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管理咨询效果怎样

80酷酷网    80kuku.com

      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绩差企业更需要管理咨询

    有一组数据无疑令人怦然心动:200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1万亿美元,而企业管理咨询的营业额不超过1亿美元,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万分之一左右;而同期美国整体咨询市场已经占到了GDP的20%,国际管理咨询巨头埃森哲一年的全球营业额就接近100亿美元。这道诱人的大餐在近两年内引无数精英竞相举箸。有关数据表明,2002年年初,国外咨询公司的前20强已大半落户中国,余者也无不整装待发,而目前在我国正式注册经营管理咨询业务的企业已超过2万家,其中拥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的不下百家。

    虽然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并接受管理咨询,但面对麦肯锡等“洋咨询”在中国的某些淋漓败笔、“土咨询”那些绞尽脑汁却被客户束之高阁的重重方案,企业在签单之前仍不得不审慎再三:管理咨询真的能给我带来竞争力吗?

    新华信企业顾问公司近日出炉的《管理咨询与中国上市公司效用分析》回答了这一问题:管理咨询对于上市公司的业绩改善具有显著效果。据悉,这份历时半年的研究报告在业内首次采用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来测算管理咨询给企业带来的收益。

    这项研究从上市公司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641个样本。其中240个样本在1999年至2001间做过至少一次咨询,被归入咨询组,而401个样本三年间没有做过任何的管理咨询项目,被归入参照组。每个样本都被提取了三个财务指标: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和主营业务收益率。每个指标在所属行业里排在前1/3的,列入为高竞争力企业,而指标排在后1/3的,则列入低竞争力企业。

    新华信采用有参照的全局动态分析法,在财务指标、不同企业群间、企业群自身时间先后方面都有比较全面的分析,只有三个财务指标呈现出一致趋势并且这种趋势比较显著时才给予确认,否则都认为没有明显趋势,以此来确保得出的结论具有可信度。

    以总资产收益率为例,研究表明,1999年到2001年,咨询组低竞争力企业的比例从30.8%下降为21.3%?下降9个百分点;而同期高竞争力企业从33.8%上升为36.7%,上升3个百分点。而在同一时期,参照组里低竞争力企业的比例从1999年的33.9%上升到38.9%,上升了6个百分点,而高竞争力的企业从1999年的32.2%下降到30.4%,下跌2个百分点。

    新华信在研究中还发现,效益偏低的企业对管理咨询的敏感性要远远超过效益较好的企业。1999年到2001年做过管理咨询的企业里,有9%的企业摆脱了行业后1/3的帽子,而3%的企业跃居了行业前1/3。同时,三年里未做管理咨询的企业,其中6%滑入了行业后1/3,而2%的企业从前1/3里面跌落出来。

    新华信企业顾问公司董事长赵民对此的解释是,上市公司一般都具有一定规模和管理基础,那些处于行业下游的企业,很可能是在公司运作的某个方面出了问题,即这时公司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内部,管理咨询公司帮助解决了这些内部问题,就能使其摆脱原有困境,获得快速发展;而一家公司要从原来处于行业中下游的水平进入到行业前列就不会那么容易,因为这时企业面临的挑战不再只来自企业内部,更多是来自同行业的优秀企业,而这些企业本身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他们肯定有自己独特的竞争力,因此管理咨询把中下游企业塑造成上游企业的难度相应就显得更大。

    赵民还指出,研究表明绩差企业可能更需要管理咨询,但这里存在一种尴尬的悖论?绩差企业之所以效益不佳很多是因为观念落后,乃至使其对管理咨询的认识往往不足,而财务因素也会制约它接受高水准的管理咨询服务。这就形成了一个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业绩良好的公司具备管理咨询的意识,也有支付咨询费用的能力,同时也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即使咨询失败,不至于产生致命的影响,而业绩差的公司,其抗风险能力不足,一旦咨询项目失败,就可能雪上加霜。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