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管理学家说过:"21世纪是品牌的时代,是靠名字赚钱的年代。"企业品牌的创立固然需要事实上的产品,需要成功的宣传,但是没有诚信的品质是绝对不行的。然而,在如何通过教育建立诚信的问题上,我们的企业乃至整个社会普遍存在着失误。道德教育功利化倾向就是其中之一。
拿《狼来了》这则寓言故事来说,它一直被当作对儿童进行诚信教育的生动教材,却很少有人能意识到这个寓言没有从道德上谴责说谎行为,不是指出说谎会损害他人,集体或者国家的利益,仅仅暗示说谎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危害---"被狼吃掉"。又如济南市有位老人,为了更换两毛钱的残币,走了6家储蓄所,得到了结果都是不能换,最后来到工商银行大官园储蓄所,受到了热情的招待,并且及时兑换了残币。老人非常感动,当场就把随身携带的一万元现金存进了储蓄所。工商银行的领导从这件事情上就认识到了服务态度的重要性,于是就统一规定了90句服务的忌语以及26句文明服务用语,并在济南市的工商行进行推广。
《狼来了》与换残币的故事其相似之处,就是故事并没有从与人为善,尤其是善待老人的这点上颂扬储蓄所,而是宣传的善待顾客有可能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利益。可见我们的企业往往不是着眼于从提高道德素质入手,培养员工的诚信品质,而仅仅是从赢得用户的信赖出发,仅仅从企业自身的物质利益出发提醒员工应该做到诚信,其结果是很难培养出真正的诚信品质。
培养企业的诚信品质,最根本的就是要提高企业的道德素质。道德素质第一个要素就是诚信,此外还有良心、爱心、同情心、责任心、羞耻心是整个道德素质的基础,如果不具备这几项基础,就谈不上后面的职业道德、社会道德、家庭道德和自然道德。要培养诚信品质,就要同时培养良心、爱心、同情心、责任心和羞耻心,有了爱心、同情心和责任心就会自觉为顾客着想,为顾客服务,为社会付出;有了良心和羞耻心,内心的约束会让你不讲诚信的念头出现的时候,就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就会感到羞愧难当,无地自容。
要培养企业的诚信品质,仅仅依靠道德素质是不够的,还要有合理的激励机制和健全的法律环境,因为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都有积极和消极的两个方面,如果没有合理的激励机制和健全的法律环境,积极的一面就会受到压抑不能完全发挥,同时消极的一面就会滋长起来甚至做出违背道德和法律的事。法国是个首饰大国,卡迪亚就是其中一个名牌,法国首饰业有个习惯就是在做好的首饰内环上签名,别人看到卡迪亚的签字就知道这个是名牌,价格就相对较高。我们国家有人去考察时就问:"会不会有冒充签字呢?"那人就回答:"首先法国人不会这么做(道德因素)。如果真的有人这么做,那他一辈子就别想再做首饰生意,因为法国的法律规定做假的人坐牢14年,罚款几十万。"这样就让做假的人身败名裂,倾家荡产。这一点十分值得我国借鉴。