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电子商务的唐志勋还是大四学生,可他已经创办了两个电脑服务中心。来自贵州铜仁贫困地区的小唐刚进校那会儿,属于特困生,交不起学费,甚至一个月常常有半个月伙食费没着落,只好在学校摆地摊来挣伙食费和学费。
贫穷、自卑的他没想到,3年后,他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昂首挺胸走在校园的马路上。唐志勋不仅养活了自己,还“养活”了另外3名贫困大学生。
在江西财经大学的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小唐创办的思锐电脑部设在一楼。业务量不小,“学校图书馆、档案馆的电脑设备的维修业务都可以拿过来”,小唐对这个电脑部充满信心。他在城区也创办了一个电脑维修中心,每个月租金加上水电费、宣传费需要4000多元,创业成本太高。可学校的创业孵化中心,把公司的租金和水电费都免了,创业成本低,很快就能运转起来。
今年3月,江西财经大学投入资金260余万元,建成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建筑面积达4000平方米。“学校花这么大精力成立这个创业孵化中心,就是要让它成为实践教学的一个场所、学生创业演练的重要平台、创业者的摇篮。”
目前,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已有45家在校生创办的企业入孵,其中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实体性公司26家,虚拟公司19家。凡是想让自己创办的公司入驻中心的学生,必须拿出一份详细的商业计划书,通过学校的专家答辩和论证,再通过中心管委会的批准,才能正式进驻中心。凡是进驻中心的公司,不仅租金、水电费全免,而且能得到学校专家团创业实践的全面指导。
培养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业型人才,是学校办学思路的核心,写进了《江西财经大学章程》。学校曾多次组织“什么才是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业型人才”的大讨论。在讨论中,师生们明白了,它的实质内涵是,培养具有“信而达礼,敏而好学,廉而知耻,毅而弥坚”素质,富有创新精神、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能够创造就业岗位或优秀业绩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在这样清晰的办学思路指导下,学校一直在探索有本校特色的“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成立了创业教育研究指导中心,实行弹性学分制及试听课制。到2006年,以创业教育为特色的本科培养方案成熟了。“通识课程(30%)+学科基础课程(20%)+专业课程(30%)+创业教育课程(5%)+实践环节课(15%)”课程体系形成。创业教育成为学校一个独立的教学模块,《创业学概论》成为学生们必修的课程,还有《创业通论》、《创业管理学》等7门创业教育选修课,学生们被要求至少修满2至4个学分。
2006年第17届学生学术节,让唐志勋开了眼界。1100余家模拟公司粉墨登场,5万多人次的学生参与其中。人才交流市场、注册会计师事务所、银行、外汇交易所、税务征管、公务员录用、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等20余项模拟业务开展得有模有样。各模拟公司在“市场调查事务所”咨询投资项目,在“广告公司”进行产品设计,在“注册会计师事务所”验资,在“工商所”办理“执照”,在“人才市场”招募员工,在“银行”贷款,在“税务所”纳税,在erp沙盘上作出经营管理决策,在“外汇交易所”买卖外汇,在“股市”上进行资本运作,在“进出口商品交易会”谈生意,在“法庭”打官司,一切都好似商场上的实战演练。
迄今,模拟“华融银行”已举办了17届,模拟“艾弗外汇交易所”举办了11届。同学们在仿真度极高的“市场”竞争中,充分体验着创业的艰难,以及失败与成功。
“没有创新,就是一潭死水。没有创新,就将永远停滞不前。”校党委书记伍世安博导这样说。“江财特色的创新就体现在学校培养的学生不是给社会制造就业压力,而是要为社会创造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