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王微,福建人,今年32岁。20世纪90年代初啃了一年托福,考了570分到美国读经济学,后来又读了计算机硕士,最后在法国念了mba。
二十五六岁时,王微就在美国休斯卫星公司主管3000多万美元业绩的亚洲区业务。后来去了贝塔斯曼集团,曾担任贝塔斯曼在线(bol)中国执行总裁。去年年底,王微放弃了跨国公司高管的职位,从零开始创办土豆网,完全靠自己的积蓄,“种”起了“土豆”。
土气名字包裹着新意 “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导演”
许多读者还将博客(blog)视为互联网上的新时尚,新闻学专业杂志还在畅谈博客对传统媒体的挑战,然而,另一个新名词“播客”(podcast)已经逐渐升温了。如果要问两者有什么区别,从表面上看,传统博客大都以文字图片为主,而播客以小电影、小短片这样的视频节目为主。
32岁的王微是土豆网的创始人。土豆网就是一个平台,每个用户都可以免费申请100兆的网络空间,之后就能把自己用dv甚至摄像头拍摄的短片、自己配音的mp3传到土豆网上,然后让自己的朋友,或者其他陌生网友自由下载观看。自娱自乐也好,没事找乐也好,说白了,土豆网就是一个大舞台。
虽说播客是从博客发展而来,但两者的理念有所不同。王微告诉笔者,msnspace(msn个人空间),博客日志,其出发点是交流,是互相沟通的一种方式。“日志”二字,就有交流、记录的意味。而播客,是一个表现自己的舞台,重在“秀”。播客用户和浏览者的关系,是演员、导演和观众的关系。千百万网友既有沟通的需求,也有秀一把的冲动。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王微认为“播客和博客没有冲突”,两者可以长期共存。
“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导演”,这是土豆网的经典口号。王微说:“这不是噱头,而是我们的信念,因为每个人的价值,在于他们的创造力。”联想起我们所处的时代:拒绝统一、强调个性,人人都希望展示自己,人人都渴望一夜成名,而且技术和设备已经普及,甚至无需购买dv摄像机,只需一个廉价的摄像头,就能进行拍摄。
毫无疑问,土豆网顺应了时代需求、代表了一种趋势。看来,土豆网一点都不土!
利用互联网克服传统电视台难题 把选择权交还给观众
王微怎会想到“种”土豆?这得从他的个人经历说起:在美国休斯卫星公司工作5年后,到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学习mba,最终进入贝塔斯曼,在企业发展部任职,负责为集团制定企业战略。
提起贝塔斯曼,国内读者大多会联想到贝塔斯曼书友会,其实那只是贝塔斯曼众多业务板块中的一个,贝塔斯曼旗下拥有欧洲最大的电视广播集团rtl、全球最大的图书出版集团蓝登书屋、欧洲最大的杂志出版公司古纳亚尔,以及bmg唱片公司。2004财年收入170亿欧元。
在这样一个全球领先的传媒集团中工作,王微渐渐觉察到传统媒体的缺陷。
在国外,电视台通常采取制播分离的运作模式。电视台能得到各个制作公司的各种节目,而真正播出的,是其中很少一部分。问题就在于,谁来评判和决定哪些节目可以播出?答案不是观众,而是电视台的编辑:编辑替观众作出了决定。虽然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判断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观众缺席的问题,但这毕竟是把关人的主观判断。王微说,电视台高高的门槛,让97%的节目还没面世就胎死腹中。
“有没有一种规则,让观众来评判节目,让好的东西浮出来?”这个问题回荡在王微脑海中。
后来,互联网蓬勃发展,几乎将节目面世的门槛降低为零。只需计算点击率,就能统计出节目的受欢迎程度,筛选出优秀节目。让观众投票是一种超越传统的先进的理念。而一旦掌握了观众喜欢的优秀节目,利润还会远吗?
于是,当王微听荷兰朋友marc提到播客这个新玩意儿时,过去冥思苦想的难题豁然开朗。贝塔斯曼让王微看到了传统媒体的难题,也给了王微投身土豆网的信心。他说,“人生就是一场赌博,一直在大公司里爬,高薪拿久了觉得没意义了,所以我愿意赌一把,而且我们成功的可能性比较大”,“土豆网的终极目标是让高成本门槛淹没的个人娱乐价值,借助互联网体现出来。”
没有预知未来的水晶球 向内容提供商目标迈进
宽带的诞生,让网络直播视频成为可能,也让视频播客成为现实。未来的“三网融合”(即有线电视网、互联网、语音通信网将逐步融合),将为土豆网带来前所未有的广阔前景。联想到上文所说的“每个注册用户都是一个频道”,今后土豆网完全可以朝着内容提供商的目标迈进。
今年7月15日,土豆网与上海东方龙移动信息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手机3g网络一旦建成,用户可以通过3g手机连接到互联网,订阅土豆网的节目,在手机上收看播客。到时候,向年轻的土豆迷收取费用是合情合理的事。据王微透露,土豆网正在进行手机订阅、播放、传送视频等方面的研究。看来,土豆网已经开始为3g时代做准备了。
与此同时,土豆网还为上海电视台dv365节目提供片源,共同开拓市场,电视台不需要付费,但是,如果今后土豆网规模扩大,成为个人短片的“集散中心”,而且观众希望看到此类个性化的作品,那么电视台付费买片并非不可能。
为了获得丰富的节目,土豆网在向3g用户和电视台收费的同时,还要向个人制作者支付报酬。photocome图片网站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该网站一边联合分散在全国各地的摄影师,一边联合各地的媒体,形成一个庞大的“数字图片交易中心”。媒体在photocome上选择需要的照片、付费;photocome网站再向摄影师付费,获得了巨大成功。
承载娱乐的技术和表现形式永远不会止步,不管是用手机,还是用电脑、用数字家电收看播客,土豆网的内容可以基本稳定。因此,只要将图片换成视频短片,土豆网未来的成功完全在意料之中。
面对笔者的分析,王微笑答,“方向确实是这样,发展趋势也是这样,但没人有预知未来的水晶球。我们能做的就是保持领先,样样都是第一。”
王微说,他现在最缺的是服务器和人。短期内,懂得网站管理和网站开发的技术人才是土豆网急需的,而长远来看,土豆网最需要的是人气。王微还在与各种风险投资接触,一个先进的概念+70万元的投资+7个人的团队,我们看到了一个无限可能的未来。孟群舒(摘自9月3日《解放日报》)
自称全球第一个视频播客 一辆“夏利”已经上路
“土豆网是我一笔一笔勾勒出来的”。带着播客这个领先的概念,王微在去年年底辞职,成立新公司。此后的半年时间内,王微一直在从事后台技术开发。今年4月15日,土豆网诞生。王微告诉笔者,“我们什么广告都没做,只是花了2000元,通过一个pr公司(公关公司)发布了一个新闻稿”。在土豆网推出后,一些资深博客很快注意到这个网站,于是土豆这个名字,就在互联网上慢慢传开了……
在明佳苑的一套135平方米的住宅里,墙上涂画着土豆网的名称,还有一群年轻人在这里畅谈网络技术。这套租来的三室两厅两卫的房子,就是土豆网的办公地点。podcast,rss,ipodder……这些因特网上的技术并非王微原创。但通过整合创新,它们变成了土豆网,变成了普通人表演的大舞台。
土豆网除了整合已有的网络技术,还创造出一些新的功能:“标签”,类似于论文的关键词。用户可以把短片内容概括为几个标签。比如当天笔者采访王微,可以有“解放日报”、“采访”、“土豆网”等等标签。同时,每个注册用户都有一个“频道”,频道里都是该用户上传的短片。此外,还有“专题”,比如说“土豆擂台赛”专题,等等。
土豆网自称是“全球第一个视频播客”。与国内外其他播客网站相比,土豆网的优势在哪里?面对笔者的疑问,王微直言:“功能和技术就是我们的优势!别看用着简单、界面友好,其实我们网站背后的技术很复杂!”在7人土豆网团队中,其中6人都有技术背景,实力强劲。“我们现在很忙,需要开发的功能半年都做不完”。
“打个比方,我们现在不能算奔驰,但可以算普桑”;“比普桑还好点,帕萨特吧”,围绕着土豆网目前所处的地位,王微和另一位土豆成员伟稼争论开了。王微最后说:“还是把我们当成夏利2000吧,挺好用,看着也顺眼。”由于团队、技术方面的原因,国内不少网站还在探索;而土豆网,已经可以在马路上兜风了,这就是差距。
网站要吸引用户注册并上传节目 盈利模式需探索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土豆网奠定了技术基础,王微可以轻松找到受欢迎的节目。那么,找出了好节目,怎么盈利呢?
“我们目前的任务是把舞台建设好,然后再设卡收费”,对于笔者的疑问,王微说舞台还没搭好,将来的盈利模式还在探索,尚无定论。但他乐观地估计,土豆网“可以通过单次下载付费、订阅下载付费、插播广告等等方式盈利。”
在笔者看来,要收费盈利,仅凭技术恐怕还不够。正如一家人潮如流的大剧院,舞台设备精良,效果一流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剧院必须不断有精彩的演出,让观众欲罢不能,观众才会摸出钱包。
网站要吸引用户注册并上传节目,王微认为有三点:第一点是上传节目可以出名,受到观众的追捧;第二点是可以获利,比如参加土豆擂台赛,“豆芽”、“豆苗”可以获得1000元至2000元的奖励;第三点是能得到愉悦,比如异性交友、同城约会等等。据王微介绍,将来对于上传优秀作品的作者,土豆网将支付一定的报酬,以此吸引大家创作更多好作品。
就目前而言,土豆网在国内最先推出播客,而且技术比较成熟,只要普及播客概念,让“土豆”广为人知,那么土豆网的成功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