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已经签订就业协议,但是用人单位既不用给毕业生发工资,也不用缴纳保险金,这样的怪事最近频频上演。记者昨天从省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了解到,这是一些学生为了保留南京户籍想出的怪招。
黄远(化名)是南京某家企业的老总,最近接收了一名朋友推荐的“编外”人员,南京某高校的应届毕业生。据这位朋友讲,这名毕业生家在外地,毕业后想留在南京工作,但是已经快毕业了,还没有与任何一家单位达成意向,为了将自己的户籍保留在南京,想出了这个办法并找到自己在南京的亲戚,看看亲戚有没有“门路”。这位朋友想来想去将目光瞄准了自己的好朋友黄远。这位朋友说,黄远的单位只负责在就业协议上盖个章,表示录用这名学生,其他一切诸如工资、保险一类皆不用企业承担。黄远觉得只是盖个章,企业不用付出任何实际性的东西,再加上老朋友的面子,所以就一口答应了。据省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市场部的负责人介绍,这样的“暗箱操作”几乎每年都有,从表面上来看,它的操作流程完全符合就业手续,就业指导部门拿他们也没办法。
南京联合律师事务所的顾律师认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签订这样的劳动协议,可以说是一种人情协议,事实上是将自己陷入被动局面。一旦签订就业协议,就是建立了法律承认的劳动关系,毕业生如果在协议期间发生意外,完全可以追究用人单位的责任。虽然一般来说,朋友、熟人介绍的毕业生不会“公事公办”,但是一旦追究,用人单位将会非常麻烦,所以用人单位还是应该提高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省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的蒋晨阳老师告诉记者,毕业生这样做表面上是保留了南京户籍,但从实际利益上来说,毕业生没有任何保障,同时也为有关部门统计毕业生就业提供了虚假数据。蒋老师建议未就业毕业生,可以将户口挂靠省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或是人才市场,不仅同样可以保留南京户籍,还可以得到专门为未就业毕业生提供的一系列免费服务,诸如招聘专场、就业讲座等等,既不用用人单位承担风险,自己还能获益,更主动地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