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下午,记者注意到,各大网站的科技频道首页,都充斥着这样一条消息: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将在未来5年里对淘宝网追加投资50亿元人民币,而淘宝也还将继续沿用免费政策。
这样大手笔的投入,无疑非常符合以张扬和豪放而著称的马云的风格,看来也十分利好。不过这条消息,不免让人想起了日前被各大网站广为传播的另一则新闻——“雅虎亚洲资产缩水22亿美元,杨致远错失出售良机”。这条来自外电的新闻中指出,自7月份雅虎评估亚洲资产以来,该公司所持雅虎日本、阿里巴巴和韩国网络零售商gmarket的股价缩水了22亿美元——缩水幅度高达23%,只剩下了72亿美元。而杨致远目前正在考虑出售其包括阿里巴巴股份在内的亚洲资产……
一边是财大气粗的投资计划,另一边却带累投资人陷入困境遭受诟责,阿里巴巴的这局棋,到底是情势一片大好,还是四面楚歌捉襟见肘?
记者经查询发现,截至10月8日16点,阿里巴巴的实时股价为5.65港元,较7日收盘的6.710港元,下跌了近15.8%。实质上,这已经是阿里巴巴连续数日出现垮塌式跌价,而股价持续跳水,已经使得阿里巴巴本已所剩无几的市值再度缩水,仅仅为285亿港元,较最高市值2100亿港元缩水了1800亿港元。
这样的股市表现,无怪乎拖累得投资人杨致远不得不考虑忍痛割爱,甚至不惜放弃已经在中国市场上创下的一片天空。而这也使得笔者不得不质疑,此番阿里巴巴号称对淘宝追加的50亿元投资,是否根本就是一张空头支票?
排除资本市场上的失利和市值的严重缩水不提,根据阿里巴巴8月发布的年中财报,其上半年企业净利润为6.972亿元人民币。那么按照此番所公布的“50亿元”的投资计划来看,也就意味着,在未来的5年中,阿里巴巴需要拿出整整4年的净利润,才仅仅足以支付对淘宝的追加投资,更勿论其他几个业务的投资、研发费用、员工薪酬等等不菲的日常开销……
更重要的是,大家都知道,阿里巴巴集团的主要收入支柱在于b2b业务,而其他几个业务,都一直扮演着“只花不赚”的角色,尤其是每年烧掉数千万人民币、一再推行免费策略的淘宝,更堪称阿里巴巴旗下出了名的 “不下蛋的母鸡”。在当前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影响之下,中国大批出口型中小企业濒临倒闭,阿里巴巴赖以生存的b2b外贸市场已经严重缩水。在此种情况下,依靠一个自顾不暇的b2b,养活其他几个业务已是吃力,哪来的余力加大投资?难道我们的马大侠学会了点石成金之术不成?
显然,所谓的“50亿元”投资淘宝,不过是马云和他的阿里集团,为客户和投资者们画出来的又一个大饼,好看是好看,可惜充不了饥。
半年前,阿里巴巴歌舞升平,时至今日,缘何大幅裁员、股价暴跌?是什么让阿里巴巴对中文搜索引擎“一哥”百度恨得牙根痒痒,如此失态?
让阿里巴巴抓狂的,当然是最基本的生存问题——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以百度为首的搜索引擎所带来的搜索引擎营销推广方式,正在逐渐替代阿里巴巴“黄页”式推广。 “搜索引擎广告的春天来了。” 著名it评论家洪波曾经这样评价搜索引擎营销。不单是洪波,包括中国电子商务之父王峻涛等业界专家,也都多次指出,搜索引擎营销是比“黄页”推广更先进的商业模式,用他们的话来说,百度能为客户带来实实在在商机,成为阿里巴巴的掘墓人,阿里巴巴注定在睡梦中被惊醒。
早期用户不太了解网络,企业也没有自己的网站,阿里巴巴用频繁打电话与誓不见面不罢休的拜访,获得用户对网络黄页推广初步信心。随着商户对互联网越熟悉,也会用万网、35互联等工具建立自己的网站,原有信心在动摇。
由于互联网普及程度增加,阿里巴巴卖家信息越来越多,不仅卖家愈发难以被推荐到靠前位置,买家也越来越难以找到合适信息,而搜索引擎由于根据关键词定向,不会出现这个问题。经过两三年持续投入,客户他们自建的网站发布信息更全更详实,依靠搜索引擎模式推广水到渠成。
娇儿成弃儿,中小企业如潮般换船求生,使得外界对阿里巴巴看法更是极大转变,这种情绪直接体现在资本市场上。市值高达两千亿,如今三百多亿,而百度凭借坚挺的股价一直俯视着阿里巴巴,资本市场表现天壤之别,胜负已分。
百度不仅威胁着阿里巴巴过去和现在,而且较严重的威胁到了阿里巴巴后路,呼之欲出的百度c2c,抑制了阿里巴巴旗下淘宝的市场空间,包括未来有可能的资本市场想像空间。在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的梦魇里,百度无疑是那柄达摩克利斯之剑。
阿里巴巴开始了疯狂的挣扎,恶语攻击,暗招频频,但回报却是反向的,网站流量大跌,海外业务收缩,多数客户数月无人问津;数百名阿里巴巴员工突遭裁员失业;股价从40多元大跌至7元,在股民的咆哮中极可能变成废纸。在记者看来,阿里巴巴喊出“冬天来了”以制造危机,却祸延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