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蓝梦岛主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作为清朝最深情的词人,纳兰性德留下惊艳佳作无数,其中传颂最广的两句当属“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出自《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全词曰: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性德,字容若,叶赫那拉氏)
这首长得像诗的词,是纳兰性德非常重要的一篇代表作。标题中,《木兰花》又作《木兰辞》,是词牌名,所拟之《决绝词》则是古体诗的一种,其主旨主要是以女子口吻控诉男子薄情,进而表达决绝之意,比如卓文君的《白头吟》。而“柬”的意思则是“给……信札”。
也就是说,纳兰性德的这首《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是一首闺怨词,抒发的是痴情女子被薄情男子抛弃后的幽怨之情。然而,这只是表象。
自古以来,描写闺怨的诗词数不胜数,纳兰性德的这首《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之所以能独领风骚,自是有其绝妙之处。如下,笔者就带大家品鉴一番。
人生若只如初见:
这一句最是直白平淡,却也最是感情浓烈,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道出了初见时的美好和难忘,暗含着对逝去爱情的怀念,直击人心深处,遂成千古名句,至今仍被引用不绝。
何事秋风悲画扇:
这一句很多人会背,但并不十分清楚其中含义。此处引用班婕妤被抛弃的典故:才女班婕妤原本是汉成帝的宠妃,后因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曾写汉乐府诗《怨歌行》抒发被弃后的幽怨之情,其中以秋扇自喻,说自己像秋天的扇子一样,天气凉了就被闲置一旁,备受冷落。此后,古诗词中便常用秋扇比喻女子被弃。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这两句看似白话,实则又是一处用典,出自南朝诗人谢朓的《同王主簿怨情》:“故人心尚永,故心人不见。”必须强调的是,纳兰性德的原句是“却道故心人易变”,只因汪元治本的《纳兰词》把“故心人”误刻为“故人心”,以讹传讹至今,才成了我们常见的版本“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这两句继续用典,说的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据《太真外传》记载,唐玄宗与杨贵妃曾于七夕之夜,在骊山华清宫长生殿许下海誓山盟,白居易《长恨歌》里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两句,说的就是这件事。
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为了自保狠心将杨贵妃赐死。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在途中忽闻雨声、铃声交错,顿起悲伤之情,遂作《雨霖铃》曲以寄哀思。《雨霖铃》这个词牌就是这么来的。宋朝时,柳永曾借用此调作《雨霖铃·寒蝉凄切》。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这两句仍是沿用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典故,其中的“薄幸锦衣郎”指唐玄宗,“比翼连枝”化用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两句,指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盟誓。
全词大意是:
你我的情分,如果一直如初见时那般,该多么美好。那样就不会有如今的相离相弃。如今你轻易变了心,却狡辩说恋人间本来就是容易变心的。
想当年,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山盟海誓犹在耳边,最终却又作决绝之别,即使如此,她也未曾生怨。(据记载,杨贵妃死前曾说:“妾诚负国恩,死无恨矣!”)但是,你又怎么比得上唐玄宗呢,他至少还对杨贵妃许下过“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那样美好的誓愿。
纳兰性德的这首《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语言哀婉,情感缠绵,借班婕妤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典故,通过“秋扇”、“骊山语”、“雨霖铃”、“比翼连枝”这些人们熟知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幽怨、凄楚的意境,抒发了痴情女子被薄情男子抛弃后的幽怨之情。
有一种观点认为,纳兰此词,表面虽然是以女子口吻控诉男子,实则表达的却是对自己辜负心上人的痛斥。传说,纳兰性德年少时深爱着青梅竹马的表妹雪梅,无奈表妹却被反对这段恋情的纳兰性德母亲送入皇宫为妃,最终,性格刚烈的表妹竟然吞金自尽。
表妹是纳兰性德一生不忘的白月光,也是他毕生最亏欠的人,这首词,或许就是他假借表妹的口吻,痛斥自己的无能,没有能力保护她,辜负了心上人的一片痴情。
纳兰终究是太过痴情,其实,纵然表妹是因他而殉情,他也完全不必如此自责,以至于终身负伤,毕竟,连身为九五之尊的唐玄宗都无法保护自己心爱的女儿,更何况是他呢?这人世间,有些事情,确实并非人力所能及。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