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是(masterofbusinessadministration)的英文缩写,中文称工商管理硕士。又到mba毕业时,又是mba招生时。每天春秋两季的“mba繁殖期”,让职场上的mba人数大增,也曾有一度传出mba毕业生已经人满为患,管理层职位“僧多粥少”等令mba尴尬的信息。
可是尽管如此,面对巨额的学费,每年还是有大量职场人士报读mba。国内的、国外的;全职的、在职的……是不是希望在职场有所建树的人都应该去读mba?读mba的高投入有没有相应的高回报?这些回报最终看来是不是真的值得?怀揣这些问题,让过来人和专家们一一解开疑惑吧。
观点1:赞成学有所成 mba是所有机遇的敲门砖
毕业于“南洋理工大学——交通大学mba”戴先生毕业后在新加坡工作了两年半后,我毅然去报了南洋理工大学——交通大学mba。当初我去报读mba的初衷是想学习一些科学的思考方法,并借此机会认识一群有经验的同类,得到更多地交流。因为有时别人身上的长处恰恰就是自己身上的“软肋”。我认为mba是一个载体,里面承载了一批有想法有智慧的人,以及某些领域的佼佼者。因为本身承担得起mba不菲学费的人,最起码是公司中的中层白领,收入不会很寒碜;再者经过考试选拔,一般而言留下最后1/3的人。这首先就是对mba人员的一层筛选,选出真正有能力以及有潜质的人。
有种说法是,高层的人士如公司的ceo们都去读emba了,他们的目的就是去认识更多更高端的人,这是一个良性循环。mba也是同样道理。只不过里面聚集的是公司中的中高层管理者。我的后半段mba课程来到上海的交大完成,三年下来,刚刚毕业的我,对于mba带给自身的价值已经深有感触。我觉得mba就是任何机遇的“敲门砖”,无论是面试求职也好、晋升发展也好,没有这个学位为基础,连公平竞争的机会都不可能获取。读和不读的差距非常明显,有了更上一层的学历背景,就更有可能朝自己向往的职位靠拢。mba带给我的是更多的机会。
观点2:反对混水摸鱼
hr的反面观点:一些mba是垃圾
某法资企业人事部门徐先生在实际招聘工作、以及员工绩效考核过程中,
mba的身份并不能产生多大作用。就我个人而言,如果碰到在面试时候以mba自居而夸夸其谈的人,我会极为反感,而且首先将其从名单中删除。毕竟,现在社会上揣着mba学位的人太多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从名不见经传的学校中混水摸鱼而得来的名号,根本不符合真正意义上mba人士的素养,这一纸文凭完全就是垃圾。
可能我的工作观念有点偏激,我坚持优待那些跳过两次以上槽的人。不说忠诚度问题,至少这些人接触过不同企业的经营环境和文化理念,无论在经验上还是见识上都较占优势。当然,也并非所有mba都不值得一提,名校效应还是很有影响力。而我更欣赏那些拥有一定年数工作经验、并拥有一定专业方向的mba,比如在法律方向、会计方向、市场研究方向等非常精通的人士,这些人至少也都在30~35岁以上了。一般大学的mba,尤其是那些在招生时对工作年限要求甚低的学校毕业出来的mba,跟拥有几年工作经验的本科生相比,区别真得不是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