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1 招聘多元
招聘不过稀松平常事,但2003年的招聘从SARS阴影中走出来,凸现了多元化趋向:网络化、专业化、国际化、规范化。
代表事件:大型招聘会在SARS期间被政府明令禁止,“虚拟现场招聘会”大张旗鼓登台。做得比较好的应该是中华英才网陆续推出的房地产、IT、电子产业等几个分行业的企业专场招聘会。人事部全国人才交流中心也顺势在6月份举办了“2003全国高校毕业生首届网上招聘周”和“首届全国人才网络招聘大会”。6月18日,传统的现场招聘恢复正常且场面火爆。
而专场招聘会,如IT人才专场、文化人才专场、毕业生专场、工程师专场等,网上网下一样热,它剔除了以前大型综合招聘会人山人海、徒劳无功的缺点,体现出更多针对性和实用性。
同时,网络招聘在跨国引才上显示出无限潜力。8月上旬,首届“上海名企国际人才网上招聘会”举办,全世界12个国家和地区共有97万海外人才投递简历,招聘会每天的点击率保持在2千万次左右。业内人士指出,由于传统的跨国招聘成本巨大,操作难度较高,网络招聘的国际化发展将成为中国吸纳海外人才、跨国招聘的主流方式。
点评:SARS的出现,加速了网络招聘的升级,而人才市场的多样化需求也促使人才招聘形式向多元化发展,以满足供求双方的需求,提高招聘成效。
关键词2 年薪制
薪酬一直是人才市场和企业招聘的风向标,是企业和人才最直接的纽带。今年,大型国企在薪酬制度方面的动作让人充满期待,是否好戏还在后头?
代表事件:日前,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邵宁宣布,从2004年开始,国资委所监管的中央企业将全面实行经营者年薪制。邵宁说,中央企业2004年起全面实行的经营者年薪制,包括与企业规模相关的基本年薪和与业绩考核挂钩的效益年薪。在此基础上,国资委还将进一步研究加入股权或退休金计划等长期激励方式,逐步使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报酬制度具有市场竞争力。相应地,中央企业明年将全面试行经营目标管理,主要把实现利润作为企业年度经营目标,并据此对经营者进行业绩考核。
点评:企业“转型”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国情,但国企在转型的过程中,薪酬难题正困扰着企业和经理人。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工资研究所的调查,国有企业领导正常收入低于两万元的占总数的62%。而根据有关部门对中央直属40家大型企业所做的调查,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工资水平也非常低。近几年来,建立企业家年薪制的呼声越来越高,有关部门也做了大量调研、试点和准备工作。
年薪制的最终推出,标志着对企业家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建立,将有利于中国企业的成长和优秀企业家队伍的建立。
关键词3 企业换帅
2003年,被称为微软人事变动和电信运营商的“换帅年”,而在不少企业,“换帅”也变成越来越平常的事儿。
代表事件:微软简直就是企业换帅的代表,每年都要出事。6月6日,微软中国市场总监、副总经理陈国桂调职;微软中国北方区撤消。7月,微软中国区副总经理兼南方区总经理赵方辞职;唐骏留任微软中国公司总裁;8月,微软公司宣布陈永正出任微软大中华区CEO,黄存义依然保持大中华区总裁的头衔,督导内地、台湾、香港三地的销售业务。一场浩大的人事、机构变革尘埃落定。
同时,今年也几乎成了电信运营商的“换帅年”。铁道部副部长王兆成接替蔡庆华出任铁通董事长、联通总裁王建宙接任董事长一职、张春江入主网通,在信产部新任部长王绪东执政的几个月中,铁通、联通、网通纷纷完成了高层的年轻化“换代”。从近几年中国电信业积极变化的一面来看,新一代电信领军人物更愿意以实干和成绩说话,而不是以从事政策制定和监管为荣。
点评:微软人抱怨,“太多人喜欢看微软的笑话,太多人喜欢关注微软的人事变动。”然而,一个创造价值、创造效益、创造效率的公司会受到消费者和评论家的尊敬,市场也决不会无缘无故去给某家商业企业制造麻烦。微软中国自己究竟有没有认真想过,为什么它的名字和人事变动会被一次又一次提及?中国电信等垄断行业也许应该从中学到点什么了吧。
关键词4 洋下岗
在中国的下岗工人就业困难的情况下,国外有技术的下岗工人却以高薪打入中国企业。
代表事件:上海民企40万年薪聘请日本技术蓝领的新闻轰动一时,3名日本技术 工人的待遇年薪均超过40万元人民币,待遇最高者年薪达70万元。
其实,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洋打工司空见惯,有数字显示,目前在国内就业的外国人已超过6万人,其中85%都是中高级管理人员或专业技术人员,主要分布在电子、经贸等领域的外资、合资、三资企业里。涉及90多个国家和地区,来自日本、美国等的“洋打工”所占比例较大。高学历是“洋打工”们的普遍特点,他们中有4/5为大学本科毕业,11%拥有硕士学位。
点评:有人分析,“洋工人”本土失业,不见得就是本人才能和技术的欠缺,而主要是相关行业经济遭遇低潮引发了大量裁员。来自技术强国,这是一种身份界定,同时他们又是失业工人,这是另一种身份界定。其实,身份和曾经失业的经历都不重要,关键是进入中国市场就该按照中国的规矩办事。但可以明确的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人才的国别标签理应淡化。我国已经加入WTO,人力资源管理需要与国际接轨,对“洋人才”应该按需引进,量力而用,同工同酬。
关键词5 人才一体化
随着“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人才开发的一体化越来越成为经济一体化的内在要求。
代表事件:今年4月,在首届长江三角洲人才开发一体化论坛上,沪苏浙三省市20个城市共同发表了《长江三角洲人才开发一体化宣言》。《宣言》指出,“长三角”地区应该在遵循市场主导、开放自主、互惠共享、优势互补等原则的基础上,通过人才资源共享、政策协调、制度衔接和服务贯通,建立“长三角”区域人才开发新机制,逐步形成统一的人事制度框架、人才大市场和人才服务体系,最终实现区域内人才的自由流动。随后,沪浙苏启动首批6项人才自由流动合作项目正式在杭州签约,至此,上海、浙江、江苏三地的人才资源终于从制度层面跨出自由流动和共享的第一步。
点评:规则重于规划。尽管在引进人才方面,上海、广州、北京等城市陆续推出了所谓“绿卡”制度,但要彻底地解决问题,必须从机制上入手,对更多的普通人来说,后顾之忧一日不除,“户口不迁、编制不转、智力流动,来去自由”的局面就难以实现。
关键词6 灰领
人们习惯了蓝领和白领的区分,今年又蹦出个“灰领”,且在职场上出现的频率颇高。
代表事件:今年11月,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对“灰领”作出明确定义,并宣布了对上海市灰领现状的调研结果:1.5万个灰领岗位空缺。所谓“灰领”,不是“蓝领”向“白领”的过渡阶段,不是比蓝领高一点比白领低一点的阶层,也不是蓝领和白领的平均值。它是一种新型的人才类型,是一个有独立的智能结构、职业特征的人才类型。他们有较高的学历、丰富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核心制造业、动漫画制作、广告设计、飞行员、外科医生、记者等25种职业被初步界定为灰领。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灰领将成为青年人中的主要群体。日后,白领、蓝领和灰领的比例将成菱形状,灰领会越来越壮大,成为社会的主要群体。
点评:你是什么“领”?领子的颜色有多重要?近年来,市场对“灰领”这种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这次明确提出“灰领”的界定,意义不在于定义本身,更重要的是它给那些介于“白领”和“蓝领”之间的职场人士一种归属感。原本在社会生活中上(白领)下(蓝领)靠不上边的他们,终于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阶层。
关键词7 性骚扰
性骚扰一直存在,但在中国的职场上,这三个字被提到桌面上热烈地讨论,被摆到法庭上析来辩去,今年还是头一遭。
代表事件:不久前,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评选出“2003年中国性领域十大新闻”,《武汉全国首例性骚扰案胜诉》、《北京首例性骚扰案引起纷纷关注》名列榜首。
人们对北京首例性骚扰案关注的重点在于原告给出的事实。据雷小姐称,她2001年从北工大计算机专业毕业,当年7月进入方正奥德商业影像事业部。在短短3个月内,部门经理至少6次对她性骚扰,她愤然辞职。没想到,在此后长达1年半的求职中,诸多公司将她拒之门外。她认为是那位部门经理利用其在业内的影响力干扰她在计算机行业的再就业,使自己在劳动就业、精神方面受到了侵害。
点评:人们对此关注有加并非因为这些新闻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某些人的感官,正如评选组织者所称:评选所关注的并不是新闻是否曾经引起轰动效应,而是更多地考虑该新闻背后的社会意义与文化意义。两例职场女性受到性骚扰的案件何以名列榜首?仅仅因为我们关注隐私吗?讲述女性,尤其是职场女性遭遇性骚扰的电视剧《女人不再沉默》何以一再热播?这都值得深思。
关键词8 博士竞考公务员
对于许多人来说,公务员是一种不错的就业选择,这从10年来招考公务员的报名人数就可见一斑。今年,报考公务员的人不仅多,而且学历趋高。
代表事件:今年9月,北京市计委跨省向全国招考博士公务员,共有126人报名。国庆期间,这些博士参加了市发展计划委员会的公务員考试。12月,10名幸运者在发改委10个处室担任主任科员的职位,主要从事综合经济、社会事业、交通工程方面的研究工作。
这些参加考试的博士们大都来自很好的单位:高校、银行、研究所及外国驻京大公司等,但被录用为公务员享受的待遇和普通公务员同等,显然他们看中的不是薪资,而是在政府机构改革之后,市计委这个政府宏观决策部门的大舞台。
点评:公务员的工资收入并不代表他们的真实收入。目前的待遇结构是货币工资在其收入结构中偏低,住房收入没有货币化,中层以上的公务员甚至还有隐性在职消费。综合来看,公务员的收入并不低。此外,在经过多次加薪以后,目前我国公务员的收入已经得到了很大提高,在整个社会收入层次中已经处于较高水平。
关键词9 记者受贿
记者的丑闻不少,但是新华社记者的丑闻难得一见,何况收取的竟然是平常百姓鲜见的金元宝。
代表事件:今年10月,新华社爆出丑闻:山西分社4名记者在2002年6月的繁峙县金矿爆炸事故采访活动中,收受当地有关负责人及非法矿主所送现金和金元宝共计数万元。对此,新华社报道称这4名记者“严重违背了新闻职业道德,损害了新华社的声誉,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新华社接到群众举报后,立即成立调查组,对4名记者的违纪问题进行了严肃查处,并表示要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职业道德建设,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低俗之风、不良广告等问题。
点评: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记者是“守护社会良心底线的崇高职业”。部分新闻记者职业操守的沦丧,职业行为的堕落,为新闻界敲响了警钟。新闻工作者队伍建设应引起注意,尤其是职业道德、职业操守的建设方面,制定更多创新的制度和完善的措施,确保“无冕之王”肩担道义、公正履职、对历史、对社会、对人民负责。
关键词10 高官下海
改革开放以来,官员下海现象从未间断。进入21世纪后,“辞官下海”浪潮更为彻底和猛烈,下海的官员大多正值壮年,身居要职;下海方式不再是过去的停薪留职,而是辞职或提前退休。
代表事件:2003年4月14日,温州市副市长吴敏一等四名官员同时辞职,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4位辞官的政府官员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吴敏一。他1985年复旦大学经济学硕士毕业,同年进入浙江省计委经济研究所,1998年出任温州市副市长,主管科技、工商和物价等工作,被称为“学者型官员”。2003年5月18日,吴敏一赴上海出任红晴蜓集团“惠利玛”商业物流连锁机构总裁。
6月,海南琼海市副市长、51岁的王文进也辞官“下海”出任新组建的海南博鳌中足体育综合训练基地有限公司总经理。8月,佛山市顺德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44岁的刘知行辞官,出任美的企业集团副总裁,执掌集团战略投资与资本运营。
点评:企业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需要不同的人才,处于创业期的民营企业可能更需要这样的“下海官员”来公关,而处于发展期的企业则侧重于管理和内部调整。任用这些“下海官员”最难办的事情就是约束、控制和管理,官员下海后与企业最后分道扬镳的亦不少见。对那些有志下海从商的官员来说,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角色转换,首先搞清楚下海是为了开创一番事业,还是另有他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