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大一大四学生股海里赚得36万元引热议,大学生校园炒股:福兮?祸兮?
前段日子,本报民意版就两位大学生展开了系列讨论,对大学生的时代精神进行探讨。日前,南京财经大学大四学生小林因为在校期间炒股成为新闻人物,与本报的讨论话题遥相呼应。昨晚,本报邀请蔡银寅与这位小林进行了对话。
民意焦点
南京财经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的一名普通大四学生小林最近一下成了大名人,因为他炒股一年,资金从7万元炒到了36万元。据悉,在部分大学生炒股赚钱的示范效应的带动和影响下,更多的大学生开始加入到炒股大军中来,特别是在经济相对开放、发达地区的高校和财经类高校,这一现象更为普遍,有的高校甚至出现了整个宿舍、整个班级炒股的情况。当代大学生能否在学业期间涉足商海尤其是高风险投资领域,他们的成败得失和人生体验,构不构成大学生的精神价值体系,成了有识之士以及学生们自己热议的话题。
当事者言
小林(南京财经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大四学生):当初起始资金只有3000元钱,还是我的压岁钱。也就是这3000元的起始资金,让我挖到了“第一桶金”——7012.8元。加上之前的3000元,我就变成了学生中的“万元户”。后来我觉得10000元不过瘾,2005年底,我跟父母写了借条,借了6万元投进了股市。2006年1月份,我以6.70元/股的价格全仓吃进了中金岭南(000060),到了2月份,这只股票已经涨到了10块多钱,一下子,我就赚到了3万多元。
后来,我开始关注起具有股改概念的股票,紧紧盯住了另一只股票——江苏阳光(600220)。2006年5月8日,我在2.55元/股的价位上全仓吃进江苏阳光,仅仅过了9个交易日,股价就翻番了,涨到了5.8元,我果断离场,资产从10万多元涨到了20多万元。后来又碰上了2006年下半年的大牛行情,我的资产增加到了36万多元。
民意争鸣
本报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对于大学生炒股一事,大家的态度褒贬不一、莫衷一是。
小吴(南京财经大学学生):现在是商业社会,炒股可以培养大学生的“财商”,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投资能力、学会理财,否则将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平时大家都说书本知识是死的,只有在实践中运用才能真正做到“活学活用”。
许培(南京市民):我认为炒股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学习相关课程的兴趣,他们中的许多人主动选修财经证券类课程并取得好成绩就是明证。我对这些现象一向就认为应该开明,亏点钱也许对孩子更好,年轻人嘛,心态不免浮躁,人生第一笔钱赚得太顺未必是好事,股市如人生,有起也有落,这也是对他们的额外历练。
乔灵花(南京师范大学大四学生):大学生炒股需要占用大量时间,必然会影响到学习,荒废学业,智商不高,何来财商可言?另外大学生炒股可能会养成他们不顾后果、赌博人生的心态,而忘记踏踏实实做事的道理,这样的后果甚至比赔钱更严重。并且,假如炒股赔钱的大学生难免心态失衡,甚至影响他们的基本生活,还容易引发诸多心理及社会问题。
专家点评
陈良教授(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同一行为发生在不同的个体身上其结果也可能完全不同,对大学生炒股现象是与非的任何简单判断都是不可取的,关键在于正确引导、趋利避害。
对于确需将真金白银投资于股市的大学生,首先必须明确此举的目的是锻炼能力而非赚钱;其次不应巨额投资,尤其不应负债透资炒股,更不可孤注一掷到将基本生活费都用于炒股;三是要善于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做一个理性高明的投资者;四是要有风险意识,从来没有只涨不跌的股票,不要被一时的小有斩获而冲昏头脑。同时还要正确处理好投资与学业的关系,以学为主,来日方长。
蔡银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生、江南时报曾对他及“蔡银寅现象”进行过多次报道):我觉得小林的出现是偶然中的必然,就像买彩票一样,每期都有中大奖的,尽管炒股和博彩不尽相同,但道理都是相通的,只不过这个人恰是小林——一个在校大学生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如果从概率上讲,我们似乎可以不用关注小林同学,因为从知识水平上来说,比小林学历低的炒股赚大钱的也大有人在,比他学历高的也有许多人赔了血本,这说明炒股不仅仅取决于专业知识水平的高低,还有许多其他的因素在里面。所以我认为,他能炒股赚到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这种概率对大学生来说有多大,我不敢预测,也无从预测。如果说我们的在校大学生从小林身上看到的只是他的成功,而进一步认为自己也具备了股市拼杀的能力的话,我想这也许有点盲目。暂且不说小林炒股的前前后后是否只是如他说的那么简单,即使是这样的,我们也不能就此判断炒股是件容易的事,因为一个简单的逻辑是,如果这是简单的,市场早已将具有该能力的人吸引过去了,而之所以长时间没有如此,不是因为市场失灵了,而是有潜在的东西在里面,所以想以小林事件来树立炒股信心的同学,应该审视一下自己,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