间的联系,我觉得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一个人在准备打工或者打一份更好的工的问题上花费了数十年时间,那么,再让他准备创业,那可真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情,差不多等同于让一个老是拖着一架马车的雄壮的马儿从某一天起开始改行当马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