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注定是中国五千年来最悲惨一代
叶楚华按:今天收到朋友 光明顶 发来他的新书《80后命运书》的章节目录,作为八零后的一员,看到该书可谓触目惊心。八零后的一代,注定是活着一辈子当房奴,老了没人养,活到老,工作到死的一代。五千年来,从来没有出现过比这更悲惨的中国人。
老年“80后”无人赡养,将被迫工作到70多岁
选自《80后命运书》:http://www.amazon.cn/mn/detailApp/ref=sr_1_2?_encoding=UTF8&s=books&qid=1281253849&asin=B003VQQ9ZK&sr=1-2
19世纪法国社会学家孔德有一句名言:人口就是命运。
现在中国六七十岁的夫妇通常有三个以上的孩子,三四个孩子赡养一两个老人相对容易。而经历计划生育的80后这代人则是一两个孩子要赡养两个老人,养老负担空前沉重。
辛苦工作了大半辈子,给老人送了终,是时候退休享享清福了吧?对不起,我们的“九九八十一难”还没结束!
我们安享晚年需要多少钱?1987年城镇居民认为维持自己晚年的消费有有3万元完全足够了。由于通货膨胀, 2007年退休的人认为自己需要30万养老金,完全可以想象,2027年退休的人很可能需要300万才能度过余生。 那80后等到2047年退休需要多少钱呢?有人测算,由于物价上涨,80后夫妻两人退休后光吃饭就得花200多万。
攒够这些养老钱看来我们靠自己是不行了,那我们能靠下一代吗?先来看看我们的下一代有多少。1979年,中国少儿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大约为三分之一.而到了2009年,比例竟然不足五分之一 。这意味着几十年后中国的劳动力数量太少,创造的社会财富不够,中国没有能力养活这么多老年80后。
为了减轻下一代的负担,很多80后将被迫工作到70多岁。
中产梦对“80后”来说,几乎永远不能实现
绝大部分80后都有一个中产梦,培育中产阶级需要一个优良的教育体系,需要大量文化创意产业和高端制造业工作岗位,需要比较成熟的资本市场,需要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但是,我们一无所有!
成为“房奴”或者“孩奴”,至少是进入“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而大部分80后要么没工作,要么低工资,连当“房奴”或 “孩奴”的资格都没有,整整一代人“想做奴隶而不可得”,在沦为高房价“看客”的同时,还要承担中国空前的养老压力,我们不得不感概80后真是新中国最悲惨的一代
80后的幸福是个传说?
如今80后大多收入较低,但在欲望上,我们又被极大地刺激。
学者刘仰曾听到两个20多岁的女孩讨论这辈子挣多少钱足够花。她们先是说300万,有房子有车了,所以,中一个彩票大奖应该够了。后来又算了算说,100万才能买什么样的房子啊!8年淘汰一辆车,40年淘汰5辆车,一辆像样一点的车40万,再加上维护费、汽油费等等,这一辈子光化在车上至少就得300万。宽松点算算,加上孩子的养育费用和自己的购物欲望,这一辈子2000万勉强够了!
欲望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最强大的动力,因此商品社会动用一切力量,来为我们的欲望推波助澜。在今天的中国,福布斯富豪排行榜教育我们金钱是成功人生的坐标;铺天盖地的楼盘广告、无孔不入的汽车广告和光鲜亮丽的服装广告涤荡着我们的视觉;鲜美可口的食物挑逗着我们的味蕾;富二代炫富的行为刺激着我们的神经……
在媒体的影响下,美国人提前消费的生活方式成为了一个标准样板,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应该像美国人一样住大房子、开好车、环球旅游……收入的低水准和欲望上的极大扩张,让我们的幸福感变得如此的渺小和渺茫!将来80后的收入肯定会增加,但当收入增加十倍的时候,欲望很可能已经增加了上百倍,那时的我们能有幸福可言吗?
成功的人都必须是优质的螺丝钉?
“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是一架大机器,个人就是这架机器上一颗螺丝钉。”小时候看这句话觉得假大空,长大了方知以前混不好是因为没有读懂这句话。
劳动分工不断细化是生产力提高的第一途径,是时代的大势所趋,这就意味着我们一辈子只能选择一种产业的一个环节来干,也就是成为机器上的一刻螺丝钉,比如刘翔擅长短跑,姚明专门打中锋,他们都是体育界的优质螺丝钉。
有人说林志玲和李嘉欣没啥大本事,只是长得漂亮,充其量当个花瓶而已。这种歧视毫无道理,因为这个世界需要让人赏心悦目的花瓶,一辈子能够当好花瓶,这就完全足够了。这就像做企业,多元化发展往往吃力不讨好。中国和世界500强企业中,80%以上都是以一业为主。
80后的下半辈子靠4亿农民尽快进城?
80后不可能人人都当老板、当高官或成为大企业高管,因此成功学最多拯救20%的80后90后,还有80%的人需要高瞻远瞩的经济大战略来拯救。
目前城市居民的人均收入是农村的3.3倍 ,如果新增4亿多农民转化为市民,在城市居住和工作,他们的收入是原先的3.3倍,中国创造的财富(GDP)就可以增长将近80%。按照中国2009年33.5万亿GDP来算,一年就可以多创造26.8万亿财富,就能积累很多钱来赡养老人。因此农民成为市民是解决贫富差距和减轻80后养老负担的首要方法。
农民的生活基本可以自给自足,所以工业化主要是为城市人生产商品,目前中国的国情是城市化远远落后于工业化, 所以内需严重不足,城市化也是中国经济拉动内需的最好出路。
城市化有利于中国80后、有利于中国农民,也有利于中国经济。因此,80后的利益就是中国的利益,80后的奋斗就是中国的奋斗。
什么都尝一点,才能给我们带来幸福?
康德说:“一切人对自身幸福的爱好都是最大最深的。”
追求幸福的一生,这是最彻底的功利主义的目标。用经济学可以证明,幸福就好比吃火锅或东北乱炖,什么都尝一点是它的精髓。
人饿的时候吃一个包子感觉很不错,吃第二个包子感觉很幸福,吃第三个包子饱了,吃第四个包子撑了,吃第五个包子想吐了。经济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边际效用(可以把边际效用理解为新增的幸福感)先递增后递减。
金钱也是边际效用递减。达到小康生活水平之后,消费的继续增加不会明显提高人们的快乐 ,例如日本1958~1988年间人均收入增加了5倍还多,可是平均快乐人口比率还是维持在59%。
一样好东西太多之后带来的效用就减少,那么,幸福的游戏规则就是:什么都想要,不为某样东西而牺牲掉其他的一切,比如为了钱而牺牲闲暇、健康与爱情。物质主义、拜金主义的社会恰恰是一个严重缺乏功利主义精神的社会。
另外:八零后必读新书《中国超过美国还要多少年》
http://www.amazon.cn/gp/product/product-description/B003XT7GWU/ref=dp_proddesc_0?ie=UTF8&s=books
目录
序篇:80后的命运会好吗
我们在花季雨季饱受应试教育之苦,我们的青年时代在失业、低工资和跳槽之间蹉跎,那我们的中老年生活呢?如果中国不进行经济社会大改革,80后的下一个三十年将比前三十年要艰难得多、凄惨得多,最终沦为新中国最悲惨的一代。
一个基本共识:三十不立,80后混得很不好
99.9%的少年80后沦为失败者
青年80后四大家族:“啃老族”、“穷忙族”、“蚁族”、“蜗居族”
中年80后将遭遇新中国80年未有之养老压力
老年80后无人赡养,将被迫工作到70多岁
80后90后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命篇:为什么我们混不好:小人物遭遇大时代
绝大部分80后都有一个中产梦,培育中产阶级需要一个优良的教育体系,需要大量文化创意产业和高端制造业工作岗位,需要比较成熟的资本市场,需要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但是,我们一无所有!
第一章 物质地狱:80后遥不可及的中产梦
绝大部分80后都有一个中产梦,而培育中产阶级需要一个优良的教育体系,需要大量文化创意产业和高端制造业工作岗位,需要比较成熟的资本市场,需要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但是,80后却一无所有!
第一节 要么没工作,要么低工资:只有生存没有生活的一代人
小部分80后“做稳了奴隶”,大部分80后“想做奴隶而不得”
在中国读大学已经成为“杯具”
创造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GDP
要么在苦难中沉沦,要么在苦难中崛起
第二节 改革开放三十年把蛋糕做大,今后三十年把蛋糕分好
中国社会问题的根源在于财富分配
中国老百姓“仇富”吗?
“左右之争”:福利社会是天使还是魔鬼?
中国的市场经济需要灵魂再造
第二章 精神炼狱:不快乐是我们的生活方式
低收入遭遇高欲望,这是80后最大的“杯具”。那今后呢?今后我们的收入可能增长十倍,但在商品社会的熏陶下我们的欲望将增长百倍,我们的一生将被无休止的欲望套牢。
第一节 身处商品社会,幸福沦为传说
幸福观被西方修改是中国人的大悲剧
我们将度过被奴役的一生
选择“落后”是东方人的大智慧
第二节 如履薄冰的社会生活:有安全感的请举手
我们的安全感是怎样“被消失”的
中华五千年文明是靠信任维持的
“经济人假设”破坏我们最核心的亲密关系
腐败导致公权力的信任缺失
运篇:我们应该怎么混:奋斗要过三重门
第一章 罗汉境界:80后的“螺丝钉成功学”
罗汉境界是独善其身。这是一个分工创造生产力的时代,一辈子做好一件事是我们的最佳选择。选定一个职业后,就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如果我们非常努力了,但还过不上小康生活,那时我们才有资格质问社会不公;如果不奋斗就说自己太穷、太悲惨是社会导致的,开口向家里、向国家要这要那,那我们这代人未免太没出息。
第一节 专一化战略:成为螺丝钉是我们的宿命
第二节 差异化战略:做一颗特立独行的螺丝钉
第三节 坚守你的阵地,做一颗不出轨的螺丝钉
第四节 人脉创造财富,做一颗善于跳槽的螺丝钉
第五节 天地不仁,做一颗清醒的螺丝钉
第二章 菩萨境界:中国需要“80后经济学”来拯救
菩萨境界是兼济天下。不可能人人都当老板、当高官或成为大企业高管,因此成功学最多拯救20%的80后、90后,还有80%的人需要高瞻远瞩的经济大战略来拯救。怎样避免80后、90后经济大灾难的真正来临,是本章的中心。如果80后、90后对宏观经济政策漠不关心,那就意味着放弃自己的话语权,将影响自己命运的大因素完全交给他人决定。
有的人不喜欢阅读经济评论,但恰恰是宏观经济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命运。本章虽不如其他篇章生动,但比经济学家的文章都通俗得多。可以说,只要耐心读懂本章3万多字的内容,你对决定自己命运的中国所有重大经济问题就都入门了。
第一节 80后的下半辈子靠4亿农民尽快进城
第二节 中国,80后喊你告别CPI恐惧症和投资过度论
第三节 我们怎样涨工资:产业升级,中国要成为制造业帝国
第四节 我们怎样有房子:让房价下跌的N种方法
第五节 中国大学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第六节 科技进步的“山寨主义”国家主导
第七节 我们要多生好娃,并引进国外80后来打工
第八节 在低碳阴谋论和低碳机遇论之间走钢丝
第九节 学习日本经济的务实,美国经济的务虚
第十节 谨防西方骗钱我们的钱
第十一节 谨防西方抢我们的钱
第十二节 国企救国论与重新分蛋糕
第三章 佛陀境界:80后的“功利主义幸福论”
在调整我们的成功学和转变我们的经济政策之外,文化价值观的转型也必不可少,因为现有的活法是我们痛苦的主要来源,佛陀境界就是创造新的活法让众生脱离苦海。“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如果我们愿意经受灵魂的洗礼,幸福依然可以达到。
第一节 将功利主义进行到底
第二节 为欲望树立边界
第三节一个彻底的功利主义社会重视道德
第四节 告别GDP主义,实现“居者有其屋”
附录:没有丑陋的中国人
中年80后将遭遇新中国80年未有之养老压力
19世纪法国社会学家孔德有一句名言:人口就是命运。中国80后务必记住这句话。现在中国六七十岁的夫妇通常有三个以上的孩子,三四个孩子赡养一两个老人相对容易。而经历计划生育的80后这代人则是一两个孩子要赡养两个老人(80后的父母大多积蓄很少,也没有养老金),养老负担空前沉重。
事实上现在缴纳社会保险的80后们已经开始参与赡养中国的老年人。现在中国离退休的5000万老年人在有生之年领取的全部养老金,大约是其退休前所交纳的全部养老金的 10-15倍,打个比方吧,他们退休前只交纳了5万养老金,但退休后要领取50到75万养老金,这意味着正在交纳养老金的中国青壮年要补上这个巨大的资金缺口,使他们安度晚年。
现在中国青壮年交纳的养老金都用来赡养这几千万老人了,那我们老了之后养老金从哪里来呢?靠我们下一代来养活吗?不幸的是80后90后人数太多,而我们的下一代人数太少,他们养活不了我们,我们无法安度晚年。我们在青壮年时代承担了最沉重的赡养任务,但到晚年时却无人赡养。我们,是新中国最悲惨的两代人。
20世纪30年代,美国建立了养老保险制度。当时美国劳动人口和老人的比例是41:1,41个人存钱养活1个老人,这个制度很好维持。如今,这个比例变成了3:1,美国的社会保险已经到了破产的边缘。美国年轻人今天的痛苦就是中国80后90后明天的痛苦。
再来看日本的例子。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全球最瞩目的经济现象是日本的经济增长超过所有西方国家,1968年成为世界第二大资本主义经济体,1986年国民人均GDP超过美国,《日本第一》成为欧美顶级畅销书。其经济高速增长的一大原因是其人口比欧美国家年轻。而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日本经济经历了长达20年的衰落。2009年,日本的GDP还不如1992年高。日本衰落的主要原因就是其人口迅速老化,例如虽然日本把贷款利率降到零,老人也不愿意借贷消费;日本政府财政刺激所导致的国债总量是日本GDP 的两倍,达到全球第一,但仍然无法启动经济。
如今,日本二三线城市的大多数出租司机大概在70岁左右,酒店和餐馆的服务员经常是六七十岁的女性。英国《每日电讯报》、韩国《朝鲜日报》等国际媒体这样描述日本的老龄化:在日本,报纸不得不将字号扩大一倍,迎合读者的年龄;为了照看老人,机器人研究如火如荼;优雅而年迈的老人像放慢镜头一样缓慢行走的情景,已成为日本的一大特征。到2025年,日本的中等年龄将超过50岁,30%的人口在65岁以上,学者薛涌说,那时的日本几乎就成了一个老人院。在未来50年,日本人口还会萎缩三分之一,这相当于欧洲中世纪黑死病爆发时的人口下跌率。
因为老龄化,日本长期内需不振,近20年来,日本的房地产价格以年均7%的速度下降。由于老年人大大增加,退休金和医疗费用大增,大约三分之一的社会经济资源被用于养老,这大大挤占了教育、科技的支出和建设投资,从而影响日本的长远发展。由于老年人更不愿冒险,社会改革和企业创新的力度都在变小。由于赡养老人的压力加大,上班族的税收负担日渐加重,不少人宁愿多花时间去休闲,因为多工作就要多缴税。经济学家谢国忠把这些现象概括为“日本病”。
中国的命运轨迹和日本很相似。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得益于数亿年轻劳动力,经济飞速增长。目前我国的老年人口数量已经相当于俄罗斯整个国家的人口数量。下一个三十年,由于中国人口老龄化,中国经济将逐步患上“日本病”,开始走下坡路。
根据经济学家清议的测算,2028年将是中国经济的重大转折点:那一年,65岁以上老人增加1272万人,同时劳动人口数量大约减少1080万人,相当于此前11年的减少量总和。薛涌的测算结果也很相似:到2030年左右,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将达到25%左右,超过美国当时的水平。创造财富的劳动力大规模减少,而需要赡养的老年人又大规模增加,国民经济肯定会不堪重负。
在2028年之后,劳动人口会持续减少,至2038年累计减少1.25亿,中国经济增长不可能指望劳动力数量的增长,那么只能寄希望于劳动效率的提高。不幸的是,中国人有三分之二是农民,从事的是效益很低的农业,如果接下来十几年中国不能完成城市化进程,让大部分农民成为市民,从事工业和服务业以提高劳动效率,未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将丧失最后一线生机。清议认为,如果现在不加快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2028年之后,长达80年的中国经济大灾难(经济零增长甚至负增长)将正式上演。
2028年,80后40多岁,90后30多岁。人到中年,很多人没房没车,甚至还没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而一对夫妇要赡养四位老人,很多人会迫于经济压力不敢生孩子,或由于事业压力(劳动力减少肯定意味着现有劳动力工作极其繁忙)而不愿生孩子(不妨时髦地将两种情况称为“被丁克”),那么中国今后的劳动力将进一步减少,下一轮经济灾难又由此开始酝酿!
老年80后无人赡养,将被迫工作到70多岁
辛苦工作了大半辈子,给老人送了终,是时候退休享享清福了吧?对不起,我们的“九九八十一难”还没结束!
有人寿保险公司调查显示:供房、生孩子、养父母……面对沉重的生活压力,有80%的京城白领表示不敢多想自己的养老问题。相信很多80后不知道自己的晚年生活很可能比较凄凉。
我们安享晚年需要多少钱?假设55岁或60岁退休,而现代人的人均寿命比较长,我们大概需要准备好25年生活所需的钱。1987年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为每年998元,一个人很可能认为维持自己25年的消费有有3万元完全足够了。那么2007年退休呢?2007年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为每年近万元,25年的消费大约需要30万。从1987年到2007年,养老钱的预期增长了10倍。那么一个在2027 年退休的人很可能会认为,他需要一笔约为300万的积蓄才能度过余生。而一个2037年退休的80后很可能需要超过1000万的养老钱。
以上数据大多引自北师大教授钟伟的文章,《理财周报》作者曾勇的数据也很值得参考。现在一般盒饭的市场价格接近10元,以4%通胀率计算,30年后的盒饭每盒要涨到大约32元。早餐钱加每天的饭后水果也值一盒饭,这样一天吃三餐大约花100元,25年大约花90万,夫妻两人退休后光吃饭就得花180多万。 吃饭之外,老年人的主要花费在医疗(中国人进入老年后大约有一半时间处于生病状态)。据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人口的3倍,伤残率是全人口的3.6倍。
攒够这些养老钱看来我们靠自己是不行了,那我们能靠下一代吗?先来看看我们的下一代有多少。1979年,中国少儿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大约为三分之一.而到了2009年,比例竟然不足五分之一;2008年,中国的儿童数量比1995年减少了四分之一。
这意味着几十年后中国的劳动力数量太少,创造的社会财富不够,中国没有能力养活这么多老年80后90后(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预计,到205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超过4.38亿,8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1亿)。现在中国的劳动人口和退休人员的比例为6:1,到2040年将下降到2 :1,下一代不堪重负,80后90后将有很多人到退休年龄时为了维持生活,不得不继续工作到70多岁。也就是说,80后90后中年时期因为赡养老人的压力太大而少生或不生孩子,导致了我们悲惨的老年生活。
而且我们这群80后、90后是戴着“啃老族”的帽子一路走过来的,将心比心,若干年后,当我们的下一代长大成人的时候,他们能够在社会上自立,不反过来啃父母已经是阿弥陀佛天地造化了,哪里还敢奢望着他们来肩负起家庭养老的功能呢!
终于熬到寿终正寝可以入土为安的时候,我们又可能因为无法支付价格比房子还高的墓地而死无葬身之地。生为一套房,死为一座墓,情何以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