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首例兴奋剂背后谁在撑腰

80酷酷网    80kuku.com

  

  运动员的金牌是用汗水和实力铸成,任何通过非正当手段获得荣誉的行为都要受到斥责。曾代表中国队出战世界杯获得金牌的河南赛艇选手郭林娜,在功利名誉巨大诱惑前,以身试法,在本届全运会曝出服用兴奋剂丑闻,我们当然不容。

  长期以来,兴奋剂始终是竞技体育的“毒瘤”,也是世界体坛的重症沉疴,虽一片喊打,但仍难杜绝。中国体育曾深受“兴奋剂”毒害,1994年广岛亚运会11名中国运动员因为兴奋剂被收回奖牌,极大损害了中国体育形象,也成为中国体育灰色残酷记忆。之后,中国加大了对兴奋剂的打击和惩处力度,提高了兴奋剂检测水平,在国际大赛中的形象和口碑有了提高和改善。尤其近几年来,国家体育总局坚持“严令禁止、严格检查、严肃处理”的反兴奋剂三严方针,坚决打击使用兴奋剂的行为,使得中国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中绝缘于兴奋剂丑闻。但是,本土赛事全运会似乎总难逃兴奋剂“侵害”:九运会上罗雪娟曾愤怒地说,“我身后的这池水不干净”;十运会的田径赛场上更是曝出了名将孙英杰因兴奋剂折戟沉沙的最大丑闻。这次,郭林娜又成为以身试法者,再次污染全运会。

  作为一名希望之星,郭林娜为什么在体育总局和组委会三令五申“零容忍”态度下,冒天下之大不韪呢?一方面郭林娜是因为受荣誉和物质奖励诱惑而铤而走险,另一方面河南代表团和郭林娜身边的人也难辞其咎。全运会是我国各代表队竞技比较的平台,展示着各代表队综合实力的直接对比。因此,各代表团在地方利益驱使下,往往会对一些运动员和其教练员的违规做法不闻不问,甚至听之任之。在兴奋剂问题上,过去有种不公开、不成文的原则,凡是“有用、无害、查不出”的药物就可以服用。是不是这种心理在作祟?郭林娜背后到底有没有“黑手”?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反思,更值得体育总局是严抓深挖。

  今年全运会的反兴奋剂力度之大、措施之多样为历届之首。体育总局也曾多次召开反兴奋剂专题会议,开展十一运会运动员反兴奋剂参赛资格准入制度,对所有参赛选手开展教育,进行反兴奋剂知识考核,并签订反兴奋剂责任书和承诺书。但即便如此,在巨大的名利诱惑下,仍有人以身试法,值得令人深思。在巨大利益诱惑下,如何保持体育赛场为一方净土,防止兴奋剂“侵蚀”,任重而道远。

  去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赛艇队历史性地夺得了首枚金牌,这个项目也是中国伦敦奥运会的重点备战项目。兴奋剂丑闻曝出后,郭林娜很可能将面临被禁赛4年的严厉处罚,与奥运无缘,此令人痛心。“吃药”的人一经查出,不仅自己远离了赛场,葬送了前途,而且其代表的国家和团队也名誉扫地。这一次,组委会取消了郭林娜赛艇项目的参赛资格和该项目的比赛成绩;而河南省体育代表团也失去了体育道德风尚奖评选资格。河南省体育代表团付出的代价也足以令任何代表队警醒。

  以奥林匹克精神为内涵的竞技体育价值应当体现公平、平等、正义,竞技体育赛场上不仅仅要争夺成绩第一,更要争夺公正公平的金牌。对运动员而言,争金夺银后的名利荣誉虽然诱惑,但不要玷污神圣的奥林匹克精神更是终极追求。自省吧,那些“服药”的人。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