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并不孤单,它位处于柯伊伯带,与它相伴相随的还有千千万万的矮行星以及岩石和冰块碎片。
(图源: 原文附图,保罗·弗利特摄)
相信每个人都知道冥王星这叛逆的巨石,几十年来它都试图瞒天过海,假装自己是太阳系行星家族中的一员。直到科学家们以一种更为精准的方式来重新定义了“行星”一词,才将它彻底排除在太阳系行星大名单之外。
(图源: 网络图片,太阳系结构示意图)
但你知道吗?冥王星其实并不孤单。
换而言之,它不仅仅不孤单,反而有逾10万个伙伴相依相伴,共同在太阳系寒冷、遥远而荒凉的外围轨道上环绕着太阳运转。
(图源: 网络图片,太阳系结构示意图)
这个寒冷、遥远而荒凉的轨道根据20世纪中叶荷兰天文学家杰拉德·柯伊伯的名字命名为柯伊伯带。杰拉德是提出冥王星周边并非空无一物、而是有很多天体的猜想的几人之一,但他认为其它天体在现代(即在过去的十亿年内)已经消失,虽然这一认知现在被证明并不正确,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柯伊伯带”仍被保留下来。
(图源: 原文附图,柯伊伯带猜想图)
柯伊伯带与小行星带非常类似,只是其宽度、高度以及所含物质质量都是小行星带两倍以上。柯伯伊带最为人熟知的成员是矮行星冥王星,据预测,整个柯伯伊带有超过10万个天体。
柯伯伊带位于海王星轨道以外,大概30到50 AU的范围内。而更精确的范围,可能不同的科学家给出的答案也不一样。那些不熟悉天文学专业术语的人而言,可能困惑于“AU”这一词。事实上,“AU”是“天文单位”的缩写,1天文单位,即为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所以30 AU代表柯伊伯与太阳之间的距离是地球与太阳之间距离的30倍。
柯伊伯带除了冥王星外,还拥有另外两颗矮行星妊神星(Haumea,小行星编号136108)、鸟神星(Makemake,小行星编号136472)、以及其它千万块体型较小的岩石、冰块。虽然我们知道有很多的天体在那里,但是因为它们较小的体积与遥远的距离,这些天体很难被我们观察到。所以我们猜测,大概有不低于十万个的柯伊伯带天体,或者简称为“KBOs”,或者更直截了当的称之为“QB1-o’s”。这并不是我编造的,而是专业术语即是如此。
(图源:网络图片,柯伊伯带代表性天体图示)
总而言之,柯伊伯带就像一个更大、更冷的小行星带。
(图源:原文附图,科学图片库,马克·加里克)
根据大量的数学计算与计算机模拟,科学家们大胆推测:柯伊伯带在主要行星形成后很早就形成了。那时候太阳系最巨大的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相较现在更紧密的环绕着太阳运转,周围环绕着一群如同狂热粉丝般的小行星体。
在它们形成之后,木星和土星逐渐偏移到距离太阳更近的地方,同时通过实验模拟增加的一点引力作用最终将天王星和海王星引导到距离太阳更远的轨道上。实验模拟的一点引力作用即可带来这些影响,我们更可以想象,体型巨大的行星开始运转时,随之而来的连锁反应是何等巨大。
(图源: 网络图片,柯伊伯带猜想图)
当天王星和海王星脱离太阳母亲的臂弯向远处漂移时,它们的引力可能会使一些天体完全从太阳系中脱离出来,成为独自在浩瀚宇宙中漫步的孤独旅行者。但是仍有一些天体在顽强地与引力斗争。虽然被那些巨大的行星引导着向外迁移,但它们在太阳系最外层找到了避难所,以稳定的轨道的远远的但坚定不移地绑定在在太阳系的战车上。而今,它们安静、孤独地在遥远的太阳系外围运转,好像在静静缅怀更为喧嚣活跃、紧密团结在一起时的曾经。
BY: discovery
FY: 君归心
如有相关内容侵权,请在作品发布后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还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