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托普现象”
从资本运作到做实业,从空中到着陆,托普在努力进行着一个个尝试。很多媒体都评价托普在练“空手道”,其实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上有很多个“托普”,“托普现象”至少说明一点:中国的资本市场越来越规范了,中国的企业也越来越务实。对于资本市场,托普是个极好的案例,还需要更多的分析与挖掘。挖开它,我们能够看到一个神话,亦或是挖到一个……对于蓬勃发展的中国软件产业,托普更有被剖析的价值。中国软件企业的发展模式是大家不停探讨的话题,托普代表着一种模式,与其他企业不同,是超常规的发展,不管它的软件是否成功,企业走到今天应该是成功的。它的明天也是软件业人士都关心的,它能不能开创出中国软件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托普迫降的成功与否,都会在中国软件产业发展历程中留下痕迹。
我们对于托普还有太多的未知。本报会继续关注托普,进行深入分析报道。
走出上海机场,“托普急招5000位软件工程师”大幅广告扑面压来。走在高架桥上,同样内容的巨幅广告再次冲击着记者。走到报摊上翻一翻,只要是稍有影响的报纸也都印有同样的广告。一向神秘的托普又在搞什么?是借成立十周年庆典之机炒作一把,还是紧急迫降,寻找真正适合自己的实业?
关于“5000”数字的疑惑
铺天盖地的广告衬托着托普集团十周年庆典的隆重。7月16日,托普全国巡回庆祝的第一站在上海举行,记者们难得见上一面的托普集团董事长宋如华依然是在会后匆匆离去,将人们对托普的疑问、对5000软件大军的疑问留在会场。
在看到托普的广告后,记者先后与国内几家著名软件公司取得联系,并就此话题与几位业内人士探讨,得到的回复却惊人的一致:“托普又在作秀,你还看不出来吗?”
根据托普的招聘简章,5000人中包括行业专家100人、技术管理人员400人、系统设计人员1500人、开发人员3000人,而这些技术人才将在托普遍布全国各地的27个软件园区开展工作。这次招聘到8月份结束,经过培训与实习,新员工会在年底之前正式上岗。托普全球副总裁吴波透露:“此次招聘员工的薪资将按业内平均标准。”
没有人相信“5000”这个数字:托普需要多少钱来“养活”这些人?一位著名软件公司的高层说:“一名合格的软件工程师总的人力成本一年在10万元左右,5000人就是5个亿!这5个亿不是收入,而是利润。现在国内收入过5亿的软件公司有几家,利润过5亿的软件公司几乎没有。”招来这5000人又做什么?托普业务涉及领域广泛,软件的产品线很多,但没有形成核心的品牌优势,也没有市场占有率的优势,托普软件仍处在圈地阶段,一下子招5000人如何安置?国内员工总数能够超过500人的软件企业还属于凤毛麟角,至于能够拥有千人以上技术开发队伍的则是少之又少,托普如何能在短时间内有效地组建5000人的研发队伍?托普能顺利招到5000名软件工程师吗?在这个业界所有的聚光灯都已经照射软件产业的微妙时刻,在这个国内人称“合格的软件工程师不超过五万人”的现实面前,在软件人才炙手可热的今天,托普如何能完成5000名的招聘工程?最大的难题就是管理,软件人才的管理一直都是让全球软件公司最头痛的事情。用友董事长王文京说过他的能量最多能管理几十人的研发团队。托普原有2000人加上新招5000人,共7000人的研发团队需要多少个“王文京”才能管理?
神秘托普面纱难揭
托普到底是做什么的?除了宋如华本人,这个问题不知还有谁能回答,包括托普内部的员工。一直关注托普发展的本报记者,在一年内拿到三次变化的托普集团组织架构图。在庆典上,记者拿到了最新的一份,表明集团由7个子集团构成:托普控股、托普信息、迈托普、柯尔、托普教育、托普金融、托普生态园艺。在集团结构图中,托普试图淡化中国色彩,所有单位均有英文及英文缩写标著。
“拥有3家上市公司、7家核心法人公司及50余家地区性销售公司;并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分公司和办事机构;在全国拥有近30个软件园;集团涉足领域涵盖电子信息、软件产业、网络服务、IT制造、金融租赁、教育培训、物流、文化传媒、环保生态等……”看看托普集团的介绍,不禁为其庞大而又复杂的体系而惊叹,也不禁为宋如华的撑控能力而折服。
在记者的采访中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被问到的国内四家著名的企业级软件公司均表示都搞不懂托普在做什么,也从不把托普作为竞争对手。
以软件起家的托普在软件界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倒是它每一次的“域外出击”都能引起不少关注:从1999年开始在全国大规模购地兴建软件园,到目前为止已有27家,以几百万购得地产后,便能向银行贷款达几千万,一边做着“地主”,一边玩着资本游戏;收购炎黄在线后,企图建立综合网站、纸媒、电视的立体传媒体系,进入中国最后一个暴利行业,结果在传媒领域成绩不彰;1998年重组川长征,上市后增发融资达9.5亿,拆分托普科技到香港上市,融资1.2亿港币,据了解,宋如华正在上海策划收购下一家上市公司,上市为托普赢得了强大的资金支持和持续“造血”的功能;托普总部搬往上海,宋如华亲自坐镇柯尔集团(以物流为主营业务),物流业务是托普在全国布局后的第一个受益项目,物流业务快速发展成为托普的明星业务;去年宣布6亿投资IT制造业,打造托普手机品牌;今年6月,四川省首家获得保监会同意开业的专业保险代理公司———普盛保险代理公司开业,此时,托普金融浮出水面;在最新的组织架团图中,我们又发现了托普生态园艺,这个行业跨度显然更大……
托普到底哪个业务最好?哪个业务赚钱?始终未见明确说法。
迫降?跨越?“托普现象”的思考
托普集团下有七个子集团,软件只是其中之一,而且并不是其“创收大户”。为什么所有的十周庆典的焦点只放在“5000”软件工程师上?
托普是一家习惯于跨越式发展的企业。1992年,三个人和5000元资金,十年后发展到6000名员工、100亿总资产,十年中资本运作是跨越的动力。宋如华也早就意示到这样的危险:“托普的生命线在于它的品牌,它的产品,它的核心技术及市场占有率,如果没有这些,资本运作再好也是一句空话。”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监管力度加大,对于托普未来十年最重要的就是紧急着陆,寻找适合自己的实业。
赖以起家的托普软件给人的概念是模糊的,核心的软件品牌都没有树立起来。迫于前两年软件整个市场环境不好,宋如华选择“着陆”也避开了软件。进军传媒失败,去年介入的IT制造也并不乐观。托普手机以强大的市场攻势进入,但一直没有大作为,在手机销售排名中从不入流。缺少市场宣传的托普PC也难说明主流产品。
制造业再次受阻的托普,又赶上一个时机:软件业起动了。
涉及多个领域的软件研发,现拥有2000人的研发团队,全国27个软件园,托普这次着陆正好是“天时、地利、人和”。托普的紧急迫降是为了下一个跨越,但风险依然很大。
托普软件业务到底有多大?托普方面从未就这个问题给出具体数字。但上市公司托普软件、托普科技的报表可以提供一些参考。根据托普软件2001年年报,网络集成与计算机软件业务总收入为2.13亿,而公司的最大进项是计算机配件贸易,达5.17亿。公司人数788人,其中技术人员352人。香港上市公司托普科技在前不久发布的第一季度报表中显示亏损,营业额下跌69%,而托普科技的主要业务是向政府的相关机构提供信息技术方案。
选择软件再次降落,软件在托普未来十年又回到核心的地位。吴波强调:“软件对于托普,过去、现在、未来都是最重要的,是托普发展的纽带。”托普未来十年能否再实现跨越发展,很大程度上要看这次降落的方式与力度。尽管招聘5000软件工程师的策划没人相信,但至少托普这次降落的方向比较准。
托普急聘5千软件工程师 作秀还是“软”着陆?
80酷酷网 80k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