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努尔哈赤最宠爱的儿子,一生有众多机会去当“大清集团”的董事长―――皇帝,但他还是放弃了当董事长的念头,甘心做一个ceo,一个优秀的ceo―――“皇父摄政王”。
强力整合
16世纪末17世纪初,中原的“大明集团”气数已尽。而此时关外的“大清集团”在皇太极的带领下,已经占领了整个东北市场,并力图攻入山海关,打开整个中原市场。就在“大清集团”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集团董事长皇太极猝死在了办公桌前。多尔衮为避免自相残杀,接受“子承父业”这个中原传统观念,拥立皇太极幼子福临接任董事长,自己则甘当ceo―――摄政王,统管集团各项事务。
尽管多尔衮当上了ceo,且刚上任不久就干了件漂亮事:迅速打开山海关市场,并全面占有中国市场。然而他的地位并不是十分稳固。
“大清集团”的成员几乎全是满人,在中原客户看来,他们对大清集团有很强的排外心理。“大清集团”员工从关外来到中原,对中原文化也很难接受。强烈的文化冲突使得业务很难开展。“大清集团”的男员工统一着深蓝色长袍,跟据职位性质(文职或武职)的不同及高低配不同的文武补子及顶戴花翎。同时头发前面一率剃光,后面编成一辫子。
大胆变革
多尔衮非常清楚,现在的“大清集团”跟在关外时情况完全不同,要想巩固全国市场,必须加大本土员工的力量。多尔衮接受了大学士范文程的建议,“以汉治汉”,很多前“大明集团”的管理层继续到“大清集团”担任要职。
另一方面,满族人说满语,汉人说汉语,语言不通很不利于公司内部的沟通。多尔衮主动学习汉语和汉文化,影响集团内部其它成员,并将汉语当作“大清集团”的共同语。多尔衮的“以汉治汉”政策吸引了很多汉人才加盟“大清集团”,为刚起步的集团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入关后的“大清集团”亦不得不进行组织变革,以适应新的市场业务模式。多尔衮大胆改革,但为了使原“大清集团”高层不因组织变革带来的利益冲突影响工作,“八旗”事业部制继续保留,同时前“大明集团”的组织人员裁汰冗员,保留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延续科举制选拔晋升员工。
多尔衮在职期间,全面打开了中原的市场,正式把总部office定址北京,大刀阔斧地进行了多项改革。可以说,多尔衮是个十分优秀的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