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好强的邢素珍,凭借着200元资金蹒跚学步,做起了渔网经纪人,虽说有织网的历史,但做渔网生意还是新媳妇上轿--头-回,从进货到放网,从加工到销售得从头学起。因缺乏资金,她采取借钱进货,赊帐提货,滚动发展的办法,凭着热情、周到和诚信在市场的浪潮中摸爬滚打。身边的姐妹,有争相效仿的,也有愿意协作的。现在全村以她为龙头形成了加工、销售网络,将渔网经济向邻村、邻镇渗透,为在家闲着的农家妇女找到了就业机会,甚至六十多岁的老妪,老翁手里也有了活计。70多岁的杨品成夫妇靠这个一年可挣6000多元,59岁的村民杨荷美夫妇俩和两个儿媳也都靠此谋生,小儿子开车帮邢素珍送货,一家8口人有5人靠渔网走上致富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1999年7月14日,邢素珍送网外出回家途中,不慎发生车祸,多处受伤,上下肢严重骨折,住院治疗68天。身在病床,心却在市场。丈夫说停了吧。而她说,我停下来该有上百号人又要无事可干,邢素珍凭着坚韧的毅力和强烈的责任性,在100天内将医生认为要落下残疾的事实改变。她凭着在市场上的钻劲和拼劲,硬是把网具销售到了新疆地区。山于她的编织网目均匀、网节紧固、灵活洒脱、捕捞效果好等优点,很快便打开了销路。2000年-2001年,邢索珍加工渔网10万多条,获纯利8万余元。邢素珍富了,但她没有忘记乡邻姐妹们,水村3组夏晓兰承包企业亏本后,不但赔光了家底,还欠债1万余元。邢素珍得知后,主动找夏晓兰谈心,鼓励她振作起来,并无偿借资10000元,手把手地教她织网。几年来,夏晓兰不但还清了欠债,还添置了家用电器,每年收入5000元以上。她高兴地对左邻右舍说:这多亏了邢素珍大姐的帮助,要不然我哪能有今天。
活生生的事实,让村民信服。在邢素珍的影响带动下,如今全镇卖网布、网绳、网铁脚的,做网架的,组织生产的,组成生产的大户,组成一支庞大的联合舰队,形成了供、产、销一条龙的生产格局。在市场浪潮中探索的邢素珍,发现地笼网渔具,在大小水域中捕黄缚、螃蟹、虾类效果很好。早信这种渔具在水产养殖地区销路一定好,她就主动与其他大户联手,培训新手,增加渔网加工量,建立了多个销售点,邢素珍已将高淳渔网撒到大江南北,在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新疆几乎全国各地都有她的客户。甚至俄罗斯、越南、日本等国家也有她的渔网。仅二oo二年,到她家拿材料回去加工的农户已有300多户,去年她光发给这些农民的工资就有16万元,自己获利近十万元。现在,就连县城不少下岗工人也前来邢索珍家批发网具进行加工。邢素珍对未来充满信心,采访结束时她告诉记者:下一步将组织营销大户,形成更大营销网络,拓展营销市场;另外,投入更多资金,投资购买机器,租赁厂房,做大做强渔网经济这块大文章,从而带动更多的农民加入这一特色行业发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