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常佩服创业者,我不如他们,特别是脑子不够聪明,想不出商业模式,所以只能加盟一个团队,做职业经理人。”
说这番话的时候,宁君口气诚恳、表情认真,仿佛忘了他刚刚获得“年度十大创业企业家”称号。
zero2ipo清科公司创业家排行榜选中宁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宁君带领金融界(china financeonline)团队在180天内完成准备、提交材料、路演到上市交易的全过程,“闪电登陆”纳斯达克。
2004年10月15日,金融界(nasdaq:jrjc)正式在纳斯达克挂牌交易,成为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金融信息服务网站。此次ipo,金融界以每股13美元的价格在纳斯达克发行了620万股美国存股凭证,最终募集资金6024.25万美元。金融界此次发行新股2500万股,宁君现持有4%左右的公司股权。
从大连到北京
五年前,身在大连的宁君在业内拥有“雪山飞狐”、“东北软件王”的称号。40岁从商的他把名不见经传的大连雅奇电脑公司从惨淡经营做到了年利润近千万元,开发的信息管理系统软件一度占据中国80%以上的市场份额。
那时,每到假日,宁君就和朋友结伴驾车到度假村郊游、钓鱼。大连时代的宁君,生活是悠然闲适的。
此时,风险投资公司idg所投的“金融街投资理财网”和财富软件公司合并为财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即金融界),idg合伙人周全正四处为企业寻找ceo。他一个越洋电话打到大连,宁君就“拖着拉杆箱到了北京,糊里糊涂地”做了金融界的ceo。此后的五年,他再也没休过假,甚至没歇过周末,惟一一次旅游经历是“去故宫外面看了看”。
从大连到北京,宁君放弃了原来几倍于现在的高薪,远离了家中崭新的丰田佳美,选择了做“中国企业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中薪水最低的ceo,据说,至今为止,他一直没让公司为其买车,因为北京的地铁已成了他最常用的交通工具。
然而,大连与北京的差距远不止这些,宁君心里十分清楚,“私营企业与国际资本对回报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
在大连的时候,一个注册资本800万元人民币的软件企业曾经是宁君最羡慕的竞争对手,那已经令他感叹“多么大的一个企业呀!”那时,一听说“又有两个清华的学生要建立一个软件企业了”,宁君就会“口出狂言”:“我们要6个月打死它们(的企业)”。可是到了北京,不光金融界的股东是美国idg、新加坡vertex等国际资本,所遇到的竞争对手如盈时通、海融158、证券之星、和讯等,背后也都闪动着瑞士银行、软银、联想、高盛等巨鳄般的投资人。
“相比过去,现在的对手都是恐龙级的,它们哪一个没拿过上千万美元的投资?”宁君摇着头说,现在再不会轻言打倒谁了。
找到赢利模式
当过22年兵的宁君,30岁时成为沈阳军区一所军事院校最年轻的教授。军旅生涯的磨练让他面对困难不愿低头,他的思维逻辑是,“遇到困难,我首先会想,竞争对手的困难可能比我还大,所以我一定要咬紧牙关挺过去。”
2000年1月3日,宁君到金融界上任时,公司账面上只有80万元人民币。2月17日,金融界网站正式运行。宁君用一堆瓜子、几块糖“招待”了到访的记者,整个会务费用仅为46元。
这时的宁君还是个“网盲”(到北京前他没上过网),但这正是周全选择宁君做ceo的原因。宁君也许不懂互联网,但却深谙企业运营之道――着眼于盈利控制和投入产出比。这在“烧钱”盛行的互联网泡沫时代显得格外重要。
正式运营后的金融界网站主要以免费信息为主,还没有成形的产品,也没有盈利的通道。创业团队提出要为中国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提供“全方位投资理财”服务,这个概念现在看来仍然有些大而无当。宁君首先要解决金融界靠什么赚钱的问题。经过一番摸索,宁君带领团队确立了“为个人投资者提供专业信息服务”的定位,产品开发也围绕这一定位迅速展开。
2001年4月,在中国互联网的“寒冬”中,金融界推出了自主开发的第一款中国股市行情软件。2001年7月,金融界现金流持平;2002年,金融界弥补了历史上所有亏损;2003年,金融界开始对股东分红派息。
由于一向行事低调,金融界的成长经历似乎很少受到关注。2004年10月,金融界向纳斯达克公开提交上市材料后,香港yahoo首家推出相关报道。由于上报材料中,金融界用的英文名称为“china financeonline”,大篇报道将其译为“中国金融在线”。有朋友看到这篇报道特意给宁君打电话说:“有个你们的竞争对手要在纳斯达克上市了,你快看一下吧!”
耐得住寂寞
“一个好的ceo第一要抓市场,第二要抓市场,第三还是要抓市场。”在宁君的观念中,市场销售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
金融界自己开发的一款web版股票实时行情软件――“报价精灵”,在全国400家知名网站同时出现,迅速引起了金融界目标客户――股民们的注意,通过点击它进入金融界网站,进而了解金融界更多的产品和服务。据说,通过这一方式,金融界以不到50万元的投入,换来了如今每天上百万人次的访问量。2000年,面对互联网的低迷,管理团队有人提出是否可以考虑在网页内容中加入一些可读性强、比较轻松的内容(比如生活方面、成人信息等),以提高点击率,吸引眼球。这种提议很快被宁君否定了。
“如果到我们的网站浏览的很多人把目光放在与证券无关的页面上,这是我们的悲哀。”宁君这样说服大家:“想靠一种短期的‘绝招’或是‘技巧’,获得大规模的收益,甚至靠这类行为来发展企业,是非常有害的。”至今为止,金融界一直维护着比较严肃的金融网站形象。“我可以骄傲地说,在金融界网站上,找不到财经金融以外的信息。”宁君说。
手机短信业务兴起的时候,对收益的渴望再次引发了金融界内部的讨论:是调转船头大力发展短信业务,还是坚持做自己原有的服务平台?
宁君带着团队把各类sp(包括金融界的竞争对手和其他门户网站)的短信服务内容进行分类,分析不同类别内容的市场份额和收入比例。他们还走访了中国移动等运营商的相关人员,发现,当时的短信服务市场,内容以轻松娱乐甚至调侃的居多,不是一种适合金融界的盈利模式,而且,很可能来得快去得也快。所以,金融界在当时没有强化短信增值服务,而是继续进行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树立一贯的品牌形象。
2004年9月,监管部门调整了对sp牌照的管理方式,很多以此为主要盈利模式的企业都受到影响,此时,金融界在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
“在产品初期推广时一定要耐得住寂寞,要认识到品牌建设需要一个过程。有些企业因为觉得‘来钱太慢’,就放弃了对产品性能提高、市场开发的执着,转而进入其他商务模式或领域,这其实是一种失败的前奏。”
金融界上市当天,虽然曾以高出发行价2.5美元的每股15.50美元开盘,但首日却跌破发行价。2004年11月初,金融界公布第三季度业绩报告后,股价曾一度回调至每股13美元以上。但是,此后的12月直至2005年元旦以后,股价又陷入低迷。
尽管宁君说,上市后,他除了增加了每天看看纳斯达克股市的习惯,其他的工作与以前没什么不同,金融界也不会因为股价的变化,而改变既定的发展战略。但是,那曲线的起起伏伏已经令宁君的神经更加敏感,上市后的压力也成为金融界发展面临的新困难。
不过,这样的局面更激发了宁君的那股子“拧”劲,他现在很积极地向媒体介绍金融界的经营状况,他认为,资本市场早晚会认识到金融界的真正价值。
“在中国,金融界主要是向个人投资者提供金融和财经信息,提供上市公司信息。”在纳斯达克路演时,宁君就是用这句话吸引了众多投资人的注意。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概念股中不乏旅游、人力资源、短信、游戏等服务行业,像金融界这样一家提供比较严肃的财经金融信息服务的企业还是第一次出现。
除概念之外,金融界面对的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更加吸引人。据中国证监会公布的数字,目前在深沪两市开户的股民,已经超过了8000万人。而宁君判断,未来5到10年里,中国个人投资者群体不会快速萎缩,就算股市的不景气可能引发部分投资人退出,宁君认为也不会影响到金融界的生存。
当然,金融界并非守着个人投资者市场坐吃山空。金融界着手开发针对机构投资者的主流产品“中国股市x档案”,以弥补过去完全针对个人投资者,市场比较单一的缺陷。到2004年10月,这一产品陆续完成并推向市场。目前,针对机构的市场开发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却增长非常快。
金融界的早期投资者,idg至今仍是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据说idg内部有这样一种观点:“在金融界市值超过10亿美元之前,idg是不会彻底退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