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自愿,上海大学的应届毕业生今夏将获得一份“大学生信用档案”。上海大学和上海资信有限公司今天向本报透露:国内首批大学生信用档案最迟将于6月底问世。而且,大学生信用档案的内容未来将纳入上海市的个人信用联合征信体系。
法律难题
处分算不算隐私 归档有没有必要
上周末确定的信用档案最新模本还不是最终版本。在指标体系中,违规违纪行为该不该纳入、该如何纳入,成了最难破解的法律难题。有关方面曾为一些具体问题反复争论:学生因偶尔的一次冲动打架、仅有的一次考试作弊而受到处分,类似的信息该不该记录归档?
正方说:“应该如实记录。倘若信用档案也报喜不报忧,是对优秀学生的不公平,不利于诚信建设。”
反方认为:“学生在校所犯的错误是不是属于个人隐私,我国法律至今没有明确说法。把作弊、打架这样的信息放进信用档案,势必影响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
个别学生拒绝它——别让污点跟着我
尽管相关的民意调查表明,绝大多数上海大学学生对建立信用档案持欢迎态度,但也有少数同学明确说“不”。曾有一位受过处分的应届毕业生向老师实话实说:“因为我表现好,学校已同意毕业时把处分决定从档案中撤除。可如今,要建信用档案了,信息又将纳入个人征信体系,这个污点就会伴随终身,我无论如何不能接受。”
校方表示,由于今年毕业的大学生对学校建立信用档案事先并不知情,因此办不办档案,将由学生自主决定。上大已计划从今秋开始,对入学新生采取告知的方式,说明相关事宜,请学生按个人意愿签署建档协议。事实上,依照征信法规,即便档案中被记录了负面资讯,学生本人仍有权拒绝授权公开披露。
征信专家推崇它——越早建档越有利
上海大学学生处处长滕建勇和上海资信公司征信部副主任路旭东一致认为:信用建档提前,大学生终身“添资产”!“一旦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完善,没有档案比不良档案更糟!”
滕建勇说,几年后,如果绝大部分大学毕业生都拥有拿得出手的信用信息,那么个别资讯羞于见人的同学,可能在社会生活中感到不便。
路旭东说:社会征信,如同“一束照映公民人生足迹的追光灯”。你的留影越早,记录越佳,你在未来社会生活中的便利就越多。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目的,已经从过去“一旦出事,处处惩戒”,进化为“一处守信,处处便利”。就此而言,上海大学的学生有充分的理由为自己有幸“提前建档”而欣喜。记者曹奕金耘
信用档案内容
上周末,上大和上海资信公司确定了“大学生信用档案”的最新模本,将大学生信用档案分为四块内容:
□基本学籍学历信息。
□经济生活信息。包括贷款还款、公用事业费缴纳、银行卡账户等相关情况。这些项目已纳入上海市的个人信用联合征信体系。
□特别记录。包括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的奖励或惩处信息。
□在校行为记录。包括学生担任各项社会工作、参与校内外公益活动等方面的信息。
部分高校教训 前人赖账后人遭殃
近期,广东、天津、湖南等地相继爆出部分高校因大学生助学贷款逾期不还人数太多,银行不得不紧急叫停贷款的新闻,个别高校欠费已接近学校全年运转费用的三分之一。高校学长欠钱不还,让刚刚踏进校门的贫困学弟学妹们饱受其害。
来自上海的调查也显示,自国家助学贷款项目开展以来,相关银行还贷不良的统计已超过2成,一主要承办银行已暂停了相关高校的助学贷款业务。
用人单位经验 信用不行一票否决
“Integrity(正直、诚实)是第一位的。”提及企业对员工信用的看重,一位在知名外企从事人力资源的人士强调说,公司对每一位候选人都要进行全方位的“资信调查”或称“背景调查”,如果发现候选人有隐瞒或篡改工作经历的情况,那么即使候选人再有才干,也将被一票否决。
如今,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资信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