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投资研究机构——清科创业投资研究中心总裁倪正东,1月8日在北京第三届中国创业投资年度论坛上表示,经历了2001年的低潮和2002年的调整之后,2003年中国创业投资总量大幅攀升,投资总量近10亿美元。
清科创业投资研究中心认为,在各项利好因素的驱动下,中国创业投资正走向回暖,但这种回暖能否得到延续,还需要看中国创业投资宏观环境能否持续得到改善。
据了解,该调查范围共有170多家企业获得投资,总投资金额约为9.9亿美元,超过前两年的投资量总和。
IC制造吸纳巨资
生物医药未达期望
研究认为,全球产业转移等行业因素,成为驱动2003年中国创业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该观点可以从IC制造和通讯设备制造行业发生的多起巨额投资案例得到印证。其中IC业尽管融资案例不多,但由于其制造企业吸纳巨资的行业特点,获得的投资额占到总投资额的40%。此外,对互联网的投资也令人瞩目。
记者注意到,尽管调查范围内的互联网获投资企业数量虽然比2002年少2例,但投资金额却是2002年的两倍多,其主要原因是2003年获投资的互联网企业多数已比较成熟,从而需要更多的资金注入。
从投资数量看,IT(狭义)行业依然最受关注,共有超过40项投资案例发生,其中软件行业再次以12项投资居于IT(狭义)行业之首,这与今年美国的创业投资行业分布有类似之处。
尽管人们对生物医药行业一直报有期望,但该行业在2003年并未延续其在2002年的热度,在获投资金额和企业数量方面仅分别排名第7和第4,而2002年生物医药行业在两项指标上都排名第二。
从调查看,生物医药业的投资主要归功于本土创投,调查范围内仅一家外资创投参与了该行业的投资,主要原因是在多数外资投资机构眼中,中国大陆的生物医药产业缺少原创的核心技术,从而缺乏持续的竞争力,而中国传统医药又因其未能和国际检测标准接轨,难以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可。
巨额闪耀2003
外资创投引领复苏
分析认为,2003年,中国创业投资量的大幅上升,更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那些巨额的投资案例。清科创业人士认为,与成熟的美国创投不同,在中国,上千万美元的投资即可归入巨额之列,而多数的投资只在百万美元的量级。而在2003年,千万美元以上的投资就有10多项。
值得注意的是,本年度几乎所有大额的投资者均是外资创投机构,极少看到本土机构的身影。业内人士认为,导致二者在这方面差距的原因,固然有投资行业以及阶段取向的差异,但更主要的是两类机构在资本实力上的悬殊。
清科创业人士分析,本土创业投资机构普遍管理资本规模较小,很难全面捕捉需要大量资本注入的投资机会。
投资阶段整体后移
互联网企业重塑辉煌
调查统计显示,2003年,中国创业投资机构关注的投资阶段整体呈现出后移的趋势,初创期企业获资金额只占总投资金额的16%。另外,即使排除少数巨额投资案例的影响,2003年各投资阶段的平均单项投资额度仍较2002年有不同幅度的上升。这两个数据的变化反映出经历了波折的中国创业投资机构,对于规避风险的要求。
一方面,处于中后期阶段的创业企业前景更为明朗,从而收益可能更加稳定。另一方面,对单个项目注入更多资金可使创投机构集中精力在少数精选的项目中,在降低管理成本的同时,增强单个项目的实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清科创业投资中心分析,在回报的压力下,中国创投机构在未来几年还仍将延续这种趋势。
同时,2003年超过两亿美元的退出金额令业界惊喜,其中发生在互联网行业的多起并购和IPO案例对创投退出贡献不菲。以3721、易趣为代表的互联网并购案例,以携程网为代表的海外上市案例,让人们重拾对网络企业的信心。
业内人士同时也提醒,在中国创业投资退出的宏观政策环境没有实质性改变的状况下,股权转让退出仍然是2003年创投退出的主要方式,这是中国创投退出整体回报水平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虽然2004年已有多家创投支持的企业排队等候海外上市,但清科创业投资研究中心认为,从长期来看,中国创业投资退出的好转,从根本上还需要本土资本市场有力的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