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一隅之业 富一方之民
兴业县地处广西东南部,玉林市西北部。它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南朝陈天嘉二年(公元561年)即置石南郡、石南县,唐朝开始以兴业为县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务院于1953年8月批准撤销兴业县,归并玉林县。1997年4月,国务院批准新设立兴业县。全县现辖13个镇,214个村(社区、居委会),总面积1486.7平方公里,总人口76.4万。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农业发展强劲,工业潜力无限,民生福祉不断增加,先后获得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科普示范县、中华诗词之乡、中国楹联文化县、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国无邪教示范县以及广西无传销县、广西诚信计生示范县、广西人口计生工作先进单位、广西畜禽产业化示范区、广西氧化钙之乡、自治区招商引资项目大兑现工作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兴业农业走向现代化
发展强劲
兴业现代农业发达,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水稻免耕抛秧示范基地县、全国创建粮食高产示范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马铃薯标准化种植示范区和广西畜牧业十强县、广西第一养鸡大县、广西马铃薯免耕技术推广第一县、广西创建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县,拥有春茂、温氏、和丰、扬翔等规模农业龙头企业18家,累计建成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16个,现正在推进“三区四园联创”(即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广西五星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广西农业科技示范园、玉林市“五彩菜园”和健康食品产业园联创);培育有“金大叔”土鸡、全上品餐饮、城隍酸料、蒲塘米粉、兴业黄金桔、山心毛尖茶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形成了粮食、禽畜、蔬菜、果蔗、水果、中药材、食用菌、茶叶等优势特色产业。
兴业工业持续优化
潜力无限
兴业县获“广西氧化钙之乡”荣誉称号。
兴业园区产业集聚优势明显,发展空间广阔,是广西首批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依托本地低丘缓坡优势和丰富矿产资源,建有一区三园,“一区”即是玉林市新材料生态产业园区,“三园”即是园区下设葵阳建材产业园、大平山健康食品产业园、兴业轻化产业园。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全县已建成标准厂房27.5万平方米,入园企业达120多家,形成了建材、化工、食品饲料、机械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六大产业集聚群,并结合玉林市发展十大产业的战略机遇,将产业由“六大产业”调优为健康食品、新材料、化工“三大产业”重点发展。全县培育有中广核葵阳风电场、兴业海螺、利而安化工等一批国内外名牌企业。
兴业宜居宜业
活力迸发
兴业县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围绕建设宜居幸福城镇目标,深入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镇承载和集聚能力不断提升,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城镇化率达到38.5%。2018年上半年,成功引进力宝集团投资40亿元城市配套整体提升工程、碧桂园集团投资7亿元碧桂园房地产开发等城建项目。兴业气候宜人,生态优良,民风淳朴,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观独特。现有被誉为“岭南第一岩”的国家4A级鹿峰山风景区、始建于宋代的石嶷文塔、广西保存最大最完善的庞村明清代民居群、李宗仁屯兵遗址以及谭村古堡、明朝清官何以尚故居、桂东南起义指挥部遗址、震声楼等名胜古迹,打造有大水乡村旅游区、幸福农庄、庞大福生态农庄、联民火龙果基地等特色农业观光旅游示范点。鹿峰山-天外天景区、葵山景区等重大旅游项目加快推进。积极推进全域旅游创建及创星工作,6月5日获列入自治区级“全域旅游”创建县。
兴业脱贫有力
人民幸福
兴业扶贫产业结硕果。
兴业县“十三五”精准识别贫困村92个,建档立卡贫困户19050户75767人,贫困发生率为13.58%。2016年已脱贫1791户7469人,实现20个贫困村脱贫摘帽。2017年,兴业县脱贫攻坚夺取新胜利,实现5.3万人脱贫,30个贫困村出列,高质量摘掉贫困县帽子,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69%,全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现场会、全市产业扶贫工作现场会、脱贫摘帽工作推进会等会议在兴业县召开。
兴业着力改善民生
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立足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保障好底线民生、基本民生和质量民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扎实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7年10月18日,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提前一年并以第一高分通过自治区督导评估;同年11月全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推进会在兴业县召开,兴业县“筹好钱”“用好人”“把好向”“建好制”的做法得到了自治区的充分肯定。今年12月22日,兴业县以广西最高分的优异成绩顺利通过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认定。实施学校建设攻坚,安排校舍建设422个项目,新(改)建成学校7所,实现新增学位6000个,超额完成目标任务1000个;县城西幼儿园、城西小学、第四中学等学校已于今年9月开始招生。
兴业县在全区率先全面推行“公建民营”养老服务 “兴业模式”。
民政工作扎实推进,在全区率先推行公办养老设施整体实施“公建民营”改革,集中精力将兴业县民政园区打造成全区有影响、有特色的养老服务品牌,走出了一条顺应民生需求、具有兴业特色的“公建民营”养老服务新路子,自治区民政能力建设现场会、玉林市民政工作现场会等会议在兴业召开。卫生计生工作扎实开展,县妇幼保健院、县中医院加快建设;已开通跨省异地就医业务,现有20个城镇职工和110个城乡居民办理了跨省异地就医业务。深入推进平安兴业、法治兴业建设,玉林市信访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暨业务工作规范化队伍建设专业化现场推进会在兴业县召开。
新时代书写新篇章,兴业县将以现有成绩为新起点,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考察广西重要讲话精神,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以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工业化、城镇化为主导方向,在抓攻坚促脱贫、扩投资上项目、调结构抓产业、促改革扩开放、抓整治优环境、办实事惠民生、改作风提效能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兴业县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助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栉风沐雨四十载 兴业经济硕果盈
兴业,一座名副其实的民兴业盛之城。改革开放40年里,它栉风沐雨、砥砺奋进,结成了累累硕果。过去,它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如今,它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不断走向现代化;过去,它是闻名的“水泥之乡”,如今,它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碳酸钙产业,荣获了“广西氧化钙之乡”;过去,它依托优势资源快速发展,如今,它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大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产业结构得以不断优化,县域经济发展实现了新突破……
四十载风雨兼程,四十载澎湃前行。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迎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纪元,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解放,经济步入了加快发展的新阶段。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玉林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兴业县上下牢固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扎实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优生态、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着力强产业促升级、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增优势,全县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谱写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华章。
地区生产总值翻了10倍
县域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
自1997年建县以来,兴业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开拓奋进,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树立科学发展理念,采取龙头带动、园区拉动、创新驱动、产业互动、城乡联动等有效措施,坚持调整存量与做优增量并举,推动了传统优势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县域经济不断跃上了新台阶。
兴业县工业持续优化、潜力无限。
建县以来,兴业县县域经济发展实现了新突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7年,兴业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2.83亿元;与1997年相比,地区生产总值翻了10倍有余,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22.6∶44.0∶33.4。1997年,兴业县由农业主导,到了2017年,工业已成为了兴业县的经济支柱产业;2017年,兴业县的服务业比重提升至33.42%,比1997年上升约16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2.88%,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转向依靠三次产业共同带动,全县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提高。
至2018年上半年,兴业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先后获得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标准化种植示范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自治区招商引资项目大兑现工作示范县等荣誉称号,为全县社会经济协调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广核葵阳风电场项目。
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努力打好“农业”这张王牌
说到农业,提到农民,过去人们总是联想到“面朝黄土背朝天”“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之类的语句,总能联想到农民日子之艰苦、农业劳作之艰辛。而在兴业,改革开放的40年里,农业与农民的现状早已悄然改变,让农民真正实现了从“填饱肚子”到“过好日子”的蜕变。
兴业县大力发展优质水稻种植。
“我们合作社的火龙果一直不愁销路,不少村民靠着火龙果过上了好日子。”兴业县石南镇六联村联民火龙果专业合作社老板梁武才表示,依托电商平台,村里种植的火龙果远销各地,这些年里不少贫困户因此摘下穷帽、走上了致富路。
2018年11月27日,广西誉美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冷链物流配送及农产品加工中心项目在兴业县大平山健康食品产业园举行开工仪式。项目建成后,冷链配送中心日配送量将达50万人次,农产品深加工中心年加工能力将达到1万吨。该项目将致力发展成为农业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冷链物流配送一二三产高度融合的现代农业企业,全力打造玉林地区大型的智慧冷链物流。
兴业县一直高度重视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立足自身资源优势,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逐步壮大市场主体,加大科技支撑,大力推进农产品深加工业,不断完善产业链、组合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加快了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
生态有机茶是兴业县近年发展起来的提质增效农业特色产业。
在构建现代农业方面,兴业县培育和引进一批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用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例如发挥春茂集团、温氏集团等18家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快发展壮大粮食、禽畜、果蔬、中药材、食用菌、茶叶等特色产业,近年来全县新增了7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同时,兴业县还实施了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增点扩面提质升级三年行动,加快“三区四园联创”,全力推进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累计建成了兴业县凤鸣雅江生态种养(核心)示范区等16个自治区级示范区,新增了农民专业合作社78家。
改革开放以来,兴业县的农业发展发生了历史巨变。而如今,乡村振兴又为兴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三农”发展新篇章正在徐徐展开,兴业农业还将继续在改革发展中砥砺前行。
做大做强碳酸钙产业
工业成为兴业经济支柱产业
兴业县大力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
一直以来,兴业县都是全国闻名的“水泥之乡”。改革开放以来,兴业县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大力发展以碳酸钙产业为主的现代工业,并依托相关工业园区建设带动其他新兴产业发展。今年11月,广西碳酸钙行业协会授予兴业县“广西氧化钙之乡”荣誉称号,工业早已成了全县的经济支柱产业。
过去,兴业县分布着大大小小、规模不一的水泥企业、水泥厂。因为管理粗放,部分小型采石场、石渣加工企业、石灰土立窑等存在着资源耗费严重、环境污染大、经济效益低下的现象。
而近些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工业运行面临资源环境方面问题日益突出,为保证生态环境、民生福祉永续发展,兴业县积极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工业运行进入动能转换阶段。
兴业县葵阳海螺水泥有限公司便是兴业县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要求,按照国家产业政策,把耗费资源严重、环境设施差、经济总量低而产品质量差的县内29家水泥立窑企业进行淘汰,然后在此基础上引进一家当今国内最先进的大型水泥企业。目前,该公司年余热发电量约1.49亿度,年节约标准煤5.6万吨,年减少CO2排放12万吨,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为了大力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兴业县大力发展碳酸钙产业,编制了《兴业县碳酸钙产业转型升级规划》,并且该县碳酸钙产业已纳入自治区碳酸钙产业中长期规划。目前,兴业县与湖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建立了战略合作,走产学研结合、校所企联盟的新型工业化之路,推动落实兴业工业产业转型升级及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等措施,精准发力推动碳酸钙产业转型升级。
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兴业县积极打造“一区三园”,依托碳酸钙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积极培育工业经济新增长点。“一区”即是玉林市新材料生态产业园区,“三园”即是园区下设葵阳建材产业园、大平山健康食品产业园、兴业轻化产业园。2013年以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环境不断优化,集聚效应有效发挥,已入驻企业100多家。以玉林市新材料生态产业园为例,兴业县在大力发展碳酸钙产业的基础上,加快培育发展健康食品、新材料、精细化工三大产业,成功引进了正邦集团投资30亿元的百万头肉猪深加工、柳钢集团投资24亿元的年产480万吨精品钙业、中农联投资15亿元的农产品电商物流园等一批产业项目,园区工业效益呈现大幅提升势态,高质量发展的格局初显成效。
实施“三产活县”战略
三大产业融合初具规模
兴业县是“三黄鸡之乡”。
“过去没有电商,村民们的土特产大多自产自销,没有太大经济效益;如今通过淘农村这一网络销售平台,村民们的大米、芋头、土鸡等特产不仅远销外地,更是卖出了好价钱。”谈到改革开放的变化,这是兴业县蒲塘镇龙平村第一书记陈淑源的体会。
近年来,兴业县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积极推动“互联网 ”的发展。2016年,兴业县创立了兴业县电子商务产业园,在园区内设立淘农村电商服务中心、电商培训基地、电商创业孵化区等,建立了10个镇级服务站和140多个农村电商服务点和电商扶贫服务站,共发展电商企业和个体网店200多家,加快了兴业县“互联网 ”、电子商务、商贸物流等服务业的发展。今年1~10月,该电商产业园销售额实现5320万元,同比增长47.6%;同年5月,兴业县的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创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商务部验收。
国家4A级景区鹿峰山景区。
改革开放40年里,兴业县的旅游产业更是从无到有、旅游项目从弱到强、旅游规模从小到大。近年,兴业县积极推进特色旅游发展,加快了鹿峰山-天外天景区、葵山旅游风景区等旅游项目建设,全力推进了全域旅游创建及创星工作,并于今年6月5日获列入自治区级“全域旅游”创建县。今年1~10月,兴业共接待游客311万人次,同比增长74.47%;实现旅游总消费32亿元,同比增长72.82%。
兴业县通过实施“三产活县”战略,加快了兴业县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大力发展批发零售、商贸物流、金融、房地产等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互联网 ”、电子商务、生态旅游等新兴业态,第三产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兴业县淘农村服务中心通过电商帮助贫困户销售土鸭。
在一二三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兴业县以现代农业示范区为载体,初步形成“一产接二连三”的融合性发展模式,三产融合初具规模。
例如,兴业县电子商务产业园建成运营,云天商贸城、卖酒金泽金现代物流园、群邦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园及“智慧农业”市场等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引进了陈宁湖休闲度假区项目、龙潭林场生态养生旅游项目等,为兴业县农产品升级、组合、包装变成旅游商品打下坚实基础,也积极探索了多类型农村产业的融合方式。
再如,目前兴业县电子商务产业园与和丰禽业、百谷米业、绿峰茶厂等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打造了精米、肉鸡、茶叶等17个种类29个牌子的产品推向市场,实现了农副产品的商品化,不断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延长了产业链条,也加快了三产融合步伐。
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大行动
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
“兴业诚钢碳酸钙项目进入园区以来,从项目土地征拆、建设到投产,都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服务十分周到细致,让落地企业坚定了在兴业长久发展的信心。”在广西玉林市新材料生态产业园内,兴业诚钢碳酸钙项目负责人徐超能对记者说。
兴业县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助推企业发展。图为大平山产业园。
改革开放以来,兴业以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大行动,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全县的营商环境大幅好转,实体经济发展和民间投资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高潮。
兴业县始终把软环境建设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大事来抓,制定出台稳增长工作意见、重大项目集中攻坚等一系列“定向精准”政策措施,坚持领导干部包联重点工作、重大项目等工作制度,定期召开通报会、推进会、调度会等,确保部署的工作事事有落实、推进的举措招招见实效。特别是对于每年确定的各项重点工作,拿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做到工作项目化、项目具体化,真正做到精准调度、定向施策。
兴业县通过转变机关作风,规范行政行为,抓好行政审批项目的清理,推进了行政审批“一站式”办公,通过实行“先照后证”、“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审核合一、企业快速登记、企业简易注销登记等举措,大大提高了企业来办事的效率。
兴业县还严格规范执法行为,严明纪律,跟踪督查,严肃查处违规行为,重点查处以权谋私、吃拿卡要,违规违法、失职渎职的案件。同时加大企业及周边社会治安的综合整治力度,对干扰、破坏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的行为,采取果断措施坚决打击,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生产环境。
兴业: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加快群众脱贫步伐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近年来,兴业县持续在民生领域着力补短板、兜底线、出实招,向全县人民群众交出了一份满意的民生答卷。而这份答卷中,最突出的亮点毫无疑问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和脱贫攻坚工作。
一直以来,兴业县高度重视、高位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如今兴业教育又传喜讯——今年12月22日,兴业县以广西最高分的优异成绩顺利通过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认定。
兴业县一直坚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支持、加大投入力度,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2017年12月,经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年终考核和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检查评估,2018年4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兴业县脱贫摘帽。
把最好的资源给教育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检”
兴业县最美风景在“校园”。
教育是民生之本。为高质量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兴业县成立了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落实“筹好钱、用好人、把好向、建好制”举措,使全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教育质量大幅提升,城乡校际差距逐步缩小,各种资源趋于均衡,在全县形成了“最好的资源在教育,最美的建筑在学校,最亮的风景在校园,最强的队伍在教师”的局面,形成了“孩子有幸福感、家长有获得感、教师有振奋感、社会有满意感、政府有成就感”的氛围。而如今,兴业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又高分通过“国检”。
兴业县以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抓手,积极推进城区学校项目工程建设,县四中、城西小学、城西幼儿园等学校已于今年9月开始招生。今年5月,兴业县代表自治区到北京参加第三届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展示交流活动,是全国75个典型案例中唯一的县级代表。
兴业县搬迁群众子女实现就近入学。
在实施标准化建设方面,兴业县多渠道筹集发展经费,加快了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投入7.81亿元实施校舍建设工程,全县新建学校4所,迁建学校7所,新增校舍20.6万平方米,维修校舍21万平方米,新增学位7000个,基本消除了超大班额现象;二是投入1.31亿元实施运动场馆提升工程,新增运动场馆面积12.9万平方米;三是投入1.16亿元实施图书仪器装备工程,新购图书132.8万册,新增仪器94万件(套),新增功能室827间;四是投入2.23亿元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建成了广西首个县级教育云平台,新配教师电脑2762台、学生电脑10163台、多媒体教学一体机2460套,新建3D打印、机器人、航模等现代科技活动室19间,新建录播室5间、直播课堂670间、电子书包班72个。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兴业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委托玉林师院、贺州学院、桂林师专、金太阳教育研究院、玉林市教科所等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共举办了360期培训班,先后培训校长、教师33546人次。此外通过轮岗、支教、走教等方式,开展教师交流活动,近三年每年教师交流量都在11%以上。
在新课程改革方面,兴业县教育部门与金太阳教育研究院深度合作,推行“三段六步”教学模式,以学科导学案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手段,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构建了“分组合作、目标具体、问题引领”的高效课堂,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在学校常规管理方面,兴业县加强了课程管理、安全管理、仪器设备管理和档案管理,进一步健全各类管理档案,补充完善了迎检档案,对安全隐患进行了全面排查和整改,并且所有学校都开齐开足了国家课程。
过去,兴业百姓对教育的怨言颇多,是因为兴业的教育质量不高。而这几年,兴业县积极回应百姓对教育的关切,通过均衡发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随着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老百姓对教育的满意度也越来越高。从“有学上”到“上好学”,“把最好的资源给教育”成为兴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并得到了中央焦点访谈的高度肯定。
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贫困县高质量摘帽
兴业易地扶贫搬迁小区“老乡家园”的建成,解决了该县5000多名贫困群众的住房问题。(记者 张翔 摄)
兴业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图为扶贫产业粉蕉基地。(记者 陈伟平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兴业县始终坚持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切实落实各项扶贫措施,去年全县顺利实现脱贫摘帽。
成绩斐然,数字为证。2016年,兴业县脱贫1791户7469人,20个贫困村摘帽;2017年,兴业县实现5.3万人脱贫,30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从13.58%下降到2.69%。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兴业县始终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第一工程来抓,结合兴业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养殖转型升级、农业龙头企业多等实际,整合了10400万元推进特色产业扶贫,大力发展“5 2”特色产业。兴业还根据自身特点,利用“龙头公司 企业 村民合作社 贫困户”模式,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社带动作用,现已有英丰水稻专业合作社(百谷米业)、沙塘镇喜农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等5家企业合作社带动发展订单农业,全县贫困户加入关联专业合作社入社率近74%。
搬迁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兴业县持续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以及后续扶持工作,投资9.07亿元建设兴业县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其中投资2.75亿元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老乡家园,共搬迁入住贫困人口5617人,入住率100%。为了让搬迁群众“住得稳”,兴业县依托“淘农村”电商平台,发展“电商 特色产业”,解决了130多户搬迁户的就业;同时,统一安排老乡家园113家商铺;此外,积极建设“老乡田园”,共安排土地400亩,解决了搬迁群众的后顾之忧。
兴业县是后发展地区,为此县委、县政府坚持问题导向、民生导向,围绕贫困县脱贫摘帽31项指标,全力加快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2017年贫困村屯道路硬化第一批32个项目全部完成公示碑埋设,第二批47个项目主体工程完工45个;今年初步计划实施屯级水泥硬化路项目10个,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项目5个,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12个,质量与安全监督示范县建设项目1个,以及建设卖酒镇贫困村小型农田水利改造工程,累计总投资1320.88万元。
贫困户喜领扶贫产业分红。
为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工作,兴业县还大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对有危房改造意愿且符合条件的贫困户不受指标限制,将2018年的危房改造指标一同放置2017年来落实,去年全年落实危房改造指标1220户,超额完成自治区485户指标。
(玉林日报记者 韦藿珍 通讯员 庞宏湛 何少凤)
★
责编:李家州|主编:刘海东
玉林新闻网 玉林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