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泽电脑服务团队缘何集体呈辞?

80酷酷网    80kuku.com

  

  在大量中小企业中,同样的部门级别,但有不同的地位,这种现象较为突出。关键在于企业绩效管理上应尽量平衡这一地位差异,根据不同的部门情况,制订更为合理的考核标准

    每年的12月,在很多公司职员看来,都是揣摩“年终奖”的时刻,如果谁在这时辞职,不是疯了就是另有高就——得到了一张更大的“馅饼”。

    但在北京沐泽电脑公司,2003年年底发生了难以想象的一幕,12月25日,沐泽副总经理仁来东直言告诉《财经时报》,公司的40名售后服务人员在月初领完11月份的工资后,集体辞职离开了公司,而且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事件是由竞争对手故意挖墙角造成的。

    “沐泽电脑40名员工集体辞职事件背后,实际上是劳资双方的又一次激烈冲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沐泽离职员工这样告诉《财经时报》。

部门间激励不公

    对此事件,仁来东的解释是,由于近一段时间,公司提高产品质量,在沐泽电脑中使用了Intel原装主机板,故障返修率较低,服务团队任务不饱和,收入相对降低,因此,才造成售后服务人员集体请辞。 

    另有所谓知情人士透露:此事之所以发生,主要是因为员工听说2003年服务团队成员将没有年终奖。实际上,长期以来,沐泽电脑公司的服务团队的收入一直不高。

    但《财经时报》听到的另外说法是,事情也许并非如公司管理人士所言那样简单。一般来说,公司使用高质量电脑配件把电脑故障率降低到2‰,其效果需要至少半年时间才能真正显现出来。而质量提升造成服务需求下降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如果收入水平不断下降,不满员工完全会在一年内不断离职,而不会持续到年底一次性总爆发。 

    说员工辞职与没有年终奖金有关的说法也较为牵强。事实上,在大多数企业内部,年终双薪或者是年终奖励都是管理层相对保密的事情,一般不会这么早就公布。

    “沐泽电脑40名员工集体辞职事件背后,实际上是劳资双方的又一次激烈冲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沐泽离职员工这样告诉《财经时报》。

    据介绍,长期以来在沐泽电脑内部,公司管理层重销售、轻服务的观念比较严重。表现在企业内部管理上,销售部分一般由公司副总经理,甚至总经理主抓,而服务团队则由一般性的部门经理管理。

    在沐泽这样的中小企业,销售团队能更多地在老板手下直接工作,实际上使自己成为公司重视的重心,相应的,在地位、收入待遇、未来职位提升空间等方面,都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收益。相反,售后服务的后台部门,由于不直接产生公司效益,公司地位要逊色得多。

    辉搏咨询首席顾问詹以辉曾任职于IT行业人力主管,他认为,在大量中小企业中,同样的部门级别,但有不同的地位,这种现象较为突出,对企业价格贡献表现最直接的销售部门一般最受到重视。虽然这是中小企业的通病,但也是很自然的事,关键在于企业绩效管理上,应尽量平衡这一地位差异,根据不同的部门标准,制订更为合理的考核标准。

售后服务管理不当

    业内人士告诉《财经时报》,在行业内部,多数电脑公司对服务部门管理不当,导致电脑客服人员大量离开公司的事件屡见不鲜,其中也不乏知名大厂。比如联想,它在上海等地的客服人员也曾发生过集体辞职事件,搞得联想极其被动,更不用说其他小商家了。主要根源还是对客服部门的管理方式不当。

    目前大量电脑公司为了实现差异化市场竞争,在销售过程中,不断向用户承诺更优惠的服务条款,这无疑加大了自身的运作成本。另一方面,为了实现客服低成本,又逐步在内部将客服部门实施“类承包制”管理,甚至一些企业向客服部门提出了赢利要求。

    外松内紧的管理方式下,客服人员实际上并不是无活可干,恰恰相反是重任难当。在电脑公司内部,客服人员一般要负责大量上门服务工作,实际工作范围基本上是一个人负责一个区的客户,区内所有客户电脑发生硬件故障,必须在48小时内上门修理。从接听客户电话到四处奔走,一天跑一个区范围的数十家从不知道具体地点的客户,其维修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按照这样的经营模式,客服环境肯定是赔钱的。但多数电脑公司的客服员工也有利润指标,维修站本来就近似于承包,为完成利润,自然会想法降低一线工作人员的薪酬待遇,底下人员气不过,又没办法,只有两种:一是转嫁给客户,在服务环节适当作弊;二则集体辞职。

    对于转嫁给客户的错误方式,很明显会损害公司形象,于是,各大电脑公司又不断设立监督客服人员的方式,以确保服务质量。这样,一方面要求成本降低,利润回报;另一方面又要求提高服务质量,使客服部门实际上处于很尴尬的境地。从业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也极低。

    詹以辉认为,适当地理解员工,多通过沟通制定合理的绩效管理方式才是正确的方式,企业管理不能靠压。

【内幕访谈】转压力管理 为方法管理

    《财经时报》:很多公司都会对员工制定一定的工作任务目标,这就是压力管理吗?
    詹以辉:多数企业管理者信奉这样的信条,只要你去要求它,事情总会向好的一面发展。管理者对本应该耗费大量成本的客户服务部门提出利润要求,虽然员工最终不可能实现,但是你会发现,这样管理后,服务成本总会降到最低的水平上。对销售则是不断提出他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来换取员工超水平发挥。这些是很正常的,但要是过度就成了压力管理了。

     《财经时报》:压力管理有哪些危害?
    詹以辉:主要是掌握度的问题,很多中层遇到高层施加的压力后,首先采取的行为就是转压,在企业中如此一级级地转压,就会出现变质。按照现代管理的方式来看,这样的方法,效果最差。大多数员工反而因为企业对自己理解不够而意志消沉。一些压力甚至被转嫁到客户身上,反而成为企业经营大害。

    《财经时报》:你认为应如何实施方法管理?
    詹以辉:多数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企业家总是继续习惯于每日周旋于日常业务管理中,事实上应更着重于企业内部管理,多和员工进行沟通,通过及时调整内部管理流程来达到目标管理。适当的高目标管理是应该的,但过度就会给企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此外,企业应建立起一套成熟健全的商业目标衡量机制,并不断监督、调整、修订计划目标。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