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机制不畅成为创业投资的“瓶颈”
应该说汕头的创业型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的起步并不比国内其他城市晚。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有不少创业型高科技企业崭露头角。近十年来,蓝凌、宏景、爱迪康等不少企业通过艰苦创业而逐步壮大。然而,除了这些优秀企业外,汕头的许多创业企业明显地正面临着一道“槛”:由于没有大型创业投资公司的参与,不少创业型企业正面临着由于退出机制不畅通而带来的资金不足等问题,退出机制的不畅也严重地制约了创业投资的发展。在汕头,目前可以说创业投资市场还是一片空白,更缺少类似于深圳创新投资集团等实力较强的专业化创业投资机构,因此,针对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资本运作少之又少。
创业投资是权益性投资,不同于其他资本通过被投资企业的分红或者固定利息获取回报,而是着眼于被投资企业的超常规发展,最终通过股权转让、资本退出谋求高额权益。从某种意义上说,创业投资对某个项目初期介入是为了今后高回报的退出。因此,能够顺利实现创业投资的退出,成为创业投资循环的核心环节,只有退出渠道畅通,保证创业投资高收益的实现,风险资金才能投入下一个项目。在潮汕地区近年来通过在沪深股票主板市场上市而实现退出、获得资金的只有揭阳市的榕泰、康美等几家高科技企业,汕头近几年则还没有上市的企业,只有几家正处在证券交易所的辅导期。企业对资本运作的陌生和股票市场门槛的提高都使汕头中小创业型企业难以通过资本运作实现退出。可以说,退出机制的不畅已经成为制约创业投资业发展难解的结。
创业投资中介机构有待培育
创业投资业的发展,除依赖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和完善的资本市场环境外,还需要一个良好的项目资源环境和中介机构,让中介机构通过项目市场向创业投资公司提供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管理较规范的高新项目。目前,我市就缺乏这类专业化中介机构,相当于减少了资金持有者和资金需求者之间沟通的桥梁,不利于资金持有和资金需求者及时对接,加大了创业投资公司的投资成本,降低了创业投资市场的运作效率。在去年我省某金融机构在汕举行的有关会议上,不少民营企业家就提出了他们的期望:希望有关部门通过制定鼓励性政策来培育创业投资中介机构,同时吸引民间资金进入创业投资市场,形成创业投资多元化的资本供应体系。
只有创业投资中介机构发展壮大了,才能引进社会闲散资金,扩大资本来源,也才能让中小型科技企业通过资本运作渠道获得更多资金,获得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