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人才市场打破“沉寂”将实现联动

80酷酷网    80kuku.com

  

    在今年的两会上,京津冀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呼声和行动成为引人注目的一道风景。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

    站在全局角度,谋求区域综合优势的发挥,才能达到城市发展效益的最大化。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主要城市群占国家经济比重超过2/3,而我国长江三角州地区、珠江三角州地区、环渤海地区三大城市群仅占1/3,其潜力远未释放。而令人尤其遗憾的是,在我国这三大城市群中,环渤海区域又已经明显落在了其他两大集群之后。

    可靠数字表明,北京和天津是全国知识最密集的地区。北京的知识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06倍,天津是全国的2.83倍。京津冀经济圈的GDP相当于长三角的43%,珠三角的91%。然而,环渤海地区却没有如长三角和珠三角那样形成与此相匹配的合作发展的格局和模式。用自上个世纪80年代始就为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奔走呼号,梁思诚的大弟子、两院院士、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的话讲,叫做“有些沉寂”。

    好在这个沉寂的局面在今年两会期间发生可喜的变化。

    3月7日,北京市市长王歧山在北京团会议上说,不适合北京的产业绝对不搞。

    同一天,天津市市长戴相龙说,与北京的书记、市长已开过会,支持一体化进程。

    3月8日,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表示,三地协调机构正在酝酿成立。

    同一天,天津团向大会提交了两地开发区联动议案,京津冀经济圈发展列入十一五规划。

    3月9日,北京市发改委主任丁向阳透露,北京未来的支柱产业布局将朝东南方向发展。北京和天津的联线就是未来两座城市的产业带和发展带。北京的重要制造业将主要在这一联线上布局。

    同一天,北京市政府又召开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动员大会。会议特别提出,规划修编将不再局限于现有行政区划的范围,必要时将跨区域进行研究,规划中已注意留出与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结合点和建设接口。又悉,四条道路将进一步打通京津,其中京津城际客运专线,设计运行时速350公里,运行时间30分钟,全程始于天津站,止于北京永定门站。天津人才半小时就到北京,北京人才半小时就到天津!

    京津冀有关部门负责人都显示了宽广的胸怀和谦虚的态度。

    天津市发改委主任李亚力对记者说:天津不想当老大,我们愿意当老二。

    而全国人大代表,长时间担任北京市发改委主任的沈宝昌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坚决否定了“北京龙头老大作用”的观点。他说:“一体化不是一统化,要尊重每个城市的经济特色,合理分布经济功能。”

    形势的确是好,好得叫人心动,不由得想到近年来京津冀人才服务工作者多次议及的老话题:京津冀人才市场的合作联动。

    京津冀区域一体化,不可能只是经济的一体化;京津冀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必然带动其它领域的密切合作和联通。

    不可能设想,在加快环渤海经济圈的建设中,人才市场的合作和联动能被排除在外。

    人才流动植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人才流动从来就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京津渤海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必然促进京津环渤海区域人才市场的合作与发展。这已为长三角区域去年以来打破壁垒的人才合作机制的确立所证明。

    多年来,京津冀人才市场工作者彼此间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时有走动,结下了深厚的友情,获益匪浅。然而,还不够。

    在京津环渤海区域合作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各地人才市场的合作应该酝酿新的思路,应该采取新的步骤,应该设计新的蓝图,应该迈出新的步伐,应该实现新的突破!

    人们有理由寄期望于京津冀人才市场的联动发展!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